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博士女儿一起成长三十年
2017-03-20骆风
骆风
1986年初,27岁的我在洛阳师院与26岁的张医生结婚,当年10月底诞下女儿。她在洛阳生活了9年,1995年8月随我来到广州生活了9年,2004年9月到武汉上大学4年,2008年8月赴美国留学至2014年8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到目前为止在美国一所大学竞聘到教职已经两年,现已经整整30周岁。30年来我在抚养和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学习、互相启迪、一起成长、体会良多。
一、共同成长的理论基础
成长就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每个人都需要成长,尤其是未成年人必须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在社会学里就是个体社会化。传统社会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的对象都是未成年人,教育就是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道德和性格。传统教育是单向教育,只有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和管理,没有晚辈对长辈的教育和约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研究人类文化传递方式演变时大胆提出了与史前期文化、有史记载文化和二次大战之后文化传递相对应的文化传播方式,即包括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在内的“三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经验、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的文化,是所谓“老年文化”,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就是前喻文化;同喻文化是指长辈和晚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都喜欢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人一起交流,就是同喻文化,进入奴隶社会至二战前有4000~5000年历史;后喻文化,即所谓“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其背景是二战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革,年轻一代由于思想解放、手脚灵活,比老年人更快更多地掌握了科学理论和知识技术,社会由此进入了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期。
米德的三喻文化理论主要见其1970年发表的最后一部重磅作品《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米德在这部著作里还阐述了“代沟”问题。她认为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无法达成一致非常正常。以往人们总是把代沟产生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年青一代的“反叛”,米德却把这种反叛归咎于老一代在新时代的落伍。当代世界文化的传递方式决定了在两代人的交流中,虚心接受教益的应该是年长的一代,因为今天的年青人代表着未来。米德提出的三喻文化和代沟学说,是共同成长的理论基础。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人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主张“教育不再局限于人生的某一个年龄阶段,而是要扩展到人的终身”。而且教育不只是人们谋生和就业的手段,教育是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推手。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家庭成为学习的场所之一,两代人或三代人在家庭生活中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一起成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终身学习必然促使共同成长。这个理论也是共同成长的理论基础之一。
玛格丽特·米德和保罗·朗格朗的理论上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历经10年潜伏期,9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重视,社会学界、心理学界、文化学界和教育学界不少学者为此呐喊。那时杭州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少年研究》都发表了不少文章,孙云晓老师邀请周晓虹博士撰文、云南少儿出版社出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編写《向孩子学习》等,给社会给家长带来了先进的教育观念。作为那个时代的年轻学者,我也关注米德和朗格朗的学说,参与一起成长的讨论,写过几篇文章。现在我依然认为,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引进和消化吸收“共同成长”理论意义重大,对于推进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共同成长的故事
(一)爱孩子使我走上研究家教之路
