APP下载

《五灯会元》中的反问教学法探索

2017-03-20邱震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法

邱震强

摘要:当涉及佛性的问题时,禅师们一般不做正面回答,而是用反问的方式回答,让学人反躬自省。当问话人对佛性等表示毫无疑问时,禅师用字面肯定式进行回答,实际上是表达否定的意思。当问话一方对佛性等有疑问时,禅师用字面否定式进行反问,实际上是表达肯定的意思。当禅师需要加强语势时,用连续反问的形式回答。反问教学法需因人而异。

关键词:《五灯会元》;反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77-02

历代禪宗语录主要是禅师教授学僧禅法的记载。禅师积累了很多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争先恐后学习西洋教学方法的同时,学习古人的教学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禅宗语录的代表之作《五灯会元》为例研究禅师的反问教学方法,版本使用中华书局1992年苏渊雷先生的点校版。

当涉及佛性的问题时,禅师们一般不做正面回答,而是用反问的方式回答,让学人反躬自省。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1]。有人称此法为“反诘教学法”,愚以为反诘有追问、责问之意,名称似不相宜。在禅宗语录中,反问有4种格式。

1.字面肯定式,一般为“那个是+N”格式。N指名词性成分,一般为“佛”、“佛性”、“道人”等词语。当问话人对N表示毫无疑问时,用此格式进行回答,实际上是表达否定的意思,提起疑情。

(1)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乃躬自寻访。问寺僧:“此间有道人否?”曰:“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59页)

这里记载的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与寺僧的对话。“那”即“哪”。按常理,四祖的问话属于是非疑问句,被问者只需要回答“有”或者“没有”就可以了,但寺僧用“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的回答进行反问,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挑战。按寺僧的惯性思维,四祖应该回答“张三不是道人”、“李四不是道人”等,可四祖偏偏不按寺僧的惯性思维回答,而是用“阿那个是道人”的反问进行回答,这样就截断了寺僧的惯性思维,很好地起到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2]的效果。

(2)保福迁化,僧问:“保福抛却壳漏子,向甚么处去也?”师曰:“且道保福在那个壳漏子里?”(法眼别云:“那个是保福壳漏子?”)(404页)

这里记载的是福州长庆慧冰禅师与学僧的对话。“壳漏子”指人的躯壳,学僧对“保福抛却壳漏子”毫无疑问,慧冰禅师及法眼禅师就从毫无疑问处下手反问,令学僧言语道断。

(3)师在婺州智者寺,居第一座,寻常不受净水。主事嗔曰:“上座不识触净?为甚么不受净水?”师跳下床,提起净瓶曰:“这个是触是净?”事无语,师乃扑破。自尔道声遐播,众请居明招山开法,四来禅者盈于堂室。(440页)

这里记载的是婺州明招德谦禅师与主事的对话。根据佛教戒律,“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触者任兼铜铁。净拟非时饮用,触乃便利所须。净则净手方持,必须安着净处,触乃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3]主事对此戒律已毫无疑问,明招德谦禅师就对此进行反问,引导学人接受禅宗“净秽一如”的思想。

2.字面否定式,一般为“那个不是+N”格式。当问话一方对N有疑问时,回答方用否定格式进行反问,实际上是表达肯定的意思,其目的也是提起疑情。

(1)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因于市肆行,见一客人买猪肉,语屠家曰:“精底割一斤来!”屠家放下刀,叉手曰:“长史!那个不是精底?”师于此有省。(149页)

这里说法的居然只是屠夫,并非禅师,这是因为汉传佛教认为佛菩萨会示现各种身份来普渡众生,屠夫与禅师,本性不二。客人对“精的”有疑问,屠家用否定格式进行反问,意思是“全是精的”,这正合了佛家“全事即理”的思想[4],所以才会使“师于此有省”,得到启发。

(2)有行者问:“即心即佛,那个是佛?”师曰:“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者无对。(155页)

