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研究

2017-03-17牟晖

卷宗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研究生

摘 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单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往往十分关键。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将培养研究生作为最高层次教育活动,在其内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条件。相关调查信息显示,现阶段,国内研究生暂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准确认知。笔者在开展相关论题研究过程中,在研究生群体内开展问卷调查活动,结合存在相关问题,有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在研究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有效引导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研究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高素质群体,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使命。对于每个研究生而言,研究生阶段教育可以对其一生产生巨大影响作用。教育机构应该采用有效方式,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为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建设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明确表示,开展国民教育活动,应当充分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群众自主参与积极性。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已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并结合实际发展状态,提出相应发展目标,希望可以逐步建设文明、民主、和谐、公正型社会。该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创新,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全面概述,其带有十分显著的理论及现实研究价值。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的影响

上文中我们了解到,研究生阶段教育对其一生影响作用十分顯著。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基础参照物,尝试从根本角度全面提升该群体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对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价值观指导,规范了研究生的行为。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研究生阶段,价值观、人生观等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备显著发展意义。其可以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同时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体参照物,为实现相关教育目标打造良好条件。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从教育内容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较为复杂的发展体系,同时其可以直接控制研究生的部分行为。以研究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为基础,实际生活中,研究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作为自我约束条件,以相关行为准则为基础,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满足科学性发展要求,此外,其还可以对生活中的部分行为进行管理,使研究生可以热爱生活,乐观接受生活中的一切不顺利,共同为实现最终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从实质发展内涵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可以对研究生思维及行为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但不仅可以作为研究生行为的参照物,同时也有助于完善研究生生活体系。实际发展过程中,其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整体道德水平,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活动中,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为实现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做好充分准备。

2 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现状分析

为了相关调查活动可以全面了解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笔者共计发放调查问卷九十份,其中,有效回收八十七份。同时,也对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掌握其实际理念,广泛搜集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态度,为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2.1 积极与消极的政治观共同存在,其中积极政治观占据主导地位

在基本信息调查中,62.07%的人已经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有的也已经是预备党员和党员。说明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接受过党章的教育,有较强的思想觉悟了。从中我们不能拿看出,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研究生接受过更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日常生活中,研究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成员较为关心时事,90%以上的学生都会通过网络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信息。

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研究生的政治观并不如想象般纯净,而是始终处于不断选择过程中。通过开展访问活动,笔者了解到,一般学生在入党选择上会有十分明确的态度,说明该方面问题有认真考虑过。而且大部分人是在积极政治观作用下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好的为祖国及人民提供服务。

积极与消极的政治观共同存在,其中积极政治观占据主导地位。调查信息显示,研究生是一个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强调一定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由于接受过良好素质教育,其自身行为理性程度较高,而且拥有承担历史责任,将国家未来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出来。但其也存在一部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即是部分研究生缺乏完善政治理念,同时对共产党的信仰也不够鉴定,在较低道德准则作用狭隘,使其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偏激性较强的语言,不关心国家事务发展状况,价值观也带有显著消极性特征。

2.2 实践观上情感认同较高,践行较低

大部分学生群体均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认可。调查显示,学生中,认为中共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分别占41.38%和52.87%。但仍然存在情感缺位的现象。认识不准确、思想意识浅薄等均是研究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甚至一部分研究生的认知带有显著的迷信化色彩。另外通过访谈还了解到学生对平等、公正的社会关注度最高,并且充满期待。

从基本认知和践行的角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不同,缺乏全方位和深层次的认知。调查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研究生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仅为6.9%左右。67.82%的基本了解,有21.84%的仅是有所耳闻。这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平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重视,而且也能反映出可能是因为宣传不到位让学生对此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相对十分片面,无法与实际发展状况保持一致。关于诚信方面,仍有30.74%的学生在诚信方面还是不重视。虽然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作用,但在相关因素影响下,其无法对自我理念进行全面控制。关于和谐、友善方面。在研究是否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别人交流时,有8.5%的完全符合会把自己科研成果大胆的与别人交流共进步。60.92%的学生基本符合,说明心里可能存在的一些戒备,能分享一些,但却不完全分享。还有27.59%的不好说,存在一些不相信不信任对方的心理,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他人。

2.3 道德观公共道德认识高,道德选择迷失

学生具备较高的公共道德水平,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学生愿意为需要帮助人士让座;百分之八十八学生厌烦也不会出现公共场所吐痰行为。百分之二十二左右学生认为,学会做人比学会理论知识更重要。

但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虽然认知水平较高,道德选择缺失现象缺十分严重。百分之四十二左右学生曾经在考试中出现过作弊行为。其中,百分之四十认为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导致,百分之十强调只要不被发现即可。

理论与实践相比较,道德观的实践能力水平较低。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崇高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从道德选择角度分析,理想往往与现实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针对问题处理,其无法与社会道德相吻合,在严重缺乏道德底线基础上,其不能有效判别行为的对错,相关因素都将成为社会道德治理的重要问题。

3 加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对策

3.1 加强学生的自我的思想认知

不可否认,外部社会环境的确对研究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作用,但大部分影响因素都是由于学生本身元素导致,简单理解即是外因是由于内因所引起的。

受自身思想认识和个体认知水平程度的影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的认识及其对基本内容理解和把握等,都有待于提高和拓展。实际发展过程中,作为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核心价值观应当正式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范畴,彻底解决研究生核心价值观缺失方面问题;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对外来价值观的合理认识,毫不质疑地追捧西方文化,所谓文化不自信,价值观不自信,这严重影响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状况。综上所述,提高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所具备的实际学习能力。

3.2 发挥学校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保持正確核心价值观可以对自身行动进行有效约束。实际发展过程中,教师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认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等,均可以对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结果产生直接性影响作用。专业教师的思想信念、政治素养、学术态度和敬业精神也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通过采用多样性沟通方式,教师有效搜集学生的相关反馈信息,结合存在相关问题,有针对性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3.3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

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打造良好内部发展环境,共同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建设任务。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构建良好校园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目标的基础条件。首先,通过开展多样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面认识。其次,不断进行宣传模式创新,在合理化宣传载体作用下,确保学生的精神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共同为实现社会文明建设目标做出巨大贡献。最后,强化网络舆论站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态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

3.4 整合校内外资源

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充分搭建平台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不可否认,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小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认知机会相对十分有限,大部分认知只是停留在感性及书面认知阶段。进入高等院校后,其希望有更多机会与社会进行接触,从根本角度提升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因此,在相关因素共同作用下,学校在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想要全面解决该方面问题,高等院校需要构建完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将学校与社会资源有效结合,共同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发展目标做好充分基础准备。

参考文献

[1]黄莉,邹世享.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06.

[2]赵元.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践行状况的调查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15,9.

作者简介

牟晖(1980-),女,汉,四川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研究生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