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藏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问题

2017-03-20王力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中职学校西藏

王力

摘要: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新课改以来我校开展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总体情况,分析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不断提高我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水平,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西藏;中职学校;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28-02

毛泽东同志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而言,不可或缺。

一、新课改以来我校开展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总体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全面落实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自《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将“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文件下发,2009年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及时以新修订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组织相关专业老师研讨学习,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一)以新版教学大纲为依据,全面调整德育课程设置

新版教学大纲中,德育课程由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四个部分组成,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我校办学特点和学生自身实际,上述四部分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学年上学期职业生涯规划(18周次,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第一学年下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18周次,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第二学年上学期政治经济与社会(18周次,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第二学年下学期哲学与人生(18周次,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除去考试、假期以及特殊情况,总计约130学时左右。

(二)教学人事调整,将德育教育教学工作重新划分

我校前身为中专学校,改革转型过程中又承担部分成人函授、高中教学任务,相较于现今的中等职业教育,二者相去甚远。因此,德育教学人事安排长期类似于高中教育教学人事设置,德育教研室教学工作几乎接近于高中政史地教研室教学工作。伴随着学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的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功能与地位的凸显,我校从职业教育中德育课程自身的特点,于2014年启动教学人事调整计划,将原来的教研室重新划分,至此德育教研室单独设立,这也为进一步规范德育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

(三)建立学校德育室,发挥课外德育教育教学功能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边陲,长期面临着复杂形势,依托学校德育室,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在新旧西藏对比中,了解社会主义新西藏取得的伟大成就、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学校教育事业的进步,进而使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职业价值取向,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点。

二、我校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德育课教材与我校学生实际脱节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劃教材德育课本依据新版德育教学大纲制定,其目的是满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中职人才的这一现实需要。因此,与旧版德育教材相比,新版教材案例和内容改动较大。对于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省区的学生而言,新版教材显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然后,像我校这样一所处于祖国边疆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新版教材的内容显然不太符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另外,在4本德育必修课配套教材使用次序欠缺合理。如负责我校一线德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普遍反映,受中职生本身并非优质生源、民族地区学生汉语言基础相对薄弱、西藏自治区中专毕业生绝大多数参加对口高职考试等多重因素影响,对于刚入校的中职生,第一学期就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显然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二)对德育课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缺乏足够重视

中职学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的教风、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学习型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德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以迫在眉睫。然后,在现实教育环境下,重才智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德育课教师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以我校为例,多数德育课程专业教师缺乏有效的继续教育途径和提升机制,这也是直接制约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另一重要因素。

(三)教学形式单一,德育隐性课程严重不足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并且把隐性课程视为学校、班级生活中所蕴含的、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

依据隐性课程理论,如果把整个德育教学工作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山”,那么,显性德育课程只是冰山一角。而德育中的隐性课程相当于水下部分,不易察觉,却具有更大的潜能。对于这种潜能的发挥,将有助于受教育者走出德育显性课程的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然而,就我校现实的德育教学工作而言,隐形课程的开发,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改进我校德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以大纲课程为依托,适当补充特色校本教材

西藏中職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工作,有其鲜明的特殊性,我们在围绕以经济建设为重心育人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公民素质教育,这是由西藏社会面临的复杂形势所决定的。参考新版德育教材,显然不能充分完成这一重大任务。那么,正确把握西藏社会发展规律,紧密围绕国家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积极挖掘整理富有西藏地方特色、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德育素材,编辑成书教学,使之成为大纲教材的有益补充,显然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充分认识德育课程专业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充分认识德育课程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肯定德育课程专业教师的工作业绩,建立和完善德育课专业教师继续教育机制,进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对于提高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水平不可或缺。教育援藏,是国家支持西藏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完全可以把握国家教育援藏的有利时机,积极对接对口援藏单位,加强德育课专业教师的培训、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我校其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学高为师”的教育理念去驾驭新形势下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才能足以实现。

(三)重视德育隐性课程开发,丰富德育课程教育教学形式

德育中的隐性课程是一种无课堂、跨时空的开放式教育。在学校里,除了德育课堂学习的东西之外,学校诸多场所和有利因素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的德育学习内容。从形式上看,德育课教学可以是一次活动,也可以是一种环境,可以是一种氛围,如竞赛、娱乐、参观、座谈、上网、演出等。从内容上讲,参加者不受专业、年龄和性别的限制,既可以是“知”的教育,也可以是“行”的实践,并且是一个从“知”到“行”的发展过程,实现从“知”到“行”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德育素养。

总之,自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德育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有积极成果,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应关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以此提升我校的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水平,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2]教育部门户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051/201001/xxgk_79005.html,2008-12-10.

[3]陈伯璋.潜在课程的概念分析[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7:96.

Discussion on th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Refor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ibet

—Taking Shigat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WANG Li

(Shigat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higatse,Tibet 857000,China)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econdary occupation technical school to studen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general state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urse teaching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our school,it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constantly improve our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level,training qualified talents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for long period of stability in Tibet.

Key words:Tibet;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中职学校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一个人的西藏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