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植树造林营造绿色森林城市

2017-03-20张湉玮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低碳生活植树造林

张湉玮

摘要:原来是臭水沟的青岛海泊河公园,现在变成了闻名遐迩的绿色公园,树多了,水清了,生态环境变得更好了。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这份研究报告,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问卷和实地调查,图书馆本阅资料等,目的也是想让青岛的市民了解并学会种树,不要只是每年植树节这天,才想起种树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种树、关灯这样的小事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营造绿色、代碳生活做起,迈向森林城市。

关键词:植树造林 绿化环境 低碳生活

引言:通过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我国及青岛的植被状况,认识到作为公民对保

护环境应尽到的责任。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而被誉为“避暑胜地”的青岛,近代高楼大厦的城市化建设理念,几乎让“红瓦绿树”成为历史记忆。由于城市的大面积地面硬化,既妨碍了雨水渗透,又增强了日光反射。商业街道的过度市场化,将树木换成了灯箱广告,更人为加剧了夏日的炎热。百年青岛选择的梧桐、刺槐、雪松、冬青及耐冬等,都是岛城适宜生长的低成本绿化植物。

清明节这天,很多市民烧纸祭奠亲人,马路上纸灰到处飞扬,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必须要立即行动起来,净化空气,植树造林,营造绿色,还青岛一片蓝天。

一、调查问卷(附后一:调查问卷)

二、实地调查:海泊河公园的环境变化

沿着海泊河公园走,左边翠褐颜色的树木,整整齐齐,排排并站,几根被人修剪过的秃树枝在那儿也显得十分和谐,右边则是清澈见底的海泊河,开始河水十分浅,水底的“游鱼细石”都看的一清二楚,可谓是“直视无碍”,越往前走,似乎水越来越深,可它也不少灵气,河两岸树的倒影映在其中,仿佛两幅相互对称的风景画。一路走来,少不了会不时地看到河两边的牌子上写着几个字:“水深小心”;少不了看到环保袋垃圾箱;更少不了看到许多的环卫工人在打扫、清洁,让海泊河公园清新的空气成为青岛的骄傲。

现在的海泊河公园“实是欲界之先都”啊,可是它过去只是一个普通的角落,甚至是被厌恶的一角。整治前水乌黑一片,不能吃、不能用,枯水季节成了臭河沟、垃圾场,难闻的气味使沿河老百姓夏天不敢开窗,更谈不上绿化。

青岛海泊河园址是德国侵占时期的水源地。建国后,在群众植树活动中,恢复部分林地。1998~1999年,结合海泊河改造,市政府投资对公园全面进行综合治理。按照“开放、生态、健康”的标准和“拆墙透绿、还绿于民”的原则,拓宽硬化園内河道,石砌驳岸,改建桥梁2座,沿岸斜坡全部建成绿地。公园面积达不断扩大,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0年10月重新开放,是第一个开放管理的市级综合性公园。2002年10月把海泊河两岸绿地39.9万平方米,划归公园管理。长廊花架、眺望台、绿地平台、文化广场、叠水区、花坛、四角亭、水井遗迹,无不围绕绿化种植、绿色环保,沿河两岸斜坡绿地种植花灌木,点缀四季景色。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及研究结论:

(1) 从绿化种树层面分析:我们共调查了12人,分析得出的结果:第1题,12人全都知道青岛应该种植法国梧桐树,10人选择种植国槐,8人选择香樟树,只有4人选择了银杏。有大部分市民知道,适合作为行道树的大概就是法国梧桐,这充分说明了市民对树木知识了解较少,仅限于日常生活。其实目前使用较多的行道树种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以及枫树、银杏、樟树、广玉兰、青桐、杨树、柳树、槐树等,而青岛的天气适合种植雪松、银杏、黑松、水杉、香花槐等。青岛的行道树大多为法国梧桐,青岛市的市树为塔松,所以种植量也很多,另外就是在河堤的两边以柳树为主要树种。近年来,青岛又在沿海一线大量种植楸树。总的来说,在何种位置,种何种花草,都要根据各区域的气候、环境等条件来选择,不能盲目种植。第2题,12人全部认为种树是用来美化环境,8人能说出种植可以增加城市中的氧气含量,只有4人知道,种植可以使城市气侯风湿润,对于树木的环保作用了解甚少,有的市民“一问三不知”,不知道树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这让我不禁感到惋惜。第3题,所有的市民都认为应该种树,12人全部选择把树种在道路的两旁,10人选择种在居民小区附近,有3 人选择种在沿海边,有11人选择种在花园里。可见,市民的没有意识到种树的重要性,只是感觉种树就是为了“好看”,对于环保,几乎不提及。但是令我们欣慰的是,有的市民建议把树木种在公园,说树木早上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对那些早起锻炼的居民有好处。第4题,去年网议的问题,每年都种树,四十亿都种树吗?问卷中,有10人表示不应该种树,浪费钱,很多市民提到了去年网议的问题,但所有市民都表示,适当去重视,把钱真正花在种植上,才是我们要求达到的最好结果。第5题,大多数市民参与过植树,有2人经常去,5人有时去,8人很少去,11人不去。从调查的问卷中可以看出,他们中大多数是为了响应单位、政府的号召,有的是退休在家,把种树当作一种乐趣,还有一小部分确实冲着那一份份小奖品,可见市民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很强,利益心太重。有的种树只是做做表面文章,种上树,后期的保护就不管了,导致许多树木枯死,令人心寒。第6题,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宣传了种树的诸多好处,他们中有7人表示会去种树,只有2人表示不会去,有8人表示有时间就去,有12人表示有机会就去,可见大多数人主动去种植树木的意识不强,他们不赞同乱种树,但是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活动还会去参加。在这里我们也呼吁,希望他们的意识可以早日觉醒,成为真正“爱绿护绿”的主人。第7题,虽然很多市民没写,但也给我们提出的许多建议,希望青岛市能够保留原来的树种,多种树,不要去破坏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结论:种树固然是好事,当然是在了解了青岛的气候及适宜种的树,才是可行的,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从海泊河的河流来分析:为防止水源遭到污染,德国总督府为净化海泊河水源地水质,在河中、上游两侧栽植水源涵养林2000余亩,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又补植、新辟林地1 400亩。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胶澳商埠农林事物所在海泊河建东镇苗圃。在水源地的中心地带,河流的下游两岸,打机井13眼,建机电泵房,泵房有地下通道与五号炮台西侧相通,此段海泊河作为军事设施使用。

