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2017-03-17赵伟刘艳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专业

赵伟+刘艳

摘 要: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性人才的重要责任。而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复杂,不断变化的过程。本文就是由此出发,立足于驻保高校的实际教学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讨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外语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性提出"外语+专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够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驻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专业"

外语教学同其他科目一样,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方向,即,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具备怎样的素质、能力及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外语人才也受到更多的青睐,同时对外语人才的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目前来看,围绕外语人才的培养与需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外语复合型人才不再仅仅是成绩或是某一方面能力的象征;三是外语人才数量突增,队伍庞大,很多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状况,专业发展前景堪忧。至此,可以说外语已不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的特有优势,已经由“专业”向“工具”转型,成为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普遍具备的能力。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外语人才队伍庞大,供大于求,而真正符合外语工作单位需求水平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又严重不足,使得整个外语市场出现的供需矛盾一时间难以有效解决,纯外语专业人才的发展面临窘境。因此,加快改革外语教学模式,解决人才培养难题迫在眉睫。

一、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就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来说,无论是自主办学权还是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状况都不容乐观。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校只为培养单一型的专业化人才,而忽视了现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方面考量,导致从高校走出的人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现实需要。因而,各大高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拓展学生的各方面潜能,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根据笔者调查发现,驻保高校已于1998年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了专门的英语教研室,进行教学计划的布置与商讨工作;合理安排课程比例,增设社会热门的复合型课程;不断增强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的关联性,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另外,驻保高校着眼于当前外语发展前沿,紧跟国际趋势,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及侧重点。初级阶段,加强学生的基础及实践能力;高级阶段,加大融入外语语言文化学习,拓展国际视野。以“厚基础、宽口径”为主要特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基本确立教学目标后,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向“外语+专业”模式转变。为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还要在构建人才培养系统,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加大力度。

二、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策略

1.存在的问题

在一系列的调整策略后,驻保高校学科建设的成效日益凸显,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精通所学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对其他相关知识如数家珍,具备市场所需要的前沿视角。其巨大进步我们有目共睹,但不得不说,实际成效与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学科体系不完善、结构层次单一,过于大众化,缺乏优势学科;学科目标方向性不明确,过于传统保守,缺少新兴学科;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建设资金紧张,运转困难,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等。另外,除自身学科建设的不足外,与其他同类院校的英语学科也存在不小差距:学生队伍庞大,但整体水平较低;缺少优秀专业师资,缺乏影响力;科研组织活动不足,学术交流、研讨资金不足,难以与一些优秀学术人士交流与合作,难以增强知名度与认同感;学科类型单一,创新性不足;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缺乏英语学科必须的教学设备;师资职位较低,缺乏经验,结构不合理等等。

2.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策略

经过对学科结构与师资、教学等等多方面的分析,驻保高校也针对性的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再仅局限于所学的语言专业,也不仅据此来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是向着更多的选择出发,在发展好自己外语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跨专业的学习与涉及。即,“外语+专业”。这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广泛性与积极性,构建复合型的知识体系,促进全面发展。具体的说,可以由经贸、文秘、旅游、管理等等专业构成其他专业的发展方向,供学生们选择与比较,根据个人爱好或者未来发展计划选择跨专业科目,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外语+专业(方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的社会发展需要下的正确选择,是符合新形势,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不二之选。同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外语能力、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并将其融入到基础教学环节中,着眼于当前的就业现状,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改革路径,总结“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教训,为学生开辟出一专多能的新型发展之路。

三、驻保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思路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师资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引进专业水平较高的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与行业认同感;提供给教师更多的外出学术交流、研讨的机会;调整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科研建设,创新科研成果,拓展教学思路。

2.加快进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全面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沟通与交流,总结适用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全方面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构建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

3.构建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完善相关科目的基础建设。所说的“复合”并不是样样通、样样精,而是在保证外语专业的完整性的同时保证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大学初期前两年可保持基本的外语课程内容,增设相关的汉语选修课程,增加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到了大三,可以适当开设一些相关的专业方向课,将部分内容填充扩展,如将单纯的写作练习替换为“旅游英语写作”等。

4.更新教学内容

外语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单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與积极性。因此,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在保证遵守基本的外语学习规范的基础上,广泛涉猎,所选内容要具备适应性与实用性、应用性。除此之外,由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还未深入,改革进程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相关符合“外语+专业(方向)”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因此,高校之间应当积极合作,不断进行交流探讨,共同编写教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的专业发展前景,关系到社会发展进程,因此,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交流,通过不断的调研实践,探索创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开辟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庄玉兰.论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