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专业基于岗位情境模拟的小组合作教学

2017-03-18肖满香

职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岗位情境

肖满香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评估或任务检阅的过程中,多会遇到此类情况:有的学生能够快捷、熟练地完成任务;有的虽然能完成任务,但进展缓慢;也有的连简单的基本操作都显得手足无措。平时笔者也留意到,有的学生喜欢沟通,善于表现,而有的学生则寡言少语,描述问题时也是七零八乱。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个体差异。

这种个体差异的普遍存在,给职教工作带来诸多不确定的负面因素。如何科学提升全体学生的专业兴趣、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及克服专业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呆板现象,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职业岗位情境模拟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岗位分工,是一种分层模式下的小组合作新型教学方式,在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根据经济业务,模拟实际工作中的业务情境,分小组设置相关岗位,进行岗位情境模拟,各小组通过分岗位合作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这种小组合作教学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分组分层,将全班同学按会计职业岗位技术要求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第二步,任务驱动,即完成某一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第三步,创设情境,即设计模拟企业经营过程;第四步,岗位演练,即职业角色的扮演,各组分岗合作完成所下达的教学任务。每一小组成员承担着不同岗位角色与工作任务。它是一种融合了分层教学、任务驱动、情境模拟、岗位演练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是适合当前中职学校特点,顺应当前新课改潮流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二、会计专业基于岗位情境模拟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1.业务情境模拟的小组合作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发挥想象与创造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合作模拟业务工作情境,从而高质量地达到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在讲授财产清查课题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6~7人一组,每一小组作为财产清查项目的团队,根据现金清查涉及的工作部门与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如清查人员、会计人员、出纳、会计主管,明确各岗位职责。根据业务内容,进行情境模拟,每小组分别让两位点钞比较好的同学担任清查人员进行点钞及复核,查明现金的实际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并登记现金盘点表中的实际数并与会计账面数核对,写明盘盈或盘亏数额,交会计人员,经会计主管签字进行账务处理,再通过小组讨论,模拟查明现金盘盈或盘亏的原因,主管审批后进行处理。

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的方式有:根据业务案例分组讨论,学生代表上台模拟演示;小组课前利用课外时间演示,并拍摄好视频,课堂播放展示;分组在课堂的小组成员参与表演模拟情境剧。

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的目的:让经济业务在学生心目中变得生动有趣,变得直观易于理解,将企业经济活动搬进了课堂,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参与者,提高学生对经济业务的认识,理解、淡化抽象的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岗位角色扮演的小组合作

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要求设立若干岗位,例如在讲授编制记账凭证填制技能课题时,各小组设置制单、审核、记账、会计主管、出纳、企业负责人等岗位,然后进行岗位角色的扮演。如报销差旅费业务,出差人员持相关原始凭证找出纳办理报销手续,先填制差旅费报销单,找企业负责人及财务主管签字,再找出纳办理款项结算并由出纳签字,记账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差旅费报销)选择凭证类型并正确填制,之后如果涉及银行存款和现金的由出纳员签章,编制完的凭证由另一个岗位审核人员进行审核,最后由会计主管人员进行审核并签章。

通过小组角色扮演,学生亲历了财务工作的全程,体验到了企业账务与其他各管理部门的财务关系,锻炼了学生对不同经济业务会计流程处理能力,丰富与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岗位责任意识。这期间,教师的职责则是指导、点评與考核。

3.共同任务达成的小组合作

教师布置模拟公司若干业务,让小组合作去完成,进行速度与准确率的比赛。教师针对某个项目的教学,分解一个个知识点,假设一个个小问题,调动学生思维。通常情况是,一个小组发言了,另一小组也不甘示弱。对于易错问题、陷阱性的问题,大家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一个小组好不容易写出了正确分录,其他小组就开始挑刺:“他们组有个金额写错了”“某组明细科目没有写”等。这种竞争氛围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更理解相关知识,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规范性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有了切身感受。教师只需适时补充与点评,效果远远超出了说教。

三、建立合作交流的评价激励机制

岗位情境模拟的小组合作教学应该以学生整体的进步和成功作为最终目标。教师应该对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和任务完成成果。小组成员不再仅仅追求个人的成功,会更加关注其他成员的状态,通过互帮互助,进而实现“人人成功、人人进步”的目标。

1.创新评价主体

创新评价主体,消除过去单一评价主体方式下存在的评价盲区。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这三种评价方式结合的模式。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好评价流程,避免评价混乱的局面。

2.运用多维评价方式

采用多维评价方式可有效突破应试教育单一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如在进行会计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时,还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观察并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注重及时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在对岗位情境模拟小组合作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注重及时评价和学生个性化评价。及时评价是指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在发现学生问题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方向出错时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走出误区。而学生个性化评价是指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导向,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会计专业基于岗位情境模拟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意义

1.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完成任务作为考核评价指标,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组内成员团结互助,相互配合。这不仅活跃与丰富了课堂,而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并接收了新的专业知识。

2.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进行小组合作的岗位情境模拟的规划时,应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分工,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就个体而言,发挥自身特长的明显效果就是提高了个体的自信,发现自身不足则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小组无形中成了帮带小组,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

3.小组多岗位角色扮演,理实一体,提高了学生多选择性就业能力

学生在不同岗位的经济活动中,亲历各部门的人与事,在情境逼真的氛围里,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即学习内容,不仅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也对未来职业及职业涵盖有了初步的感性认知,从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总之,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思维的方法、实际操作的技能、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同时能使学生获得企业各岗位务实的切身感受。它能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能开发利用差异,从而提升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模式应用于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中学会思考,学会团结合作,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岗位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护患情境会话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