海泊河下游河道相对较宽,流速缓慢,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下游地区的人为活动相对频繁,工业排污和人类生活废水排放大幅增加,导致河岸带生境严重退化、水质状况不断下降,进而改变了水生生物类组成,耐污性物种种类相对增加。(孟伟《河流生态调查技术方法》 【M】 科学出版社 2011年4月)(公开出版物)

结论:要治理,从河岸、河周围入手。

(3)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根据环境条件,有选择性地合理植树,谨防树木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尽可能多保留原有的树木,不要大片地毁坏植被和地基。

2、在道路的两旁可多种些国槐、梧桐,注意防虫害、防止扰民;同时雪松也是不错的选择,既耐赛又能体现青岛特色。在公园可多种些樱花、月季花(青岛市的市花)等耐冬的植物,即具有观赏性又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在学校、居民小区周围,可多种些柳树及一些深绿色和清香的树木,有助于学生缓解压力,保护视力。

4、可以在自家居室内或居住的小区、楼院、路边种植花草,清新空气,美化环境。

5、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在扩建树木面积的同时严惩破坏树木者,防止无批准就大面积种树,降低费用,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绿化环境,低碳生活。

6、潜在植被是由于其自然性及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立地所能发育形成的最稳定成熟的一种顶级植被类型,是一个地区现状植被的发展趋势,但它也是在当前气候与植被平衡时所应发育的自然植被,所以我们仍然要多种一些适合青岛生长的松树、梧桐及冬青树等来改变环境,朝着森林都市、低碳生活的目标发展。

7、在海泊河公园营造一片小森林,一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约5hm2的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每年25- 30t;二是使其达到气温调节;第三则是“土壤保湿”,形成适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第四可以“生态系统的复合”,形成多物种复合的稳定生态系统。({日}奥野翔 编著 《森林都市》 【M】 中国环境出版社2009年1月)(公开出版物)

8、对水的改革、治理:在海泊河拓宽河道,硬化河道方法,曾经的水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需继续加强治理,达到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

(4)活动的结果:

如今海泊河的环境治理已为我们树起了榜样,也刚刚获愁,本市森林覆盖率已达39.4%,青岛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今年又被评为全国最家居城市。未来的目标,将进一步巩固国家森林城市提升行动,通过实施万亩林场提升、森林提质、滨海湿地保护、护林防火、发展林业产业等生态建设工程,提高城市生态品质、提升生态承载力和城市竞争力(2015.11.25 半岛都市报)。

作为一名青少年,我想用自己微渺的实际行动来影响我身边的人。首先,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在社区、在家里多种植花草树木,美化我们的环境;把自己种的花花草草都贡献出来,放到社区的各个角落,清新空气;在校园,可以通过写一些关于环保的文章,来宣传环保、低碳生活等,把自己身边的一切,都美化成第二个、第三个??“海泊河”公园。其次,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包括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纸?要知道每生产一吨纸制品,就需要砍伐20多棵大树。節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等于天天都在植树,比在植树节特意跑到野外植一棵树对环境作出的贡献还要大。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可以轻易做到的,但这种行为却可以解决一个大问题。

“植树造林、营造绿色、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我们齐鲁大地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份子都应尽的职责。我,一个青岛女孩,将持续研究我的“森林城市”,更要尽自己微博的力量,善待自己的家园,相信它同时也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清新与美妙。

附:一、调查问卷

1、您认为青岛应该种什么树? A 银杏 B国槐 C法国梧桐 D 香樟树

2、您认为种树有什么好处?

A 可以美化环境 B增加城市中的氧气含量 C可以使城市气候风湿润 D其他

3、您认为树木应种植在城市的哪里?

A道路的两旁 B居民小区附近 C沿海种植 D公园里

4、您认为青岛市应不应该重视种树工程? A非常应该 B适当去重视 C 不应该

5、您平时会不会去种树? A经常去 B 有时去 C 很少去 D不去

6、通过这次调查,您以后会不会去植树?

A会 B不会 C有时间就去 D有机会就去

7、您对青岛市植树工程有何建议?

要适度强化扩大城市绿化公园建设。城区森林公园、街区园林和社区绿地建设,可明显提升城市的绿化率与覆盖率。按照500米之内见绿化公园的“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未来在旧城改造中,不仅要拆平房、盖高楼,更要在人口和高楼密集的城区造林绿化,为濒临窒息的城市增氧、造肺,缓解空气污染。

猜你喜欢

低碳生活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创新模式研究
浅谈校园文化与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