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学校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研究

2017-03-18陈莉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均衡发展

陈莉

摘 要:县区级管理部门把层级不同的两所或者两所以上数量的学校进行联合,形成一个共享教学资源,优势互补的新的教育单元或联合体,这种模式被称为是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对教学资源、理念、制度、教师培训、考核标准等进行捆绑,其形式为一对一、一对多、跨地域、跨学段等捆绑模式。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在具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教育利益共同体,以及“以强带弱”等多种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诸如强校数量过少,捆绑过程中弱校的地位与话语权较低,责任划分不明确等多方面的弊端。由此可见,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需要有更规范的标准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城乡学校;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2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3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城乡之间教育不平衡性越来越突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也被提上了议程。在此基础上,各种发展模式,包括名校集团化、学区化、捆绑式、学校托管、兼并重组等多种均衡教育模式被探索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多种均衡化发展模式中,捆绑式均衡模式更需要研究与实践。

一、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的特点

两所或者两所数量以上的不同层级的学校,在县区级管理部门的整合下,形成一个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单元,在综合考虑学校地址、教学资源与教学效率等多方面,来统一教学质量标准,统一考核等。具体来说,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具有五个特点。

第一是资源捆绑。城乡学校间最为明显的是教师、教学设备、课程、文化等教学资源上的差距。捆绑式均衡发展實现了城乡学校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使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最大化,提高了城乡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

第二是理念捆绑。城乡学校在教育、办学、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存在差异,通过捆绑,先进的教育、办学和管理理念在薄弱学校得到了渗透,提升了理念的更新和办学效益。

第三是制度捆绑。捆绑之前,各学校的管理制度独立性强,通过捆绑,有利于管理制度的进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教学资源共享以及办学质量提升打下基础。

第四是教师培训捆绑。城乡学校之间教师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存在差异,通过捆绑教师培训,可以帮助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力量得到提升。

第五是考核捆绑。通过对捆绑后学校的考核机制进行统一,便于考察捆绑后学校的教育发展是否得到均衡。

二、城乡学校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一)城乡学校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的优势

在组织形式上,城乡学校通过捆绑,形成一致的办学目标,也促进了良好的合作氛围与良性循环的组织制度的形成,在这种条件下,更能实现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

在教育资源上,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使得优质学校的教师、办学、教学方法等优质资源渗透入薄弱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在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发挥了更大的辐射作用,给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理论支持。

捆绑产生“以强带弱”。针对城乡学校捆绑过程中,薄弱学校涌现出来的问题,集中解决,群策群力,共谋发展道路。优质学校的资源以及教师,在结合薄弱学校的实际教育水平与自身教学方法的情况下,改善教学质量,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城乡学校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薄弱学校的数量以及教育现状不匹配,单纯凭借优质学校的帮扶很难达到对多所薄弱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均衡发展”也无法得到体现。

城乡学校捆绑之后,乡村学校在共同体中的地位以及话语权较低。捆绑之后,城市学校的力量输出是多于乡村学校的,同时也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话语权,乡村学校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城市学校的相关制度与管理模式,管理阶层的人员组成也以城市学校人员居多,乡村学校无法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帮扶效果受到影响。

责任的不明确以及经费保障和相关政策制度存在缺陷。多个法人单位,一个领导团队,在发生事故时,对于责任的划分不明确。帮扶过程中的经费问题,也成为制约捆绑均衡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城乡学校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的责任落实

相关政府部门一般是城乡学校实现捆绑的设计者和推动着,政府要加强责任意识,在捆绑之初设定较为完善的捆绑以及激励制度,做好动员;增加教育投入;对于乡村学校的投入需要加强,改善基础教学设备条件,降低对城市学校的依赖程度。

(二)优质教育资源在办学条件的差异下无法彻底输出

城市学校在长期丰富的办学经验、设备优势、先进的理念、良好的学风等条件下,有了很先进的教育资源。在捆绑过程中,主导部门也希望乡村学校尽可能多地学习以及利用好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但由于乡村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一方面应加大对于乡村学校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充分灌输城市学校的优质办学精神,打好“捆绑”的基础。

(三)捆绑过程中保持自身主体性以及特色

乡村学校在未得到城市学校的帮扶时,同样培养出了大量的学生,这是在缺乏物质条件下的艰苦奋斗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适合自身教学水平的教育方式,同样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也闪烁着乡村教育独特的光芒。对于自身的特色要传承和保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提升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教育方式。

四、结语

城乡学校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是很多地区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均衡化而采取的政策。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城市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在乡村学校存活发展,更重要的是不断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在捆绑过程中保持自身的主动性以及办学特色,促进城乡学校快速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峰.在“捆绑”中如何发展——对西南Q县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模式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25-28.

[2] 杜复平.论义务教育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129-131.

[3] 谭梅.捆绑、松绑与脱绑:成都市武侯区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实践模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4):12-16.

[4] 许林.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兼论“城乡学校捆绑发展”等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吗?[J].当代教育科学,2009(8):4-7+11.

[5] 席盘林.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成都市武侯区人大促城乡教育“捆绑发展”纪实[J].中国人大,2006(10):26-27.

[6] 鲜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成都市武侯区城乡学校“捆绑”发展、均衡教育侧记[J].中国西部,2011(18):100-103.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