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2017-03-20张雨姗李文华
张雨姗+李文华
摘要:在禄劝,鞋垫至今还被彝族人广泛且长时间的使用着。本文将禄劝彝族的鞋垫制作工艺还原到社会生活中去,通过展现制作工艺和刺绣图案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制作材料、制作环境、制作者、产品流通、产品功能等多个角度探讨社会变迁对禄劝彝族传统工艺造成的影響。
关键词:彝族;传统工艺;变迁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传统工艺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工艺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变异及技艺传承的断层问题几乎是所有的传统工艺都面临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禄劝彝族鞋垫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过程,反映出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如何逐渐消失的。
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发现鞋垫制作工艺大致可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制作硬垫布、剪样、贴面布、锁边、刺绣、加固。笔者在禄劝彝区进行田野调查后发现,禄劝彝族的鞋垫制作工艺与其他地区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硬垫布的制作材料和刺绣图案,而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当地社会变迁的状况和当地彝族的群体性特征、审美趣味和精神诉求的变化。
一、制作技艺的变迁
工艺总是通过具体的物态化的形式反映出来,工艺背后总蕴藏着具体的材料。材料成为承载工艺技艺、功能、意愿以及经验图式的物质,以物态化的形式稳定的在民族工艺的设计、制作和生产中显现了“文化”特征。鞋垫制作技艺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制作材料的变化。需要指出的是鞋垫制作材料的变化并不是引起制作工艺发生变化的唯一因素。原有的鞋垫制作工艺也并没有在新的制作材料出现之后完全消亡,而是出现并存的状况。即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当地彝族会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采取不同的制作工艺。
(一)粘合物制作材料的变化
粘合物可用在制作硬垫布、贴面布、锁边等工序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三种制作粘合物的材料。第一种是将小麦粉加水稀释调匀成糊状用来粘合布料。第二种是将从制作魔芋凉粉出售的小商贩手中购买的魔芋粉加水、加热搅拌调成糊状用于粘合布料。第三种是将田地里挖出的魔芋(魔芋,学名称蒟蒻,因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在中国古代又称妖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制成粘合物,这也是当地粘合布料最为传统的一种方式。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清除泥土后的魔芋压碎,加入冷水搅拌,边加热边搅动,直到变成糊状。之后,取一块光滑而又干净的木板,用刷子蘸取糊状魔芋均匀的在木板上来回涮。将材质相同,厚度一致的旧衣服或碎布头平整的粘在木板上。粘合时要拉平褶皱并用刷子均匀的拍打布面,如此往复,直到木板上的布层达到所需的厚度。最后,进行晾晒或风干,直至布层完全干透后,才可从木板上直接扯下粘合好的整块硬布。
(二)硬垫布制作材料的变化
最初制作硬垫布的材料是旧衣服和碎布头,之后大多使用旧的大块的棉纺织。这两种都需要使用粘合物。慢慢的,市场上出现了具有一定厚度的用植物制成的硬垫布,这种硬垫布只需要直接剪样既可。再后来,市场上出现了裁剪好的方格状的用塑料制成的鞋垫垫布。由此,鞋垫的制作工序也相应的减少了制作硬垫布、剪样、贴面布、加固等环节。
(三)刺绣材料的变化
在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出现了在面布上直接绣上图案的鞋垫面布。面布的每一种颜色都对应不同的刺绣图案、每一种图案又会有不同的色彩搭配。这保证了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给购买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这种商品也使得制作工序减少了刺绣环节。商品的价格不是依据刺绣图案的繁简程度而定,而是依据面布的面料而定。较为舒适的面料比一般的面料更贵,即使刺绣图案极其简单,配色粗糙。这种根据市场需要,以标准化和制度化模式生产出来的刺绣面布并不以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为衡量尺度,而是以商家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
二、图案符号的应用及变迁
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服饰的文化意义是通过符号来传送和表达的。图案这种符号可以形象、真实的反映出某些独特的文化意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图案及图案符号的文化意义并不总是固定不变的,研究图案符号的应用和变迁过程可以展现出图案使用群体的生活经验和集体记忆。
(一)传统制作工艺中的图案运用
鞋垫上的刺绣图案会因针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平针绣法的刺绣图案为花草和动物。挑花绣法的刺绣图案为斜行排列的几何纹饰。鞋垫的刺绣图案与彝族传统服饰上的部分图案大体一致。花草和动物图案与当地彝族女性服饰的上衣、围腰和男性服饰的褂子上出现图案大多一致。几何图形与当地彝族女性服饰的围腰带和裤脚上出现的图案大多一致。也就是说当地彝族鞋垫的刺绣图案来源于彝族传统服饰。
