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务川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7-03-18董治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仡佬族务川自治县

董治军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农牧局,贵州务川 564300)

务川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董治军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农牧局,贵州务川 564300)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全国两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之一,茶产业已成为务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导产业之一,油茶更是仡佬族特色饮食之一。为了更快加速并稳健发展务川茶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小康,调研总结了近年来我县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发展茶产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仡佬族 茶产业 发展 建议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与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冈县接壤,北与重庆市彭水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县境东西长62千米,南北宽125千米,海拔最高1786米,最低325米,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耕地92万亩,总人口47万人,土地广博、人口聚集。境内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

1 务川茶产业发展现状

务川茶叶历史悠久,自唐、宋时期就有了茶园,多数地区的农民都有种茶的习惯,至今在都濡、浞水、涪洋、黄都等乡镇还生长着原始的大树茶,当地人称为“大叶茶”,县内的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广泛流传“油茶汤”、“油茶稀饭”、“油茶汤圆”等饮用方式,与古人“饮茗粥”、“擂茶”具有相同的饮茶习俗。

1.1 务川大树茶,茶中珍品。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提到“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甚佳”(思州:今贵州沿河、务川一带)。北宋黄庭坚写下了贵州最早的茶诗《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园方,研膏人焙香;青箬裹,绎沙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今务川濯水镇)春味长”。

1.2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以来,务川县委、县政府明确了“巩固粮烟,重抓畜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主动挤进并融入到省委“打造西部100万亩茶海”的战略盘子中,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建设、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引进以福鼎大白茶为主的无性系茶叶良种,发展茶叶15万亩, 100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65个,500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8个。

1.3 扶贫效益明显提升。2016年,投产茶园10万亩,总产量2667.77吨,综合产值2.2607亿元,全县人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92元。产业区贫困农户人均收入增加2600多元,实现了脱贫。

1.4 龙头企业助推发展。全县茶叶加工厂达4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县级11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8家。高原春茶业、万壶香茶业、贵州金科农业公司等分别在上海、江苏、宁波、重庆、贵阳和遵义开设了专卖店销售务川茶叶。

1.5 品牌建设渐显成效。连续举办4届“务川绿茶•万人品茗”活动,为务川茶叶的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多次组织茶叶企业在各类茶博会上参展,务川大叶茶荣获2015年第十一届“中茶杯”绿茶类特等奖。

1.6 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基本要求,建设茶园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切实加强了茶叶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公众消费安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丰乐茶业有限公司荣获贵茶联盟质量一等奖。

2 主要问题

2.1 企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单一。务川茶叶企业基本都是初加工企业,加工设备和工艺落后,大多数企业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够,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不足;茶叶产品销售市场增长缓慢,生产成本上涨而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利润日益下滑;企业和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合作联结作用发挥不明显。茶叶深加工发展滞后,新产品开发不够,没有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和实现差异化加工,导致茶产业链条短,茶叶产品形式单一,茶叶产品附加值少。

2.2 缺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低。我县茶业人才严重缺乏,县茶叶办仅有茶叶推广技术员4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中级1人,助理2人,无法延伸到乡镇,更无法承担全县的茶叶科技推广和市场引导工作;各乡镇政府虽然设有茶叶办,但是负责人基本都不是茶叶专业的技术人员,全镇茶叶基地的培育和管理,基本上都靠企业、合作社带动和种茶户自己摸索,茶树管护不高。茶叶企业负责人大部分是原在外务工人员,冲着县委政府扶持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回乡参与创业,积极性很高,但是在茶叶生产、管护、加工、销售等方面缺乏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给他们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问题。

2.3 资金保障难,融资渠道少。茶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县大部分茶企均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政府部门以奖代补政策以物资为主,产业户自身资金有限,融资困难,致使茶园得不到有效培管,茶场难以如期投产,挫伤了发展热情和信心。

3 对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制定全县统一的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重点加强茶园基地建设与管护,加速茶厂优化升级,打造茶旅一体化项目,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着手进行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高茶叶原料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实现产业增效和茶农增收。

3.2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坚持红茶、绿茶并重的原则,引导高、中、低茶产品协调生产。按照国家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茶产品的生产标准,全面推广茶叶质量管理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全县茶叶生产、加工、包装和贮藏等标准化体系,制订我县茶叶品牌的生产工艺标准,切实提升茶叶品质,增加产业效益。

3.3 通过资产并购、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积极引导县内散小的茶叶加工企业联合重组, 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壮大实力,扩大规模,真正打造茶业的“龙头”。对企业和合作社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购买新设备、建设初制加工厂、品牌推广和宣传给予奖励和补助,对收购鲜叶的企业进行补贴,对茶园管护好的村社和大户进行奖励,鼓励企业收购鲜叶和管护茶园。

3.4 充分挖掘我县茶历史、文化遗存,通过茶风俗表演、茶叶产品品鉴、古法制茶展示等形式,展示我县茶叶文化,提升茶文化内涵,推介茶资源、茶产品、茶企业、茶贸易,提高我县茶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茶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以旅游为龙头,以茶文化为主线,开发采茶、做茶、品茶、购茶及观茶艺、学茶艺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游。

F326.12

A

1003-1650(2017)04-0019-01

猜你喜欢

仡佬族务川自治县
仡佬族生态信仰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宽城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联动监督实现良好开局
以青海省海西都兰蒙古族藏族自治县中小学传统音乐教育为例的应对构思
不同杂交组合对务川黑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加快推进马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盛世仡佬 乐活务川
“骑在羊背上的务川”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