方丈之侍者曰行者。行者对“佛”有疑,越州大珠慧海禅师用反问句强调了肯定的意思,使行者言语之路堵塞。

(3)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汝疑阿那个不是?”(518页)

问者对“古佛心”有疑,升州奉先寺慧同净照禅师用反问句强调了肯定的意思,使问者受到启发。

(4)沩山同师牧牛次,沩曰:“此中还有菩萨也无?”师曰:“有。”沩曰:“汝见那个是,试指出看。”师曰:“和尚疑那个不是,试指出看?”沩便休。(530页)

这里记载的是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禅师与沩山禅师的对话。沩山禅师对“此中还有菩萨”表示怀疑,慧寂通智禅师用反问表示反击,使沩山禅师无话可说,俗念顿断。

3.字面肯定式反问连用。

(1)问仰山:“汝名甚么?”山曰:“慧寂。”师曰:“那个是慧?那个是寂?”(224页)

这里记载的是虔州处微禅师与仰山的对话。仰山对“慧寂”确定无疑,处微禅师本可以用一个反问“那个是慧寂”来回答,但语势不够,把“慧寂”拆开来,用连续反问,语势就强多了,容易使学人茅塞顿开。

(2)五台山秘魔岩和尚,常持一木叉,每见僧来礼拜,即叉却颈曰:“那个魔魅教汝出家?那个魔魅教汝行脚?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学徒鲜有对者。(228页)

“僧来礼拜”,表明学僧对“出家”、“行脚”的意义深信不疑,秘魔岩和尚即用连续问句提起疑情,破除学僧执着。其连续问句看似是有疑而问的询问句,其实是不需要回答的,答案已在问中。

4.字面否定式反问连用。

(1)俗士问:“俗人还许会佛法否?”师曰:“那个台无月,谁家树不春。”(834页)

这里记载的是洛京灵泉归仁禅师与俗士的对话。俗士对“俗人许会佛法”有疑,归仁禅师用连续反问表示肯定。

(2)曰:“如和尚所說,有何教文?”师曰:“大德岂不闻《首楞严》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岂不是虚空生时但生假名?又云:‘汝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岂不是虚空灭时但灭假名?”(211页)

这里记载的是湖南长沙景岑招贤禅师与华严座主的对话。招贤禅师连用三个反问句作了肯定的回答。后两式属于连续反问式。当禅师需要加强语势时,用连续反问的形式回答。

总的说来,遇到与“佛”、“佛性”、“佛心”等相关的问题时,禅师一般用反问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学僧,而且效果一般都很好。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禅师才正面回答问题,比如愤怒的异见王问西天波罗提尊者“何者是佛”时,尊者就作了详尽的正面回答[5],因为对方是正在气头上的国王。可见,反问教学法也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23.

[2](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佛说华手经[EB/OL].CBETA电子佛典Rev.1.23,2011/01/24:168.

[3](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EB/OL].CBETA电子佛典Rev.1.23,2009/04/23:207.

[4](唐)宗密.圆觉经略疏之钞[EB/OL].CBETA电子佛典Rev.1.23,2010/10/25:892.

[5](宋)普济.五燈會元[EB/OL].CBETA电子佛典Rev.2011/02/24:41.

Research on the Ask Method in Reply of Teaching in the "WuDengHuiYuan"

QIU Zhen-qiang

(School of Humanity and Law,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Abstract:When the question concerns the Buddha nature,the Buddhist monk generally does not answer directly,but uses the rhetorical question to answer,causes the student to be inspired. When the students have no doubt on the Buddha nature,Jackson replied with a format that the literal is affirmative,"it means to deny. When the students have questions about the Buddha nature,Jackson replied with a format that the literal is negative ",it means to be sure. When Jacks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he answers in the form of a continuous question. When using the method of rhetorical question,the Jackson should use the teach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different students.

Key words:"WuDengHuiYuan";the ask method in reply;the teaching method

猜你喜欢

教学法
Fourier变换的工程例证式教学法探索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