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的现状分析和改善

2017-03-18陈春玲张晅许建国朱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回收麻醉药品PDCA循环

陈春玲++张晅+许建国++朱华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的回收现状,提高回收率。 方法 针对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方法及关联图法分析原因并制订相关措施。 结果 改进后,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的空安瓿、废贴回收率均有所提高,4个品种总回收率由50.91%提高到75.36%。 结论 PDCA循环方法可以提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的回收率,进一步加强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

[关键词] PDCA循环;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b)-0122-05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n recovery ratio of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in our in-patient pharmacy

CHEN Chunling ZHANG Xuan▲ XU Jianguo ZHU Hu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ubei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ecovery status of Subei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our hospital" for short) inpatient pharmacy narcotic drugs,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the empty ampoule waste paste and improve recovery rate. Methods On account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overy of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cycle method and correlation diagram were adopted to analysis and formulate relevant measures.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io of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of all 4 varieties [morphine injection, pethidine injection, fentanyl transdermal system (2.5 mg) and fentanyl transdermal system (4.2 mg)] were all improved after PDCA cycle, total recovery ratio was improved from 50.91% to 75.36%. Conclusion The recovery ratio of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is improved by PDCA cycle method. PDCA cycle ha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Key words] PDCA cycle;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Recovery

麻醉藥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既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使人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1]。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者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废贴数量[2]。苏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每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调配量较大,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空安瓿、废贴并不能将全部回收。如何在确保临床需求的前提下,规范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配流程,提高空安瓿、废贴的回收率,相关文献也鲜有报道。

针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中出现的问题,我院住院药房采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的回收率。

1 方法

1.1 现状把握

统计需回收空安瓿、废贴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共9个品种,分别为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0.1 mg)、芬太尼注射液(0.5 mg)、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和氯胺酮注射液。在前期的调查中,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0.1 mg)、芬太尼注射液(0.5 mg)和氯胺酮注射液空安瓿回收率接近100%,由于这5个品种主要在麻醉科使用,科室设有专人管理,每日使用后统一清点回收,管理情况良好,回收率接近100%,故不纳入后续的改善循环;而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的空安瓿、废贴回收情况较差,PDCA循环的实施将着重改善这4个品种的回收情况。

在改善前,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15年5月1~31日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空安瓿、废贴的回收数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回收率=(实际回收空安瓿、废贴件数/需回收总件数)×100%。

表1 改善前回收率

1.2 原因分析

采用关联图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未能回收这一问题进行解析。见图1。

通过经验和科室投票得出以下四点要因。①人员培训不够:部分新分配人员及轮转回来的药师工作不熟练,不清楚需要回收的品种;有些病区护士或实习生不知道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需要回收,或不了解回收的重要性,直接丢弃;另外,针剂的回收部分较为明确,回收率也相对较高,而部分病区护士、实习生对贴剂回收部分不明确,有时只是將外面的纸质包装盒或是铝塑包装袋交还过来,不能达到回收的正确目的。②嫌脏:我院需要回收的废贴为芬太尼透皮贴剂,有两种规格,其作用长达72 h,需要在患者身上贴3 d,部分护士明知需要回收,但由于嫌脏而不主动告知患者,另有个别药师责任心差,嫌脏拒收,造成回收断链。③未按流程进行回收:有些病区没有专门设立回收空安瓿、废贴的放置点,另外药房没有醒目的回收标识,导致回收操作不方便,这也是麻醉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率不高的原因之一。④与患者缺少有效沟通:废贴的回收涉及药师、护士和患者(家属)等多个环节,需要多环节配合,有部分护士忘记告知患者贴剂需要回收;或是沟通不足,患者不了解回收的意义和目的,自行将使用过的废贴随意丢弃。

