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培养
2017-03-20耿玉辉吴景贵王淑华李翠兰
耿玉辉+吴景贵+王淑华+李翠兰
摘要:当前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以“灌输式”的被动性学习为主,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主动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培养上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主动性学习;大学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042-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而这些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与加强学习主动性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主动性学习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让学生直接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对他们正在学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其主动学习能力。主动性学习能力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而这些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与加强学习主动性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笔者针对目前本科教学中忽视学生缺少主动性学习培养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大学课程教学中忽视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发的问题
(一)学习效果差
从目前大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看,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环节,更多的采用的是教师教授为主的方式,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主动性学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都是被动性的输入,从而使学习变得枯燥,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效果不好。
(二)动手能力弱
由于在课程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性的接受所学知识,除了学习兴趣不浓以外,还会导致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够,多是死记硬背。即使接受了理论知识,但对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掌握的较少。对于有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跟进的课程,在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只是按照大纲按部就班的让学生完成,缺少在这些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导致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因而造成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脱节,无法学以致用的现象。
(三)缺乏创新能力
从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上看,教师仍是教学的主体,无论在课堂教学、实习,还是在课程考核环节,学生都只是被动的参与其中,教师很少布置给学生带有思考性、启发性、创新性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只是由于被动性的接受理论的灌输,参与少、动手少、缺少思考,所以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无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注重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行启发式课堂理论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要增加学生互动的比例,让学生参与其中,而不是单纯的听和被动性的接受。通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不但听,还要跟上教师的思路,主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让学生不但听,而且跟着思考,甚至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准备下次课和学习要讲的教学内容,对于好理解、容易掌握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完成一次教学活动,教师做辅助总结,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用固定的答案去限制他们,而是对回答思路进行适当有效的引导。
(二)布置探索性内容的课后作业
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带有探索性内容的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通过网络或者书本查询直接找到对应的答案,而是通过查询与问题相关的背景,了解其存在现状,进而思考和查询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三)组织开放性课堂讨论题目
对课堂讨论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讨论题目,学生在准备讨论内容时,首先不应该有固定答案,布置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不应该有固定答案,让学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或者多个角度来进行回答,同时对讨论的内容,可以采取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知道从哪些角度或者方面来进行讨论。这样学生无论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还是对题目思考的过程中,都极具开放性,不受限制,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上,增加主观性试题的比例,注重平时参与的程度及其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客观题主要是对一些基本理论点的掌握考核,而主观题则更注重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考核中,增加主观性试题的比例,从而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理论问题活学活用的热情。考试题不直接考核理论问题,而是通过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用理论来加以解释、解决,这样才能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认识实际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有知识背景,还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真正实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献:
[1]许远贤.试行指导性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1,(2).
[2]张晓玲.个性化教育视阈下当代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4,(6):58-60.
[3]赵玉峰.对提高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几种方法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
[4]刘思培.大学生主动性学习内涵解析与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4,(12):86-88.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itiative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Course Teaching
GENG Yu-hui,WU Jing-gui,WANG Shu-hua,LI Cui-la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118,China)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curriculum teaching,it is often based on the infusion of passive learning,and lack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itiative learning ability. Active learning 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thu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the problem caused by neglec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active learning ability during in university course teaching,and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itiative learning ability is discussed.
Key words:initiative learning;college course teaching;ability training;innovat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