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农场的发展

2017-03-18唐红彬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场经营土地

唐红彬

(黑龙冮省宁安市兰岗镇经济管理中心,黑龙冮宁安 157400)

浅谈家庭农场的发展

唐红彬

(黑龙冮省宁安市兰岗镇经济管理中心,黑龙冮宁安 157400)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的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也被称之为家庭农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 对家庭农场发展趋势的认识

目前家庭农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种养大户进化而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家庭成员是主要劳动力,土地集中是以土地流转实现。随着土地流转增加,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解决了单个农民由于占地少,耕地碎片化不利机械操作等矛盾,为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过渡提供了条件,有利于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项农产品供给。家庭农场的发展,培养了新型职业农民,克服了家庭承包经营下“单干”的许多弊端,较好地回应了“谁来种地”等问题。同时,家庭农场注入现代农业的各项要素,有助于实现现代农业梦。因此,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一条途径,将成为我国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 家庭农场发展遇到的难题

虽然家庭农场在克服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流通过程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整体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土地等基本资源紧缺,家庭农场目前还面临一些发展难题。一是土地流转难。农民承包土地多年了,不愿意长期出租土地。从政策层面看,怎样保证政策贯彻执行不走样,需要有一套制度。从农民自身层面看,农民对如何办好家庭农场缺乏经验。二是发展生产资金短缺融资难。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制约,效益低,无抵押资产,商业金融不敢向农业投入,贷款规模很小,解决不了扩大规模经营的根本问题,融资难成了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障碍。三是现代新型农业生产方面科学知识不足,种田能手不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生产成本核算业务,有的还处于空白阶段等。四是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服务平台还不健全,没有与其发展配套的服务体系等。

3 扶持家庭农场的几点建议

一是落实好中央有关“关于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的要求,财政部门应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将通过以奖代补、项目支持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性家庭农场作为项目申报和实施主体参与农林水等项目建设,对家庭农场予以重点倾斜。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二是建立规范、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规范农民合法流转,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平稳的向家庭农场流转其承包地。通过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确保农民从土地流转中得到应得的收益,同时解决好转出土地的农民再就业问题,消除后顾之忧。三是财政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家庭农场承办人员科技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培训,尽快从种养大户向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农场转型。四是农业科技、农业保险、农村经济管理等部门,要发挥本部门职能和优势,联合组建家庭农场服务平台,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对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F324.1

A

1003-1650(2017)04-0041-01

猜你喜欢

农场经营土地
农场假期
我爱这土地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农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一号农场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丰收的农场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