1.3 制订计划与实施

分析得出以上4点要因后,针对每项要因提出对策,共列出对策21项,结果见表2。住院药房全体成员就每个拟定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执行能力项目进行评分。评价方式:优5分,中3分,差1分;共14人参加评分。每项对策总分210分,172分以上为可实行对策,合并同类项后确定四个对策组。四项对策组分别为:①加强人员培训;②制作宣教材料,向病区发放宣传资料;③药房和病区购置摆放盒,在病区统一配备回收盒;④醒目麻醉和精神药品调配流程。

将以上确立的改善方案依PDCA循环方法实施,实施过程中,每项方案设立专门的责任人,担负指导的责任,并控制过程中的正确做法。

1.3.1 加强人员培训 在住院药房内部开展会议,对药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明确药师职责,加强工作责任心的培养。统一制作表格,列出需回收空安瓿、废贴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明确需回收的部分,分发给每位药师学习。

分别统计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4个品种在各科室的使用情况,对用量较多的科室、病区组织培训,如肿瘤科、心内科吗啡注射液用量较大,安排专人至相关科室组织培训。护士每天在住院药房领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药师主动进行宣传教育。

1.3.2 加强与病区沟通,制作宣传资料发放病区 为了让各病区新进护士、实习生明确回收品种和内容并了解麻醉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的重要性,我们将会议的培训资料整编印刷,添加照片等直观形象的内容,制作成宣教资料,发放到各病区;同时建议护士长组织科内学习。为了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通过制作相对简洁易读的宣传资料,向患者普及空安瓿、废贴回收的重要性。针对贴剂回收率低且需要患者配合度高的特点,在宣传资料上附上透皮贴剂的说明和使用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资料的阅读兴趣。

1.3.3 购置回收盒 在住院药房开展会议,讨论专门用于空安瓿、废贴回收的盒子大小及数量,将上述讨论内容整理并制作书面申请,报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并及时采购。由对策负责人制件打印标签,粘贴在回收盒上,在住院药房内合理布置回收盒摆放位置。同时向各病区发放专门的回收盒,以提高病区回收的依从性。

1.3.4 醒目取药流程 梳理麻醉药品调配流程,由项目负责人制作麻醉药品取药流程示意图并打印,选择合适地方放置示意图。这样使部分对流程不熟悉的护士和实习生明确取药步骤和窗口,减少药师工作中的干扰,确保无遗漏环节;并能将需要回收的空安瓿、废贴放在指定位置,便于每日核查登记。

2 结果

以上对策实施完成后,在2015年10月1日~11月30日对实施效果进行确认,对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4个品种的空安瓿、废贴回收情况进行核查,统计回收件数,结果见表3。

表3 PDCA循环实施后回收率

由表3可见,针对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这4个回收率低的品种,通过PDCA循环进行改善,与实施前比较,总回收率由50.91%提高到75.36%。其中,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在实施前空安瓿回收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5.03%和64.52%,在实施后分别提高到95.49%和93.24%,说明通过PDCA循环的实施,空安瓿回收的依从性较好,绝大部分空安瓿可以回收;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在PDCA循环实施前废贴回收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1.24%和29.86%,PDCA循环实施后分别上升到55.28%和49.44%,虽然仍有近一半的废贴未能回收,但回收率也有明显提高。

3 讨论

麻醉药品是指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可以产生成瘾性的药品。依据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来确定,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是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后需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2]。空安瓿和废贴的回收需要经过药师、护士、患者多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一个环节的失误导致回收的失败。虽然许多文献都提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的回收中存在的问题[4-8],但如何规范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配流程,提高空安瓿、废贴的回收率,却鲜有报道。林玉丹等[9]采用体温计盒保存哌替啶空安瓿,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江子芳等[10]为保障临床药物试验的顺利进行,设置了专门的空安瓿回收篮,对抗肿瘤药物使用后的空安瓿进行回收。我们参考这些经验,购置了专门的回收盒,并粘贴醒目标签后,分发到各个病区,来提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的回收率。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其中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11]。该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适合应用于过程改善,包括医药行业中的药品质量管理[12-14]。将PDCA循环应用于药物安全管理,能够不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寻找原因并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总结经验教训,制订相应的标准,把没有解决的或新出现的问题带入下一个循环[15-16]。PDCA循环并非一种简单的、周而复始的工作,也不是同一水平的往复循环,而是每一个循环都会制订新的目标,使管理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17-18]。

