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7-03-18吴德顺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吴德顺

摘 要:当前,由于我国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严重影响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最终教育结果的成败。为此,家庭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2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38

正所谓:“少年强大则国家强大,少年智慧则国家智慧”。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青少年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最终的强弱兴衰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但今天很多青少年却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困惑的同时,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麻烦。究其原因,是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很多遗憾和缺失。

一、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大批农民奔向城市,从事个体工商业或搞经济承包。只顾赚钱,不顾孩子。

第二,一部分父母离异或丧偶,或家长残疾、患重病,无力管教孩子。

第三,部分独生子家庭对孩子“关爱有加”,对子女百般迁就、放任、溺爱,使子女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如霸道、娇气、不合群、懒惰、花钱大手大脚等。

第四,不少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忽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无意中使孩子受到了“负面影响”。比如,有些家长在尊敬老人、邻里关系、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待人诚实守信等方面不注意示范作用,不检点自己,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自己的威信,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言行。

(二)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

多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仍然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家长看重分数,学校更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业绩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追求分数,轻视或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就成为普遍的现象。

第一,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地抓教学质量,忽视心理健康工作。

第二,有的教师为了学生考试取得高分,在教学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过于严格,操之过急,并且经常采取比较严厉的方式进行训斥、恶语批评,甚至体罚等比较伤害学生自尊以及人格的教育手段,由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比较反抗对立的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严格说教,不愿意再执行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甚至故意进行对抗。

第三,学生承受的学业负担过重,“题海战术”使学生处于紧张的压力之下,情绪变得烦燥不安,而升学的考验,使他们长时间处于紧张和恐慌之中,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诸如厌学、逃学等。

二、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在家庭教育各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发展方面的一般性规律问题。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其个体性的差异,应当尊重自己的孩子,充分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好对于孩子的目标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作為孩子的家长,要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且懂得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相关的处理,帮助孩子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

第三,给孩子以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教育,不断端正孩子的人生态度,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更正确的思想、信念和追求等,让他们从小学会怎么做人。

第四,培养孩子更加积极健康的个人情感、思想意志和思想品德的相关心理,使孩子学会如何去把握自己的个人情绪,学会如何正确去处理事情,调节好自己的个人情绪,用比较适当的方式来宣泄压力和不良的情绪。

第五,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面的心理品质。在鼓励孩子刻苦学习、力争优异成绩的同时,家长也要培养孩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之上,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形成更加合适的动机水平。

第六,培养更加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家长要使孩子能够更正确地去认识、评价以及表现自己,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第七,注重对孩子青春期性知识以及于性心理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学会更加正确地去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交往,做到自尊自爱,互相尊重。

(二)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在教育方法上一定要耐心细致,不能简单粗暴,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其生活、学习的热情。

第二,教师必须对学生作风民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倾注“师爱”,以赢得学生的尊敬,特别是对于那类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更要从根本的感情上多亲近他们,从学习上多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使得他们从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以此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使得学生更加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逐渐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在处理学生问题方面,一定要“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或是后进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

第四,学校与家庭要不断取得联系,教师与家长要经常交流对孩子教育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效,共同教育。相信只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明确认识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改变教育评价机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定能使教育健康,学生健康。

参考文献:

[1] 谢静静,刘晓晨.家庭在少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48.

[2] 罗媛媛.研究生婚恋与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财经政法资讯.2013(3):32-36.

[3] 沈景亭,贺峰,杨金友,娄荷清,丁昕,邵晓平,金英良,吴秀娟,张训保.沛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6(10):721-724.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