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汉语中父亲称谓系列的分析

2017-03-20康烨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汉语分析

康烨

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拥有的文献和资料多不甚数。当我们在研究阅读这些资料时,总有一些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比如说称谓语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我们的人类社会中,亲缘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对于亲属称谓语更是频繁用的到。关于对父亲的称谓,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和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叫法。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父亲称谓,使我们知道更多关于父亲的称谓,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也开阔我们的眼界。

关键词:汉语;父亲称谓;分析

一、书面语中对父亲的称谓

1、称父亲为“父亲”

“父亲”是一个交际性比较强的称谓语,它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一个部落之主就是“父”,“父”是一个家族之长,在家族中是最具权威的。在甲骨文中父字的形态像是一只手举着雏形的杖棒。在上古时代,父是家族的领头人,所以这也要求父是孔武有力而又智勇双全的人,不仅能够抵御敌人,保卫部落,并且能使家族或者部落的人信服。雏形杖棒就象征了对外治敌的武器,也象征了对内统治的权利。所以甲骨文中用用手举杖棒来表示父亲,即使酋长或者族老。也可以这样说,男性中心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父”,后来随着父权制时代的到来,一个家庭由父亲做主,所以把一家之长成为“父亲”。

2、称父亲为“君”

有各种对父亲的称谓是以“君”为词根构成,在这里不能直接用君来称呼父亲,而是构成多音节词语来使用。像这样的例子有,“家君”、“先君”、“先君子”等等。有时候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尊敬,需要在君的前面加上适当的敬词,比如“贤”、“足下”等。比如以下几例:

1.“家君期口中。”(《世说新语·方正》)

2.“我有白玉鸳鸯扇坠一枚,原是我家君所赐,今日赠君.期为双鸳之兆。”(《玉瞥记·追别》)

3.“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邱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口:‘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初之高,下有不测之深。 ”(《世说新语·德行》)

在第三个例子中,家君可以用在称自己父亲,也可以称别人父亲。在这个例子中,第一个“家君”指的是别人的父亲,后一个“家君”是指自己的父亲。

3、称己故父亲为“考”

“考”是形声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考”都像偻背的老人在拄着拐杖而行走,与老是一个意思。在《说文》中,“考”,老也。它的本意是说老的人,年纪大的,长寿的。把“考”称做父亲和它的本意有关。作为亲属的称谓词“考”,主要是指父亲,它的由来主要是周代的宗法制度中是父子相继的,来区分直系和旁系男性亲长。郭沫若考释“此武土殷祀文土时,其助享之臣工所作器”,在指父亲时,“父”和“考”是一样的意思,但是二者之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在上古时代,“父”不仅可以指生身父亲,也可以用来称呼没有直系血缘关系的旁系亲长,比如叔、伯等。

4、称父亲为“家严、家父”

“家严、家父”都是自谦的说法,在向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时就可以这样称呼。比如以下例子。

1.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语权易·家人》)“严君”本意是指的父母,后来人们常说严父慈母或者父严母慈,也就有了“家严”的说法。

2.“这便是家父。”(《儒林外史》)

二、口语中对父亲的称谓

1、称“爸、爸爸”

现在对父亲流行的俚语称呼就是“爸爸”,对这一称呼的来源说法有很多。通过调查研究,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是汉语中的固有词汇;第二可能是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第三是和其他的语言一样,它们有相同的起源,每种语言之间可能相差很大,但是对“爸爸”、“妈妈”的发音却差不多,这是因为婴儿的发音特点造成。可以肯定的是,“爸爸”一词不是属于外来词,而是早就存在的,如今已经演变成广泛的对父亲的称谓。

2、称“爷”,也作“耶”

例如,在韩魏之前,儿子称父亲为父,在文言中叫做大人。后来随时代的发展,称父亲不是父,而是叫做爺,也可以称作爹,尽管皇宫内禁止这样称呼,但是发音却和爷一样。有史料表明,在唐朝和宋朝以前,“爷”是只用来对父亲的称呼,而不用来对祖父的称呼,在宋代开始将爷用作对祖父的称呼,魏晋南北朝时又将其作为对父亲的称呼,也可以写作“耶”。在现代,对祖父的称呼就是“爷”。在一些方言中,把父亲称作“老爷子”,男子也可以称自己为“爷”“爷们”,在古代就有了这种称法。

结语:综上所述,称谓语是对社会生活点滴变化的反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家族关系也在演变,婚姻制度也在变更,人们的思想中出现了新的理念,新的词语也随之而产生。但是,一般在旧事物和旧观念消失之后,反应它们的词语也会渐渐消失,尤其称谓语反应的尤为明显。在古代的称谓语中,许多遗传下来,变成历史性的词语,有的进入了现代汉语词汇库中,发展成人们使用的基本词汇。

参考文献

[1] 郭熙.关于华文教学当地化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8(02)

[2] 郭熙.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母语维持的若干问题:新加坡个案[J].语言文字应用,2008(04)

[3] 郭熙.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 郭熙,祝晓宏.海外华语传播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2007(01) [5] 郭熙.以“国、中、汉、华、唐”为上字的词与社会认同建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4)

猜你喜欢

汉语分析
学汉语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