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2017-03-20王叶飞
王叶飞
【内容摘要】20世纪30年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做到:(1)生活即教学;(2)社会即物理课堂。
【关键词】兴趣 主观能动性 教学情境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知识简单的死记硬背,不能理解公式的意思。那么即使现在背的滚瓜烂熟,时间一久也会忘记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的印象才会深刻。例如,在我们学习吸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下为什么下雪的时候不冷,化雪的时候冷?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那么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下雪前或下雪的时候,一般是暖湿空气活跃,高空吹西南风,而水汽凝华为雪花也要釋放出一定的热量,这就使得下雪前或下雪时天气并不很冷。而降雪结束,天气转晴,一般都伴随着冷空气南下,高空转为偏北风,地面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显然要下降;同时积雪融化,本身就要吸收大量热量,所以天气反而比下雪时冷。
2.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课程中,教师是是课堂的主导,新课改后,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归还给学生。那么就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想学爱学。物理课中有很多的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例如在学习电路的过程中,有串联,并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电池、电线、小灯泡来做试验,怎么样的情况下灯是亮的什么样的情况下灯是不亮的?通过自己的实验,学生会积极的学习课堂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我们说一切的理论都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如果理论不和实际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理论也只能是空想是妄想。很多的物理知识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应该知道。对体积较大的物品时,我们不好去称重,可以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惯性,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车子由于惯性会在停车的时候向前冲,因此在下车的时候我们说一定要等车子停好了再下车,不然惯性会使人向前倾容易摔倒。司机在开车的过程中也会注意和前车保持车距,这样当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司机刹车到车子停下来会有一段向前冲的惯性。我们经常听到高速上有车子追尾的事故。就是因为车子之间没有留出安全的位置,再危险发生的时候后面的车即使刹车了,车子也会由于惯性向前冲。因此在开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车距。我们在跑步的过程中也能感受的惯性,如果我们开始跑的很快,然后突然停下来了,那么很容易就会摔倒的,因此要慢慢的停下来跑步,减少缓冲。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1.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生活化教学物理教学本身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生活中寻找与课本知识点相一致的生活案例,在课堂上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习情景的设定,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物理知识的应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我们认为,许多心理状态、体验和动机,即愉快、焦躁、忠诚、崇敬、痛苦、狂欢、惊叹等等均属情感领域。人的情绪在周围现实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就必然要提出情感教育的问题。但我们并不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情感的发展就是情感教育,虽然情感教育是以情感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换句话讲,情感教育应当理解为在对人施加专门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的各种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产生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相适应的具有社会价值的那种情感。
2.思维训练要生活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逻辑能力、空间能力、想象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牛顿由一个苹果想到了万有引力,可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任何重大定律的发现都是有他的自然现象存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思维的训练。
3.要重视利用教材中的有效资源,我们在挖掘各种学习资源的同时,不要忽略了现行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书本的知识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知识,而且是最基本的知识。只有把课本中的知识学会了,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我们学习课本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考试只是我们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而教学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的运用知识。课本上的知识是非常全面系统的,学生应该熟知课本中的知识。
三、结语
我们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物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学习的目的不要仅限于考试,要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可以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的学习知识,在生活中检验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永涛.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施原则及策略[J]. 数理化学习,2012(12):34-36.
[2] 管昭化.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 数理化学习,2013(3):23.
[3] 赵文成.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
[4] 胡方其.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探讨[J]. 陕西教育·教学,2012(11).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