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2017-03-18何文洪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产性经营权农村土地

何文洪

(中共沅陵县委党校,湖南怀化 419600)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何文洪

(中共沅陵县委党校,湖南怀化 419600)

2017年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了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土地的流转,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可以为农村土地流转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依据。

土地流转 收益 成本 土地经营权

1 引言

在2017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重点提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就是积极的推进种植产业机构的调整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农村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景气的情况下,农村产业机构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出现倒退,很多劳动力都纷纷进城务工放弃了原来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因而促进农业种植产业结构促进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村土地具有使用权的主体是分不开的,对此中央专门提出了三权分置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培育新型的农业主体从传统的家庭为基础的主体向新型的农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转变。通过“三权分置”能够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或者是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土地的共享,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种植产业结构实现种植结构的合理分配,有效的控制和抵御种植风险,实现稳定的持久的效益。因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与土地的流转分不开的,为促进我国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土地流转进行经济学上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 农户角度的经济学分析

2.1 收益理论

从基本的经济学理论来看,可以将农村土地的收益分为生产性收益和非生产性收益两种。生产性收益指的是通过在土地上生产产出产品产生收益的一种形式。假设当前农产品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那么每个农户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实际上是不变的,农户也只有接受土地所种植农产品价格而没有相对定价的权力。土地产品的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土地产品的产量仅仅与土地的面积有关。由于边际报酬的递减规律,土地经营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均为 U 型。如果农户土地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确定的时候,那么在一定的种植规模下,农户的生产效益实际上与土地的经营规模成正比关系,也就是土地的规模越大那么相应的生产性收益就越高,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种植规模那么收益就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而农民土地经营的原则如下:土地产品价格高对应的农民的收益也会相对较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对于土地流转的热情和需求也会相应的升高;土地的生产经营的规模取决于当前土地生产经营的主体,在一定的规模限度下,收益越高会产生土地流转的需求,如果超出一定的规模那么土地流转的需求就会相应的减少[1]。

2.2 成本理论

2.2.1 农地经营的生产性成本

生产经营性成本主要是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费用等。土地的生产性经营成本与土地的经营规模存在很大的关系,土地经营规模存在差异,那么相应的经营性成本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农地的生产性成本仅仅与需求成反比,和供给成正比。随着生产性成本的升高,那么生产经营的成本会上升,会造成供给的升高;随着生产性成本的降低,土地的经营需求就会上升,相应的供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

2.2.2 农地经营的非生产性成本

主要是指发生在生产经营之外的费用,一般指得是农户为了取得土地的生产经营权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通常情况下,这种非生产性成本与国家相关的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具有很大的关系。农民生产经营土地所付出的成本越低那么农民相应的生产积极性就会越高。因而同样的非生产性成本同样与需求成反比与供给成正比。

2.2.3 农地经营的使用成本

主要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格。需求与价格的变化正好相反,供给与价格的变化正好相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农村产业经营权的价格越高,那么相应的土地需求量就越小,而对应的供给量就越大;如果土地经营承包权的价格越低,那么土地的需求量就越大,相应的供给量就会越小。

2.2.4 农地经营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主要指的是土地经营权在交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搜寻、谈判、交易等成本。就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市场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产权交易不明确、交易规模较小交易频繁以及相关制度规范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地流转交易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流转的需求。因而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与需求成反比而与供给成正比。

3 土地经营权的经济学分析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界定对于土地流转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土地产权经营的方式会对土地经营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激励,会对当事人对土地的投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政策上的限制也会对土地交易的成本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对土地生产经营者产生影响。我国当前的土地生产经营承包的政策显然缺乏明晰性、排他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相关特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户对 土地投资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地生产的边际效应,如果土地的收益处于较低的水平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土地的相应的流转需求。当前土地经营权不完全的制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土地交易的成本降低土地生产经营的效益,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土地生产效益的总的收益,最终使得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需求降低了。如果要加强我国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进程,必须从物权角度来对我国的土地交易价格、政策和法律等相关方面进行规定,从产权方面去除我国在土地流转方面所存在的制约[2]。

结语

为响应中央关于我国中央在2017年在农村经济会议上的有关精神,通过对农村土地从经济学角度上的解析,可以为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指导解除长期制约我国土地流转的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农产种植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 隋涛.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5(16)

[2] 康耀臣.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探索与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3(29)

F321.1

A

1003-1650(2017)04-0047-01

猜你喜欢

生产性经营权农村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