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7-03-18李填
李填
世界技能大赛是由世界技能协会主办的全球性青年技能比赛,已经有60年的发展历史,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水平,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目前有72个成员国家参与该比赛,竞赛项目为50个。中国于2010年10月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2011年第一次派代表队参加了这一国际竞技盛典。
一、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技术标准分析
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邀请了众多国际知名的代表性企业参与制定,能代表相关行业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和标准。正是由于企业的广泛参与,从而获悉了企业用人的标准和需求,因此它又是全球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标杆之一。
对第41届、42届和43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技术文件的分析可知,世界技能大赛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性。技术标准的评分类别分为主观分测评和客观分测评两大类。
评分规则规定只要有参赛项目的國家都必须选派1名评分专家;每个项目评分不得少于5个评分专家参与;本国评分专家不参与自己国家选手的评分;主观分环节,各位专家评分前不讨论,自行举牌且两位评分专家的分数差别不能大于1。客观分的测评是通过对作品测量和按硬性指标要求进行评分,若遇到有尺寸误差的情况,都会安排专家、评委复检后进行重新确认,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公信度。
以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为例,它的评分点共有108个,每个评分点最大分值为2分,最小分值为0.2分。比赛共分为服装系列设计、立体裁剪、样衣制作、服装设计制版与制作、服装装饰设计与制作等五个模块。
1.模块一:服装系列设计技术标准分析
服装系列设计模块的分值占11%,其中主观分评分标准主要是围绕设计是否符合特定市场、设计的美感、流行面料的运用、面料与款式的符合度、款式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给予评分。客观分评分标准主要围绕是否用黑色水笔绘制、设计件数、设计要求、板面的整洁度、设计说明等给予评分。
2.模块二:立体裁剪技术标准分析
立体裁剪模块的分值占9%,其中主观评分标准主要围绕设计比例、设计轮廓、设计细节、领型、后背设计及边缘处理等方面给予评分。客观分评分标准主要围绕服装的功能性给予评分。
3.模块三:样衣制作技术标准分析
样衣制作模块的分值占23%,其中排料环节占4%,服装制作环节占19%。排料环节评分为客观评分,主要是围绕纱向、用料的经济性、裁片数量、裁片的固定等给予评分。样衣制作的客观分主要围绕拉链安装、缝合线、领口、袖口、下摆和熨烫等给予评分,主观分主要围绕服装外观和熨烫给予评分。
4.模块四:服装设计制版与制作技术标准分析
服装设计制版与制作模块的分值占43%。其中服装设计主要围绕服装的创意性、功能性、与指定服装搭配的协调性、是否吻合设计要求以及款式图与实际服装的吻合度等方面给予评分。服装制版主要围绕样片的标示、尺寸号型、纱向、工艺裁剪说明、细节标注(扣位、口袋位、领位、剪口位等)、缝份加放、线条与整洁度等方面给予评分。服装制作主要围绕整体造型、局部造型(领型、袖型、摆型)、扣眼、里子安装和服装熨烫等方面给予评分。
5.模块五:服装装饰设计与制作技术标准分析
服装装饰设计与制作模块的分值占14%。其中装饰设计部分的评分为主观评分,主要围绕服装设计的创意性、材料的运用组合和装饰难度等方面给予评分。装饰制作部分的评分为客观评分,主要围绕装饰是否专业、是否牢固等方面给予评分。
二、从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思考服装高技能人才培养
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非常注重参赛选手的设计创新,面料运用,服装制作,服饰搭配、装饰,立体造型等多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服装产品的美观和质量,注重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强调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基于以上世界技能人才标准,笔者对服装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如下的思考。
1.人才目标定位
从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可知,参赛选手的综合能力应该在熟练者以上(相当于我国职业资格系列中的高级工即属高技能人才)。参赛选手除了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能了解产品的制作要求和技术规范,解决生产实际中产生的常见问题。所以,可以学院现有服装专业高年级学生为基础,通过考核服装设计、服装立体裁剪和服装制作三个模块,结合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挑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成立服装项目精英班,结合培养参赛选手的项目带动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精英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优质企业和优质岗位培养出会设计、精制版、强制作、善搭配的综合素质较强的服装高技能人才。
2.精英班教学内容
服装项目精英班的教学内容除了涵盖世界技能大赛五个模块的专业内容外,还包括与人合作、与人沟通、自我学习提升等通用能力课程的内容。它们分别是系列服装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制作、服装工业制版、服装装饰设计与制作、沟通与表达、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团队合作等。
为了使教学内容既符合世界技能大赛的参赛要求,又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系列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涵盖指定面料设计和专题设计两个部分,教学所用的面料与市场流行趋势的面料一致。立体裁剪、服装工业制版、服装制作教学内容涵盖服装企业看单出样、制作,服装看图出样,制作和服装来样起板的教学内容,服装英文工业制单编写。服装装饰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服饰搭配、服装陈列设计、服装手工艺等教学内容。