1986年初已经工作4年的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不久,妻子就怀孕了。当时我正打算到外地读研究生,我和妻子对于要不要保住这个胎儿曾经有过矛盾。但在双方父母的坚持下,我们决定保住这个孩子。8月暑期妻子腹部隆起,已经感觉到孩子快要出世,作为一个教育学者,我希望自己拥有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能力,可是当我在洛阳师院、洛阳市图书馆、新华书店找遍能找到的书籍、刊物、报纸时,却发现基本没有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料,在与多位刚刚生儿育女的朋友交流中发现,他们同样盼望有家庭教育方面的科普读物。既然社会需要,我就决定尝试做点研究、写点文章。因此,1986年8月就是我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的开端。
1986年10月我的宝贝女儿在洛阳纱厂医院出生了。当我第一眼看到她那红扑扑的小脸时,激动得亲来亲去。我的父亲母亲和岳父岳母在一旁也高兴地乐开了花,用不同的方式为孩子的到来祝福。高兴归高兴,但照顾新生儿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除了换洗尿布,孩子时而发笑时而哭闹用不用管?妻子奶水不足,女儿该加点什么东西呢?有时候孩子喝了东西马上吐掉怎么办?这些都给我以思考的动力。孩子出世,使我有了观察孩子和教育孩子的便利条件。
怀着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憧憬,带着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和研究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只要有空闲我就阅读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的知识;我还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和邻居、朋友的小孩,记载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两个多月后春节来了,亲戚朋友先后来到家里。亲人们对孩子的祝福深深印在我心中,增添了我教女成才的决心和信心。春节过后我根据学校安排赴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进修,我在埋头钻研教育原理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同时,依然抽空收集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料,扩大自己这方面的阅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二)初尝教育女儿成功的喜悦之情
从南京师范大学回洛阳后,我时常熬夜读书写文章,这年秋天在教育学领域的最高刊物《教育研究》发表了《教师职业信念形成过程的调查研究》,为学校甚至为河南教育科学研究创造了成就,因为报告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有见解,不仅被多种报刊转载,还受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彭佩云大姐的赞赏。我那不到一岁的女儿好像看到了爸爸工作繁忙、无暇逗她的情况,常常独自在床上地下或者外面玩耍,她玩得很投入很安静。我们有时教她发声叫叔叔伯伯,有时给她指认一些图片或是实物,她表现得很喜欢很愿意,掌握得也比较快,这使我和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
美丽的秋天过去,寒冷冬天来了,白雪皑皑,孩子很少出门;春天慢慢来了,四月中下旬洛阳才彻底不冷,牡丹开了。这时我和家人抽时间带着孩子到郊外活动。看到孩子欢蹦乱跳的样子,我们当大人的心里乐开了花。1989年春节孩子2岁多了,各方面发展都不错,只是胆子比较小,遇到生人不说话。我和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协商,让孩子轮流住在这三个亲人的家庭生活,感受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孩子很高兴,说话多了起来。我和妻子还带女儿到她姨奶家、到其他亲友家里、到百货楼和西工游园等公共场所。经过一年多的“串门训练”,女儿不认生了,性格开朗了,我和家人尝到了“科学育儿”的功效。
(三)我从女儿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1989年秋,我父母从教师岗位退休,从此他们负责接送孙女到幼儿园,为我腾出了大量的时间从事教学和科研。而我多是在周六周日回到父母家里或者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这样才有同孩子交流的机会。那时候媒体上讨论独生子女问题,我父母亲很注意同我交谈这个问题。父亲引用古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明对孩子决不能娇生惯养。在我父亲母亲的严格教育下,女儿吃饭不挑拣,和大人一起不让背着,幼儿园给分发的苹果、橘子、糖块她舍不得吃,总要拿到家里给爷爷奶奶吃。看到小女如此孝顺懂事,我也常常检讨自己对父母做了啥事、还应该做哪些事情,经常想着怎样报答父母之恩。
1992秋天,不到6岁的女儿进入洛阳市实验小学读书,这是洛阳市最好的小学,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女儿刚去有点不适应,但是很快就适应了。孩子入学初期,我同她交流较多,常看她的课本、作业和老师评语,鼓励她积极向上、争取一流。我是十年动乱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虽然大学期间学到了不少科学文化,但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严重不足。在女儿小学期间我自觉和不自觉地细读了她的语文、政治和数学课本,和她一起查阅字典弄清生字生词、分析句子结构和段落大意,让她教会了我汉语拼音,在开学期间没有学好的东西我一定在节假日重学到完全掌握。孩子小学6年成绩优异,我也新学了一遍,对我
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1995年春木棉花开之际,我从中原调入南国大都市的广州师范学院任教,暑假后女儿来到广州上小学4年级。在内地成绩很好的女儿没有想到课堂上教师的广州白话一点都听不懂,更让她受不了的是班主任老师竟因为她听不懂白话教课的意思,在课上训斥她“蠢猪”。看到孩子不快,我和妻子都很心痛。还好有同学主动教她广州话,她积极地学,半年之内就能听懂了。其实这个阶段我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所在单位领导是从上海来的、誓言创造佳绩的全国著名学者,我必须再上层次才能符合单位的要求。女儿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我以激励,我以高标准努力拼搏,1997年拿到了一项教育部家庭教育课题,发表论文逐年增多,2002年获得广州大学文科教师科研成果积分第一的成绩。
