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志愿者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2017-03-18史历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志愿者

史历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文化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志愿服务的目标与方式,并对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234-0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重要目的之一是文化服务大众,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服务,满足对文化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文化投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形成文化产品、文化人才、文化管理、文化服务一体化的服务体系①。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仅依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就要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壮大其力量,提高其服务能力与水平,使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有益补充,甚至是中坚力量。

一、文化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一)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公共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这符合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硬件建设,专业人员力量的缺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之一。在此情况下,发展培育文化志愿者队伍,增强其文化服务能力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举措。当前我国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迅速,充满活力,他们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创新文化服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文化志愿者有利于拓宽文化服务空间

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既有共性,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仅依靠政府力量,无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而文化志愿者力量庞大,结构丰富,人才聚集,能够有效拓宽公共文化的服务空间,更好的满足群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文化需求。志愿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志愿者所体现的精神是正义、平等、博爱、奉献、人道等,其特征是无私奉献、不求索取、助人为乐。他们一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一方面其自身的行为也传播着人性道德,具有很强的社会感召力、感染力和正面影响力。

二、文化志愿者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目标与方式

(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

文化志愿者以各级各类文化团体、文艺场馆、文化企业以及覆盖到县乡村的各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参与并积极组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一个志愿者团体组建之后,应制定服务计划与制度,坚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每个志愿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把服务活動作为文艺创作实践的一种方式②。应注重文化艺术的大众化培养,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各类方式带动、培养基层的文化人才与文艺骨干,使文化传播的范围与深度不断加强。

(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大众化

文化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因此要尽可能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下基层、进家庭、进社区。当前,我国大力推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面向大众免费开放,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这些场馆的现有工作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化服务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文化志愿者充实到这些场馆的服务中来,以补充专职文化服务人员队伍的不足。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

在提供服务的方式上,文化志愿者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如,可动员邀请当地文化精英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志愿者队伍的领头人,带动人,同时也有利于文艺团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团体间的文化交流。在发挥志愿者团队作用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志愿者的个性特点与专业特长,引导其独立开展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个性化需求。如具备声乐专长的志愿者,可以在社区内组织爱好者组成合唱团,向爱好者传授声乐基本知识与技巧,普及发声方法与演唱技能等,整体提升爱好者的声乐素质水平,还可组织合唱团经常性开展表演唱和文艺竞赛,使其在实践中提高水平、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再如,志愿者中的手工艺专家,可以依托社区文化中心举办免费的培训班,向普通大众传授技艺,这样既有利于传统艺术的弘扬与传播,又使自己的艺术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

三、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可以市为单位,建立完善覆盖市、县、乡(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志愿者队伍网络,对文化志愿者开展建档管理、分级分类管理,在市级组建文化志愿者机构,统筹管理各级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队伍网络,对于科学配置资源,应对随机性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某地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市级文化志愿者管理机构就可以依托志愿者人才库的数据,将有关人员进行科学调配,并开展集中培训,为会议提供翻译、礼仪、文艺展演等服务。再如,某地搞卫生城创建活动,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各类文化志愿者的专长,通过专题文艺展演、专题宣传等方式普及有关环境卫生的知识,传播相关理念。

(二)提高志愿者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制定规范的招募制度,对具有意愿的人员进行甄别、考察与筛选,将别有用心、品行不良的人员剔除在外,对经考察合格的人员进行注册,并完善注册信息,开展动态化管理。对每一名文化志愿者都建立档案,档案中记载内容除基本信息外,还要有提供服务的时间、文艺特长、专业特点等方面的信息。要制定包括服务时限、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内容的考核制度,由相应的机构定期进行考核,对于长期不提供服务,或服务效果差的志愿者,及时剔除于团队之外;对于服务积极、态度良好、群众评价高的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奖励和宣传。

(三)为文化志愿者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我国文化志愿者服务相关的法律、政策、经费保障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对此,要加强立法,保障志愿者权益,从法律层面引导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同时要建立包括财政拨款、社会捐助、企业赞助等方面的多元化经费筹集机制,为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要转变志愿服务的理念,消除志愿服务等于免费服务的误区,甚至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从事文化志愿服务。

(四)搭建文化传播平台

大多数文化志愿者都有一定的文艺专长,有着强烈的文艺创作、传播的主观意愿。要充分尊重鼓励并创造平台,使文化志愿者的愿望得以实现。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文化志愿服务的理念,提升其社会地位,使志愿者在文化服务与传播中增强成就感与社会认同感。要创造条件,为文化志愿者创作、展演和传播提供机会,如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主题创作、主题演出、才艺比赛、文艺交流、文化沙龙、文艺培训等活动,这在推动志愿者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丰富文化志愿者队伍结构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在校园中深入宣传文化志愿服务的理念,发动广大学生参与到文化志愿服务中,把文化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课程。其次,发展老年文化志愿者。在离退休人员中,有许多具备文艺专长的人员,而且他们业余时间较多,传播文化的愿望一般也比较强烈。因此,要着重在老年人中开发文化志愿者,一方面通过文化志愿服务发挥他们的余热,另一方面文化志愿服务本身也有利于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再次,要重视发展网络文化志愿者,以微信、微博等网络传播工具为传播宣传阵地,引导鼓励文化志愿者及时发布先进文化信息,抢占网络文化高地,形成正面文化引导与传播的强势③。

四、结语

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发展较快,而服务人员短缺的情况,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通过壮大力量,加强管理,强化保障,搭建平台等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普惠于人民大众。

注释:

①高和荣.文化志愿者隊伍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厦门的研究[J].湖湘论坛,2012,(06):81-86.

②袁鲁燕.文化志愿者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东方教育,2015,(10):417-418.

③蒋恩智,吴冰心,王凯元,等.互联网+时代文化志愿者服务探析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1):3-6,8.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志愿者
志愿者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我是志愿者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我是小小志愿者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