我们旨在通过PDCA循环手法,提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率。改善前,空安瓿、废贴的回收主要依賴于科室护士长的管理,部分科室对相关法规和药学知识缺乏认知,导致回收率不高。在改善的过程中,针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中每一环节存在问题,制订相应改善措施。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这4个品种的回收率分别由65.03%、64.52%、41.24%和29.86%,提高到实施后的95.49%、93.24%、55.28%和49.44%。吗啡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在改进后为期两个月的效果确认期内,分别有27件和5件未能回收。经向相关科室询问原因,主要是由于护士工作较忙时误丢弃导致。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主要为癌痛患者使用,患者在一次化疗结束后,出院携带部分药品回家使用。由于距离下一次化疗周期时间较长,患者常常忘记保留废贴,或是仅仅将空的铝塑包装到和空盒交回敷衍了事,这是导致废贴回收率在改进后仍然较低的原因,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继续改进。

在改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的过程中,药师增加了与病区的交流,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相关管理法规的认知,得到了临床护理人员的认可。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不仅向患者普及了相关法规,提高了患者对回收认识的重视程度,还向患者介绍了用药知识,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PDCA循环的实施,不仅规范了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的回收,提高了空安瓿、废贴的回收率,更促进了良好的科室凝聚力,提高了科室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科室文化,增强团队合作意识[19]。通过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反馈评价,加强了管理水平,进一步防止使用前后流弊现象的发生[20]。

[参考文献]

[1] 王燕,郭伟.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药房,2013,24(37):3501-3504.

[2]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通知[S].2005-11-14.

[3] 国务院.麻醉药品管理办法[S].1987-11-28.

[4] 陆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思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7):587.

[5] 张万智,文加勇,汤松,等.4家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调查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5):683-685.

[6] 蓝桂彬,李凤仪.医院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2,12(1):98-100.

[7] 张幸国,梁星光,饶跃峰,等.临床药品保管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11-13.

[8] 张万智.某市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现况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12):664-667.

[9] 林玉丹,邱双双,王瑞丽.临床科室哌替啶空安瓿管理方法[J].齐鲁护理杂志:外科护理,2010,16(12):16.

[10] 江子芳,杨方英,刘丽华,等.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的培养与实践[J].护理学报,2010,17(3):38-40.

[11] 郑造乾,黄萍,袁雍,等.PDCA循环在医院处方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1):79-84.

[12] 韩成林,孙丽,王庆华,等.PDCA循环方法在我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6,27(7):929-931.

[13] 杨怡,陆晓彤,唐慧芝,等.PDCA循环管理体系在防范医院药房调剂差错中的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16, 22(3):45-48.

[14] 何彩婷,廖丽文,彭倩华.PDCA循环在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6,13(4):27-29.

[15] 张红梅,范瑞霞.静脉化疗护理危机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02.

[16] 刘冬琴,刘璐,申婧.PDCA循环在护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4,29(7):486.

[17] 杨青.PDCA在后勤社会化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3):321-322.

[18] 林峰.PDCA循环在化疗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47-151.

[19] 陈春玲,朱华,许建国.缩短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的品管圈活动实践[J].中国药业,2016,25(6):72-75.

[20] 韦宁,盘红梅,廖艺.基于PDCA循环的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5,12(8):500-502.

(收稿日期:2016-07-11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回收麻醉药品PDCA循环
麻醉药和麻醉药品是一回事吗
PDCA循环应用于
TFT玻璃研磨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设计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关于调试现场隔离与隔离钥匙的管理
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废料回收问题研究
2011年至2013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对499张麻醉药品处方的用药分析
2005-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