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孩子的事最重要
2017-03-18
教育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孩子成长、人成长的规律,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受教育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政策和方法背离这一条规律,就是背离了根本。
2017年上海两会上,教育减负无疑是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家家有孩子,人人都关注教育。
1月15日下午,上海市人代会浦东团审议现场,市委书记韩正在市人大代表、建平中学校长杨振锋发言后插话说:“杨校长,你的发言很好,但我建议应该加上第8条建议。”
杨振峰的发言围绕教育资源均衡化、提高教师待遇等提出7条意见。韩正说,“但缺了一个内容,孩子的内容”。
“我们教育是为了孩子,孩子的需要应该放在第一位。你们研究一下,孩子是不是应该减负?”韩正说,“这句话应该放在第一位。”
韩正对在座代表说,“你们听一下家里有读小学的、读中学的、准备考试的或者不准备考试的家长的心声。大家都深深感到,孩子们太苦了。孩子们现在是最辛苦的。比家长还辛苦。孩子们的上课时间、做功课时间,远远高于大人上班时间。” “当然家长也很辛苦,要陪他们补习,甚至自己教孩子。”
韩正表示,全社会要大力呼吁,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让真正留在课堂上上课的老师待遇有所改善。“这个必须改变。”
他特别补充道:“我还发现这个情况,社会上出现很多培训机构,有合法的有正规的,但有很多是误人子弟的,甚至是非法的。”韩正说。
“教育培训市场必须整顿,必须净化。”他强调说,“这个市场如果政府不管,我们就对不起老百姓,对不起孩子们。”
两天后,韩正参加市人代会闵行代表团审议时,再谈教育问题。
韩正说:“教育不能被资本绑架,如果培训机构是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这样的培训市场,党和政府必须管,不管就是失职!”
“教育是神圣的,过去我们叫老师一聲‘先生,这是多么神圣的称呼。”韩正表示,优秀的教育家,才能培育出更优秀的下一代。教育绝不能为资本左右,绝不能被资本绑架。
韩正说,教育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孩子成长、人成长的规律,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受教育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政策和方法背离这一条规律,就是背离了根本。
“一个三年级孩子培训初中的内容,行吗?这就违背了规律,扰乱了教育的体系。”韩正表示,现在的上海培训市场要净化,“怎么来净化,就是依法整顿。我们有很多法律,但监管还不够,是有漏洞的。有资质、符合规律、为孩子着想的机构要发展,但社会上有很多并不是这样的机构,因此要依法整顿教育培训市场。”
韩正说,家长们不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不了解背后的情况,不清楚是什么人在办。“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长得好一点,家长的愿望都是好的,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因此,党和政府必须把这个市场管好,对社会负责、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今年,市委、市政府一定会把这个问题抓好。”
针对大家的关切,上海市教委回应,为切实破解“减负”难题,教委将牵头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和考试招生、培训机构、家校共育等相应工作小组,建立起跨部门统筹协调、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从学校内外同时入手,开展一系列专题调研,全面了解本市培训机构办学基本情况。
上海市教委将从新学期起将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
重点围绕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开展中小学校“减负增效”组合拳、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和招生、增强家校协同共育等方面进行“减负”的精准施策;
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净化整顿教育培训市场,对违规办学的严肃清理,对破坏教育生态的坚决打击,对虚假宣传、利益勾结的重拳严惩,以制度编织多元监管红线形成“减负”长效保护网。
代表委员怎么说
李原
上海市人大代表
黄浦区副区长
学生学业压力重所折射的是社会攀比风气和家长扭曲的心态。这当中,微信群成了“帮凶”。她说,有孩子的家长,手机里会有各种微信群,比如:班级妈妈群、社区妈妈群、各类补习班家长群等等,里面整天讨论的就是作业、升学、补习等等。
但凡有家长晒出孩子的优异成绩、获奖证书,其他人就坐立不安了;有全职妈妈晒出各类陪学生活,就有人如坐针毡了。即便是坐到一起,大家讨论的还是孩子,特别是孩子就读的学校。进入名校的,就难掩内心骄傲;而读上普通学校的,家长就忍不住焦虑。
种种微信群助长了畸形的攀比心态,天天熏染之下,很多原本抗压能力强的家长反复被“刷屏”,慢慢地内心便起了波动;原本很淡定的人,也终于坐不住了。
庄小凤
上海市人大代表
徐汇区教育局局长
现在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覆盖面太广,覆盖了很广的学段和人群,从0-3岁的早教一路到考大学——幼儿园补课是为了考进好的小学,而小学补课是为了进好的初中……培训链也拉得很长:以前是后进生有针对性的补课,现在则是绩优生补得更厉害;补课的内容也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进度,甚至有孩子在小学二年级时就拿到了基础口译证书。
但这样的“抢跑”并非教育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更是破坏了孩子的理解、掌握知识的秩序。但凡问及家长为何给孩子补课,答案几乎清一色:别人都在补,我们不补就会落后。
在培训机构渲染下,越早学就离“优秀”越近,这让“抢跑道”进入了恶性循环——培训机构越教越难,孩子越学越累。
如此情况下,教育部门都在做减法,家长们反而更“恐慌”,认为“学校什么都不教,只能外头学”。
恶果也被带进了课堂。很多老师反映教学越来越难,因为同一个教室里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有的孩子喂不饱,有的孩子喂过头。究竟该按照怎样的进度来教学?
代表委员怎么说
邵志勇
上海市政协委员
杨浦区教育局局长
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应该以综合治理的思维看待减负。比如,从学校内部控制好课时总量和课时结构,用好等第制,强化育人导向,特别关于作业问题,要有好的样板。对于校外培训机构,非法的要打击,违规的要整治,要有科学的发现、评估、处置机制。目前,杨浦区就以区领导牵头,联合教育、工商等部门对违规办学进行整治。此外,在做好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下,要培育全社会良好的氛围,帮助家长确立正确价值导向,避免盲目攀比。
冯迪
市人大代表
普陀区华阴小学校长
这些年学校开始控制作业时间,对每个孩子都进行零起点标准评价,去年起学校采用等第制加评语的方式,改变了用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此外,包括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等一系列政策都是为了避免孩子因为择校而产生太大的压力。
冯迪指出,实际上,在“幼升小”以及“小升初”的自主招生中,已经不再笔试,而是通过游戏、活动考察孩子综合素养,这些举措都能化解盲目的“抢跑”学习。
他建议,政府一定要打好组合拳,多方努力共同施策。
郭雄
上海市人大代表
延安中学校长
当前学校在减负,但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人气爆棚,教育质量良莠不齐;要加强对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专业监管,建立培训机构的行业准入机制。
樊汉彬
上海市人大代表
金山区张堰中学校长
对于“减负”要不要减?减什么?如何减?我提出这样的理解和建议:
一是依课程标准与教学规律立教治学,必须要减除过度、过重的心理、学业负担。二是明晰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正确导向,完善现代考试制度体系。三是指导学生正确“定位”, 设定系统科学的学业发展规划。四是指导学生理性思考读书、学习、增负减负、考试升学、学问、人生等问题。五是立己达人,明确市区教研室、名师基地和工作坊团队引领责任与主体责任。六是推进教育公平与优化教育结构,明确政府服务教育的领导责任。七是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