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研究以及现状

2017-03-20陶晓娟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合肥市

陶晓娟

摘要:水作为人类生存必须的一种资源,其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的优劣决定了其水源的品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用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工作成为了与民生相关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合肥市

合肥市水源保护区集中于市区西部及西北部,主要以董铺水库与大房郢水库为主。这两个水库的生态环境及资源非常丰富,是合肥市一个不可多得的开阔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合肥市政府对其水源地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其城市生态得到了保持。因此,针对其水源地保护区的现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水源地保护区存在点状污染现象

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周边以老旧小区为主,其市政管网建设工作还没有得到完善。所以,对于其水源保护区周边所出来的点状污染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情况。其主要的两个水库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其污染源都来自于水库周边的村落及乡镇。董铺水库的点状污染源以村落养殖点为主。对于大房郢水库的点状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其水源地的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为主。从其所受污染的7个点分析后发现,造成污染的工业废水中,主要以含油废水、电镀废水以及洗涤废水为主。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合肥市水源地保护期的废水年排放量达到了156.37 万吨,COD年排放量为 407.07 吨,总氮年排放量为29.09 吨;总磷年排放量为 5.1 吨。其水源保护区域内正常生产的企业总共有120余家,这些企业的自然废水年排放量为 19.02 万吨;COD年排放量为 123.67 吨;总氮年排放量为 7.99 吨;总磷年排放量为 0.98 吨;此外,还有400余家企业排入污水处理厂,其废水年排放量达到了139.22 万吨;COD 年排放量为 277.63 吨;总氮年排放量为 18.67吨;总磷年排放量为3.13吨。

2.面源污染严重

相關数据显示,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的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其污染面涉及到了城市暴雨、道路建设以及农业污染等层面。在这些污染中,农业污染成为了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最大的污染源。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其水源保护区所受面源污染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内每年的肉鸡栏量达到了40余万只,牛、猪年存栏量分别为16 头、3679头。这些区域内的畜禽养殖业业排放粪便量为约为 400205.9 吨;其产业所排放的COD 量为 6832.78 吨,产生和排放总氮量为 100.03 吨,产生和排放总磷量为 77 吨。

3.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合肥市水源地周边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具有非常大的差距,虽然在其水源保护区周边建设有许多的工业园区,并已经建设起了交通框架,但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许多工业园区并没有建设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此外道路污水管网覆盖率也相对较低。

4.现行保护规划可操作性不强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饮用水及生活用水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合肥市政府针对其水源地保护区加强了保护,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合肥市水质保护办法以及供水条例等多项保护措施,这所出台的措施以法律法规来加以制约,对于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以及城市供水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水源地保护区周边的环境污染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抑制。

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策略分析

1.以污染防治为目标,采用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划分

针对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所存在的污染问题,在进行其保护区划分时应该采用以污染防治为目标的划分策略。要重点针对其污染源区域开展有效的生态补偿和环保措施,将其污染影响控制到最小值。结合合肥市两个主要水源地保护区的安全性及功能性,采用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划分。

2.合理制定分区发展策略

根据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的特殊性,其水库上游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的自然生态体系。在进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时,应该合理制定分区发展策略,确保生态系统、水源环境、农业等多个层面上的共同发展。比如: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生态农业等。并开发高端房地产项目。通过引进新兴绿色产业来促进其区域的发展。在其发展区内,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调整其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来确保生态涵养区内居民生活点的生活品质。

3.制定合理化折生态补偿机制

结合合肥市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区域要求,加强对其保护区周边土地使用控制。划分出水源地禁建区域以及宜建区域。并根据城市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快水源地保护区新城镇建设进程,以宏观视角来进行区域考虑。有效提拔升了农业土地使用率,并促进了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合理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4.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为了能够彻底解决水源供给问题,必须要开展生态建设。要认真分析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治理的有效办法,并制定出合理化、可持续发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通过治理流域河道、污水管网、雨水汇集等工程,确保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在划分,需要结合其区域内的特殊性。在进行划分时,不可以单纯的法律法规为依据,需要依照城市发展以及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因素来制定综合性、全面性的保护措施,确保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可行性以及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颜世杰,梅亚东,张文杰.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展望[J].江西水利科技,2011,(02).

[2]郑丙辉,付青,刘琰.中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7,(19).

[3]胡本正,常开胜.凤台县:保护碧水蓝天[J].江淮法治,2014,(17).

[4]管治并举抓环保 循环经济出效益--凤台县九禾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环保工作侧记[J]. 绿色视野,2006,(07).

猜你喜欢

合肥市
基于GIS的合肥市道路交通事故黑点鉴别
合肥市梦园小学
合肥市朝霞小学
合肥市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功能需求概述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
合肥市雕塑院雕塑作品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