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

2017-03-18王文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者音乐

王文君

摘 要:传统的视唱练耳传输式教学方式存在教学内容的枯燥,教学方法的单调,教学形式的单一等问题。要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效率,就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实行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兴趣和协作学习,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有积极效果。

《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习音乐专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目前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的枯燥、教学方法的老套、教学形式的单一等等。这些让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动力,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练习的主动性,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对高师《视唱练耳》进行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改变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实现由传输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变,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的差异性

(一)理论基础

传输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基础是刺激——反应(S——R)理论,在这一模式下的视唱练耳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视唱练习、听觉训练反应的连续刺激、反复练习,在对学生进行不断的信息重复刺激的基础上达成学习的效果。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扮演的主导的核心角色,学生听从教师的学习安排。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公式:S(AT)-R即一定的刺激(stimulus)被个体同化(assimi-late)于认知结构(texture)之中,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response)。说明人类对外部的反应区别于动物的本能反应,人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积极认知。

(二)获取信息的渠道

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信息工具是教材。在整个教学场域中,信息渠道相对闭塞、单一。如在视唱的教学环节中,一般根据教材的内容,先唱调式音阶、再唱调式旋律的进程进行教学。练耳环节通常先听辨单音、再听辨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所有的训练内容教师会预先设计好,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即可。体验式教学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教学,学生可以在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空间中,以多维度、多视角的方式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种做法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架琴”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互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师生的角色定位

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传输式的教学强调教师是主体地位,在所有的视唱与练耳的训练环节中,训练方法、训练内容都由教师控制,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无论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素质如何,学生必须被迫去接受各种知识的灌入和学习,并按时间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而体验式教学,则重塑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身份,它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可以说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在《视唱练耳》课程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对对音乐作品进行创编、对多声部节奏进行情景运用、对实例作品进行听辨等等,从而获取自主的学习体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注重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与体验,在互动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在具体学习情境中的“体验”学习内容,边学边用、边用边学。以听觉训练为例,听觉训练的主要目是服务于实际作品的听唱与听赏。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己寻找难易程度适中的音乐作品与音乐资料,再针对相关的知识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探讨。以获取学习的主动权,形成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的新型关系。

(二)学习过程注重“隐性”学习

学习过程的意识行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显性”的学习意识行为;一种是“隐性”的学习意识行为。“显性”即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进行学习的活动;“隐性”等同于“无意识”地学习,即学习者没有意识到自己何时何处在学什么,所学的东西是逐渐积累的,如语言是如何运用的,要靠学习者自己去体验、归纳和感悟。从学习者角度说,体验式视唱练耳教学的学习过程是以“隐性”学习为主的。以视唱训练环节为例,唱好一首视唱作品,有三个层面的要求:唱出,唱对,唱好。每一个层面包含不同的学习要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独立处理、感受、把握、体验作品的音乐内涵,在“润雨细无声”中慢慢提高技能。再以课堂的创编节奏组合练习为例。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节奏进行独立创编、弹奏、练习,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积累进行归纳总结。

(三)学习方式注重协作学习

体验式教学强调协作学习,即在个人自主学习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协商,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主题设计。以视唱练耳微课训练环节为例,学习者之间相互协同、彼此帮助,共同寻找音乐素材与资料,通过利用网络媒体、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微课制作,对作品再进行检验和评价。另外,以举办视唱音乐会为例,为获得好的演出效果,学习者从曲目选择、主题设计、排练流程等,每个工作环节都需要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安排、共同排练。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会得到提高。

三、体验式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设计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体验式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课前的音乐素材准备和设计;(2)课堂对设计的视唱或练耳主题进行情景体验;(3)对课堂的训练进行归纳总结;4.课后进行实践运用和表演。以两个升号视唱作品的训练环节为例,具体教学操作步骤如下:

1.课前音乐素材的准备和设计。教师在准备教学安排时,将视唱作品中的训练要素、重点难点、练习流程等思路整理清楚,布置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的读谱作业和完成的资料收集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把相关素材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完成,并选择好相关的教学乐器。

2.課堂音乐情景的体验和感受。对视唱作品进行交流与练习,结合相关素材的提示,体验作品的音乐风格与音乐表现,能够用正确的音乐语言进行表达。

3.课堂音乐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学生根据对两个升号视唱作品的课堂体验和学习,结合之前预习的作业,对学习的知识点,比如调式音准、节拍特点、乐句结构、风格把握等进行探讨和切磋,教师进行点评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的进一步处理提出新的建议和要求。

4.课后音乐作品的创编和表演。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对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以小组分配的形式,自己寻找组员(人数一般为六个人一组),进行协同合作,在课后对视唱作品进行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创编与创新,再以实践表演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与观看的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评价,与表演的学生一起互动学习。

总之,传统的传输式《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气氛紧张、压抑,学生在被训练的过程,往往疲惫不堪,难以达到训练效果。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具体体验,来达成《视唱练耳》课程的训练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2]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王嘉毅,李志厚.论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

[4]杨凤林.高师教育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09).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者音乐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