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美好
2017-03-18吴心怡
吴心怡
圆明园里的残壁断垣早已被娱乐大潮冲刷得一干二净,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早已被斑斓多色的霓虹淹没,而故宫里却突兀着“星巴克”的存在。传统文化在时局的挤压下,慢慢地遗失着,远远地美好着。
因闭关锁国的警醒,我们毅然决然走向开放;学习他国语言,有了英语热;接纳他国文化,有了韩服潮。这固然是我们“放眼世界”的胸襟,但当韩服淹没了汉服,英语溜过了汉语,民族文化危矣!也许有人认为,危言耸听,可生活就是文化的依托啊!如那筷子,她没有暴虐的刀叉声,总是温和地夹取食物;她不切、不抓、不毁,却自有一种谨慎和力量,有着国人的一种内敛。然而,这个时代要效率,人们开始舍弃“文雅”的筷子,寻求快速方便的洋快餐。孩子最爱的老人头像不是孔子,而是“肯德基”。人们吞咽的是快餐,囫囵的也是快餐文化。
原因是显然的,在这个生活多样的世界,在这个资讯迅猛的年代,人们似乎无暇也没有逸致去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于是乎,知道梅艳芳的是越来越多,但知道梅兰芳的却是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是越来越多,但知道鲁迅的却是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人是越来越多,但知道保尔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回望街头,无数的青年沉迷于《太阳的后裔》等俊美“欧巴”韩潮,陶醉于《哈利波特》等震撼视觉的欧美大片,埋头于《海贼王》等鸡血青春的日本漫画。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则被认为是老古董的“作秀”,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过于迂腐了。
但是,你真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
它是《诗经》中的一汪脈脉,它是楚辞里华美闪烁,它是大唐气象的壮美诗篇,它是岳麓书院的冉冉书声……这一切,就因是过去式,你就觉得迂腐吗?反观他国,对我们文化的态度和解读截然不同。我们把鲁迅请出中学课文,而德国人在艳羡中国能有鲁迅这样的“思想者”;我们只依稀记得有个军事家叫孙武,而西方军事院校却把《孙子兵法》作为必读的“经典”;我们淡忘孔子时,西方诺贝尔奖获得者却说:“人类如果要在新世纪生存,就必须从孔子那找寻答案。”
墙里开花墙外香,那也行,可惜文化之花在我们墙内并未绽放。看看我们的净土——校园,一种苍凉更是袭上心头。小学生熟读唐诗三百首已然不是骄傲,不知科比却要被嘲笑为无知;中学生谈论起娱乐圈八卦那是江水般滔滔不绝,说起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却是满脸茫然;中国文化正在一点一滴地被后人遗忘,中国历史一卷一轴地被时光吞蚀。
可是,造成这样的景象又能怪谁呢?你看看:美丽炫目的电视屏幕里播放的是?科比退役大典;茫茫人海的街头上张贴的是?宋仲基驾临;快捷便利的报纸杂志每天都在报道的?章子怡生仔。为了商业街,戚继光兵营被无辜拆毁;为了娱乐城,江南故民居遭受大锤。文化的空间,在不断地被挤压。
在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前,一对青年旁若无人地拥抱热吻,伫立旁观的一位蹒跚的老人在掩面啜泣。
无声地啜泣的,还有那遗失的美好。蓦然想起了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指导老师: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