花草和动物图案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艺术性外,还与当地的原始宗教有密切联系。寓意最为深远的花草图案是马缨花图案。“马缨花在当地彝语中称为“麻塞”,与吉祥、顺畅同音,取其意而用之。”禄劝地区广泛流传着马缨花繁衍人类的传说。马缨花在当地举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时更是被赋予了极其神圣的含义。最常见的动物图案是鹰。鹰是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主持者毕摩的象征。毕摩认为老鹰是一种能先知先觉并战胜一切邪恶的神鸟。
斜形几何纹样中出现最频繁的有八角、团花、菱形纹、三角纹。这些纹样都是经过历史积淀后,很多代彝族人选择、组合、构思的结果。图案背后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寓意,以八角纹样为例,据当地彝族介绍,八角纹样与当地彝族制作食物必不可少的一种名叫八角的配料极其相似。笔者猜测图案来源可能与这种配料有关。关于八角纹还有另一种说法,即它象征天、地、雷、人、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体现了彝族“八方之年”的古老宗教文化,可能与彝族的太阳崇拜有一定联系。
(二)机器生产的刺绣面布与使用者的理性选择
面布是鞋垫的最表层,面布的颜色也是刺绣的底色。刺绣面布是将图案用绣花机直接绣在面布上并在市场上售卖的商品。购买者在选取面布时要考虑面布的颜色、刺绣的图案及整体的色彩搭配,而这三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某种程度来说,刺绣面布就是一块在标准化、制度化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图案。刺绣面布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向。首先,面布颜色、刺绣图案、图案色彩搭配就呈现出女性化倾向。面布颜色大多为艳丽的红色、蓝色、绿色等很少出现黑色、灰色、褐色等颜色。刺绣图案为牡丹、荷花、兰花等花草,凤凰、燕子、鱼等动物,爱情、青春、幸福等文字。这些花草、动物、文字在汉文化的语境下都有寓意美好的含义。其次,市场上面布的售卖者、购买者及鞋垫的制作者及用这种面布制作的鞋垫的使用者也大多是女性。如此明显的性别偏向是面布生产商理性选择后的结果,而这种理性选择的背后无疑隐藏着深深的社会性别倾向。
(三)袋装出售的鞋垫刺绣材料包与图案传承
当十字绣作为装饰画或生活实用品在乡村流行起来后,人们只需要在商家印刷好的格子布上用指定的绣线重复同一种简单的针法就可以完成一幅作品。袋装出售的鞋垫刺绣材料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十字绣材料包。机器裁剪好的塑料制成的硬垫布本身就是一塊十字绣绣布,刺绣的毛线和十字绣绣线的粗细程度大体相同,绣针、针法、图案完全相同。
如果说机器制成的刺绣面布没有给制作者任何的创作空间的话,鞋垫刺绣材料包就只给制作者提供了制作空间。制作者一旦购买了这种材料包,就很容易使用商家搭配好的工具和图案进行刺绣。鞋垫的制作者对于商家来说只是图案产品的完成者而已。由此,不论是制作材料、制作工艺、还是图案寓意都不再具备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三、引起传统鞋垫制作工艺发生变迁的因素
(一)制作环境的变化
文化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鞋垫的制作材料来源于并反映了当地的环境。鞋垫的薄厚程度是当地道路状况的反映,鞋垫的布料是当地经济状况的见证,刺绣图案是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印记。以三种粘合物为例,当地人在使用魔芋制成的魔芋糊时,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家里来了大量的客人,要用魔芋制作食物招待客人才顺便制成魔芋糊制作硬垫布。当地人使用小麦粉制成的小麦糊作为粘合物时,说明当地的经济状况、棉布生产水平和粮食供应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地人使用从制作魔芋凉粉出售的小商贩手中购买魔芋粉制成魔芋糊时,他们所生活的区域已经难以找到野生魔芋了。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制作工艺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断变化的生产行为和文化现象是适应由环境变化导致的世俗生活、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而造成的结果。工艺的变化承载了制作人和使用者们对于实用、行为、观念等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民族、群体与其生存的环境、空间、历史的关系。”
(二)制作者的变化
禄劝彝族的鞋垫制作者一直都是女性。随着社会的变迁,制作者及制作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据笔者考察,从前,禄劝彝族的鞋垫制作人包括家庭内的所有女性,即老人、主妇、少女。现在,少女几乎不用制作鞋垫,主妇制作鞋垫选用的材料都包含了部分由机器生产,在市场上售卖的产品,只有老人还依据传统的工艺进行制作。
以前,制作硬垫布时若粘合物有剩余都会将其赠送给有需要的邻居,现在,这种行为很少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可以廉价购买到可替代的硬垫布和刺绣面布;另一方面,许多民众普遍觉得粘合物这种小东西不适合作为赠送的礼物。以前,邻里间会相互借鞋垫样,会聚在一起刺绣、聊天。现在,这种行为只发生在老人之间。以前,所有的制作工序都是由制作人亲手完成的。现在,由于受大工业生产技术的影响,所需的材料,甚至制作好的鞋垫都可从市场上购买。当地居民的交往方式,在原先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之外,业缘关系也大量生成并越来越复杂。
(三)产品流通的变化
在禄劝彝族地区,当地人制作的鞋垫都是提供给家庭成员使用。有时,也会作为礼物赠送给家族成员使用。民族传统手工制品除彝族传统服饰和银饰出售给搬迁到外地的彝族人和满足本地本族人需求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销售流通渠道。意外的是,笔者调研期间遇了一群韩国留学生来当地开展活动。留学生离开时当地人赠送给他们的礼物正是由当地妇女连夜赶制的鞋垫。这种鞋垫是当地人在市场上购买的鞋垫刺绣材料包的基础上自己加工而成的。当笔者询问为什么要送这种鞋垫时,得到的答案是“鞋垫具有民族特色”。但其实,除部分老人因看不懂商家配送的刺绣图案而仍然选择彝族传统的斜行排列的几何图案外,几乎没有体现出任何的民族特色。