以上的教学内容宜通过校企合作,并被引入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制作要求、统一的质量验收、统一的人才评价等,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3.人才评价模式
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考核模块和标准,分析总结出世界技术标准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有:专业技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其相关能力评价模式分别如下。
一是专业技术能力的评价应建立注重成果导向的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过程性评价即根据下达的任务,对各小组成员在任务实施、汇报、展示、点评、改进全过程的表现记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结果性评价即对每个专业模块完成教学后的总体(或作品)情况进行评价。参加评价的考核团队由行业、企业代表,世赛项目专家,校内教师代表等组成。
二是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考核、PPT展示、答辩的模式进行。学生在企业导师带领下,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工学实践成果,在完成过程中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项目结束后,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联合评审专家小组,针对学生的PPT展示、演講和答辩表现等给予评价。
三是职业发展能力的评价为注重能力导向的评价模式,主要是观察学生能否应用任务范围之外的知识技能点,从能否应用自学的知识解决任务中的问题,能否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分享自学技术,能否主动展示自学能力,能否运用与拓展自我学习技能及知识,能否掌握专业发展的动向及对专业发展的兴趣与把握度等多方面给予评价。
过程性评价需要设置相关的过程任务完成记录表,把工学过程的每个节点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数据、效果、评分等做详细记录,作为过程评价的依据。结果性评价则以最终结果或作品作考核依据,制订量化的评核指标,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
4.师资队伍建设
要将学生培养成高技能人才,教师首先要成为技能大师,因此培养一支知识、技能均过硬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可通过企业生产实践、技能比武、职业资格提升、企业引进、项目研发、技术服务、建立名师工作室等措施,壮大一体化教师队伍。
5.场地建设
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贴合企业生产实际,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特质本源。为此,职业院校除了积极拓展服装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外,建设企业真实环境的校内学习场地也势在必行。按照世界技能大赛时装项目技术标准,学校应该建设集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制作、服装展示为一体的校内学习场地。
6.教材编写
将历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内容编写成工作页,给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教材的编写除了考虑企业项目教学的内容外,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工作日志的形式给予记录。教材的编写应让企业人员共同参与。
7.校企业合作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近些年,多家大中型的服装企业通过提供企业生产研发项目,驻校成立中高端职业装研发中心,共同参与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专业建设等。
企业储备了高技能人才,获得了新产品,新技术;学校获得了实践育人的良机,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实现了共赢与携手发展,真正成为了利益共同体。这就是新时期深度校企合作的源动力和方向所在。
三、服装项目精英班的教学实践成果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项目精英班成立了近3年,已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培养的学生曾在第八届穗港澳蓉青年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上斩获金牌。学院学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精英班的学生全部进入了珠三角的优秀服装企业就业,绝大部分学生得到了企业领导的好评和嘉奖,并且就业一年后职位和工资福利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四、教学评价
来自服装项目精英班学生普遍认为,来到精英班学习更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因为精英班的学习内容就是企业的真实项目,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也为他们的未来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担任项目精英班的教师们反映,学生进入服装项目精英班后对专业的兴趣与爱好有很大转变,学习态度积极,主动钻研技术,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提升明显。来自企业的专家组也一致认为,按此套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受企业的欢迎。这种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的真实性、综合性引领了学生向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标准逼近。
(作者单位: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