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关县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7-03-18邹永敏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关县农产品农业

邹永敏

(1.大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云南大关 657400;2.大关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大关 657400)

大关县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邹永敏1.2

(1.大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云南大关 657400;2.大关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大关 6574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市场消费观念也随之而发生转变,健康需求日益增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农产品生产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业无害化生产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无公害 农产品 发展现状 对策

1 发展现状

大关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地区的腹心地带。国土面积1721平方公里,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785米,最低海拔492米。其中河谷区占13.1%,矮二半山区37.3%,高二半山区33.9%,高寒山区15.7%。年平均气温15.2℃,平均日照1014.2小时,无霜期315天,平均降雨992.9毫米。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覆盖率和水利化程度低,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截至2016年6月,全县已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个,产地认证规模11.2万亩,已初步创建无公害黄瓜、辣椒、西红柿、生姜、南瓜、茄子等基地。认证绿色食品2个,认证面积3.7万亩。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少,规模小

目前,我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较小,认证产品数和产量也较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我县企业数量虽有不少,但大都是规模小,资金有限,缺少大型规模化,效益好的基地,在参与无公害产品上存在着投入不足,产地面积积小,产量少,产品不能深加工、生产。机制落后,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远远不能带动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需要。

2.2 认知程度不足

无公害消费意识还扎根于每个消费者头脑中,广大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只有要求而缺少需求,无公害产品消费群体十分有限,无公害农产品需求量并不大,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部分农民缺少安全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在使用农业投入品上不按标准规范操作,主要追求效果和价格,不管是不是高毒药残留农药,也不管生产的农产品是否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2.3 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大关县农业局现已建立了一个检测室,但乡镇一级的检测只有简单的速测。已建县级检测室,由于项目迟缓和没有专业人员,还未投入使用。乡镇检测室条件差,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缺乏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方面的系统知识,最终影响检测的范围、速度和精准度。

2.4 农资市场、农药使用监管力度不足

在市场检查、农业投入品检查、农残检测中,禁用农药在市场上时有销售,使用禁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农药残留情况时有发生。

3 发展优势

3.1 优越的自然资源

大关县地形复杂,山高谷低,沟壑纵横,垂直气候变化显著,形成典型立体气候和立体农业,具有寒、温、热三种气候,县内分为河谷区,二半山区、高二半山区三种类型,各类地区气候悬殊大,并有各种各样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构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和“山下收庄稼,山上正开花”的明显差异,农业生产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反季蔬菜、经济林果等产业有较好的价格优势。

3.2 产地环境质量优势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貌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多方因素,加之大关县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决定了农业生产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程度低,化学要素投入较少,农业发展落后,工业生产的环境污染较轻;加之植被较好,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理想地区。

3.3 区位优势

昆渝高速、国道213等公路及内昆铁路纵惯全境,县城离昆明、成都、重庆仅400余公里,为农产品提供了快捷的运输通道,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带来了良好的商机。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要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及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转变农民群众观念,提高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使农民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真正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要大力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带头人,带动农民生产无公害产品,且要严格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积极推行种养殖企业和农户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制度,切实把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生产关[1]。

4.2 加大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力度

一是依法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二是组织对全区主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重点监督抽查,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追溯不合格产品源头。

4.3 加大执法力度,加快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

一是要重点建设、充实和完善现有县级检测机构,改善实验室环境条件,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内在素质和检测水平,尽快更新设备,并安排专职人员,积极争取检测经费;二是要加强对蔬菜及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对严重超标的农产品应予销毁;三是逐渐实行市场准入制,积极引导消费,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建立检测点,对不合格产品一律拒绝入内。

4.4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准出制建设

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制度相衔接,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要摸清源头,把好质量关、市场关;生产基地要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对进入市场的合格农产品有所标识,特别是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

4.5 提高无公害意识、培育绿色消费市场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对“安全食品”的意识做更广泛、深入的宣传,组织开展大范围的各种形式的“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涉农部门要深入基层和农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使生产者、经营者充分认识无害化洁净生产,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觉规范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氛围。

[1]郭慧飞.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种业,2008(5):20-21.

[2]杨玲,胡彩霞.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08(3):7-8.

F307.5

A

1003-1650(2017)04-0026-01

猜你喜欢

大关县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浅析大关县大棚蔬菜的发展与对策
背篼图书馆
大关县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