(四)产品功能的变化
“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是艺术与生产、生活与文化的交汇。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实用功能;其次是经济功能,即基于实用性功能而产生的交换功能,是对制作者家庭、经济生活的补充;第三才是工艺的审美、文化附载、传承的功能。”当地人至今还使用鞋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实用性功能。鞋垫的制作材料和技艺随着社会变迁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力图适应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这种动态的、再生产的文化传承过程保证了它的实用性功能。其次,与使用者生活习惯相适应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它的实用性功能得以延续。制作材料获取方便、价格便宜、机器化生产的加入使制作时间缩短等因素使其具备了经济性功能。老人虽然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但通过缝制鞋垫在打发时间的同时也能对家庭成员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经济功能在交换上的体现。目前,工艺的审美、文化附载、传承的功能在当地彝族的鞋垫制作工艺上很难体现出来。
目前,在禄劝传承下来的所有传统工艺中,只有鞋垫还被彝族人广泛且长时间的使用着。把彝族传统服饰和鞋垫在当地彝族人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彝族服饰与鞋垫相比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文化附载、传承功能。与日常服饰相比彝族服饰复杂的裁剪、易损的面料、费时的刺绣、艳丽的色彩、昂贵的配饰都降低了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穿着的实用性。不断发展的生产力解放人们的劳动力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经济观念。动辄上千元的才能购买到的彝族服饰更是削弱了其经济性功能。但是,最终导致彝族服饰只出现在特定场合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服饰这种外显的符号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民族界限,强化了彼此之间的身份差异。这种界限、差异在流动频繁的现代社会里是独特、不合群的标志。鞋垫,亦称袜垫,是放置在鞋里藏于足底较为私密的服饰部件。因此,使用者只需要考虑鞋垫的舒适度既可。
四、应对制作工艺变迁的对策
对于应对禄劝彝族鞋垫制作工艺的变迁来说,制作工艺的变迁并不总是会对传统工艺产品造成损害。相反,正是因为制作工艺发生了变迁才使得工艺产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以延续下来。至于,现代化工艺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或许该另当别论。民族传统文化的使用者、传承者和创造者都是当地具体的民族群体。如果说当地的民族群体还没有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状况,还没有面临文化消失的困境的话,学者在对当地的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可以向当地人呈现他们忽略掉的真实的状况,不带偏见的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觉意识。学者可以是同当地民族群体一起传承和保卫民族传统文化的同行者,却不能是凌驾于民族群体之上掌握他们民族文化命运的主宰者。
结语:彝族传统工艺以其鲜明多样的物质形态、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直观的记录了彝族人及其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过程。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彝族同众多的少数民族一样,其传统工艺也备受挑战,如何激发并调动少数民族群体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工艺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1]李炎.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2]万辅彬 韦丹芳 孟振兴.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3]张纯德,龙倮贵,朱琚元:《彝族原始宗教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页。
[4]陈亮:《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5]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6]戚序 白姝.垫在脚下的历史——民间绣花鞋垫纹饰衍变解析J.美术与设计,2014(2)。
[7]徐伟.传承与守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关中绣花鞋垫艺术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艺术学院院报,2011(2)。[8]况成泉,夏燕.齐鲁地区割绒绣花鞋垫制作工艺调查J,民俗民艺,2012(12)。
[9]郭虹.家用手工鞋垫与艺术特点分析——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J,视觉艺术设计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