(四)提高亲子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998年,我的女儿上中学
了。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由依赖家长到独立生活、由惯于接受规范到希望创新生活的阶段,不喜欢接受父母那些习以为常的观点。而那些年广州社会思潮对读书学习并不推崇,年轻人报考大学的积极性不高,这影响到女儿那一批中学生,她就曾一度喜欢书信交友,常给陌生人写信。在我和班主任的共同教育下,孩子认识到书信交友不可取,主动停止了。可是怎样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呢?我有言传也有身教,自己和夫人也算用心学习之人,但是效果都不明显。直到2000年秋,我到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给她讲述贫困地区学生考入北大的事迹时才打动了她,她从北大新生身上找到了不足和动力。
女儿上了初三就准备考高中,她还算努力,中考成绩不错。进入高中,尤其是上高二要分文理科,还有考大学准备上哪类大学哪些专业,这是高中生经常考虑的问题,如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也会影响孩子情绪。女儿高中时是住校上课,平时主动同我交流不多,高一期末学校要她报文理科时希望我拿主意。利用这个机会,我多次同孩子交流,弄清了她各门课程的实际水平,掌握了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所在,明确鼓励她报高中文科班,女儿愉快地接受了。
高三第二学期我又询问她高考志愿倾向,她告诉我厦门大学法律专业、武汉大学中文专业等,我则认为既然孩子还没有明确的专业特长,不如报考英语这个适应面广、潜在力量强的专业,同女儿交谈后她很高兴地接受了。
中学阶段也是孩子情窦初开、两性相悦的阶段,加之女儿漂亮和爽朗,吸引了班级、年级的一些男生。我和她妈妈经常有意或无意地谈起男女之爱的话题,向孩子灌输男女两性之事的科学知识和文明观念,使她能够正确理解男女之事。女儿初中阶段像其他同龄人一样,有过几年追星的心灵历程,其中不少是她心仪的男性,孩子也有日记抒发自己感情,对此我们都尊重和理解,随着年岁增长她对男星的崇拜得以升华。刚到武汉上大学时,女儿的学习压力小了,她一度同男生约会、尝试恋爱。当她告诉我们时,我们并没有生气和训斥她,而是心平气和地谈了现在不宜的理由,女儿觉得我们说的有理就不再约会。
三、共同成长的体会
共同学习、一起成长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而且应当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女儿出生时,这种教育思想还没有在我国出现,我最初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出于爱和责任。90年代后期我学习和接受了共同成长的理论,并且由不自觉到逐渐自觉地运用到家庭教育之中。20年来我们夫妻和女儿共同成长,我从一个普通的师范学院教育学教师成长为在全国有发言权的家庭教育学者、综合大学研究员和硕士生导师;女儿成为掌握现代科学尖端技术和东西方文化知识的教育学博士,并且在众多的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大学专职教师;我的妻子也从河南洛阳市中医院的主治医师,经过副主任医师晋升到广州市中医院的主任医师。我们家庭所有成员都受到共同成长的益处。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呢?我有如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家庭成员要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核心成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为祖国振兴、民族兴旺贡献力量的决心,在今天就是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实现中国梦的号召;同时,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核心成员要关心家庭其他成员的身心健康、生存发展,努力为家庭积累财富、营造和谐,珍惜亲情、创造幸福生活。
(二)家庭成员要把握时代潮流和建设学习型家庭
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核心成员必须懂得当今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时代、终身学习时代,不努力学习和不断进步就要被淘汰。因此不仅把家庭建成幸福生活的乐园,也要建成便于学习、互相交流的场地,舍得购买学习的资料和设备,愿意花费时间交流学习心得。
(三)核心家庭成员要用心建设民主家庭与和谐家庭
核心家庭成员通常就是當家作主的父亲或母亲,作为家庭的主心骨和当家人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尊重信任,因此要引领家庭风尚、建立家庭规则。首先要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知情权和发言权,照顾每个人的利益和爱好;其次向着和谐家庭的目标看齐,不断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包容。
(四)核心家庭成员要不断调整亲子交流的内容和方式
核心家庭成员在亲子交流和共同学习中肩负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既要虚心向晚辈学习、接受年轻一代的批评,又要切实掌握晚辈成长的规律和方向,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亲子交流的内容和方式,给晚辈以教益。为此,核心家庭成员要学习在先,主动同晚辈交流,把握交流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