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的交叉融合

2017-03-17高晓鹏

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联觉音乐学心理学

高晓鹏

在《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问世以前,已有不少音乐学家就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但是他们更多是从音乐美学或者心理学单一方面进行探讨。特别是音乐美学虽然被炒得火热,可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久依旧未出现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结论。而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先生的论著《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则有效弥补了一直以来音乐学家在音乐内容以及形式研究中过于片面的不足之处,首次实现了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使音乐学研究者们开阔了眼界,意识到研究应突破单一领域,拓展了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实现了跨领域研究的示范。

一、作品整体结构介绍

《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的编写结构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三节,主要介绍了该著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意义,并对音乐音响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问题出现的由头以及关于该问题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作者分析指出了音乐学研究的学者们在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研究中的长处以及缺陷,为其提出上述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部分,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音乐音响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规律,通过心理学实证法得出六种和音乐听觉密切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规律,并总结得出结论:联觉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规律。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音乐的表现性,这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从全局性出发对音乐表现对象这一问题做的综合分析以及探讨。该部分简要介绍了音乐表现对象采用的手法,并站在理解以及创作角度对音乐表现对象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音乐中关于哲理性、感情、戏剧性以及视觉如何表现做了分析和阐述。第四部分是作者对“音乐音响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问题”进行的总结,与此同时还讨论了涉及音乐美学的一些问题、限制音乐表现对象的一些问题以及研究适合的领域问题。作者认为音乐理解势必会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且这种理解具有不确定性,而音乐理解要具备共同性则必须是有条件的。此外,他还清楚地辨析了音乐美学中一些词语的定义,例如音乐的“意义”、“内容”以及形式、“自律”以及“他律”等。

二、作品的优势

纵观整篇文章,结构设计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表达流畅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可谓音乐心理学领域的优秀之作。作者首先提出问题“音乐以及其表现对象二者的对应关系问题”,通过论证以及实验,最后给出结论。在文中作者涉及了大量与音乐学研究有关的论文及资料文献,而且融合了音乐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领域,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另外该研究结果首次实现了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为音乐研究树立了榜样,同时也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广阔的前沿学术价值。

1.知识丰富,涉猎范围广,充分体现了作者极其丰富的学术积累和深厚的学術功底

在该著作中作者展现出非常深厚的学术功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著文献量非常大,且涉及多门学科文献资料阐述。在该著中,我们不难看到书目以及有关论文文献资料的涉及是非常广泛的,古今中外的相关课题均有所涉及。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可以看出,该作品研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与音乐学相关的众多学科,而且还包括一些看似与音乐学无关的学科,例如心理学、物理学、美学以及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文献,可见作者涉猎广泛,研究功底之深厚。第二,在对问题的阐述方面,作者不仅做到研究观点全面系统,而且对观点的阐述既有深度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文章中所举的例子也非常贴切,论述透彻且切入主题,论证严密,逻辑性、可靠性强,例如在阐述和高音相关联觉的一部分时,进行了很多高音和空间知觉、视觉、物理属性以及情态四者之间不同的联觉规律实验,与此同时还对所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探究和分析。作者从“和高音相关的各种不同联觉往往能激发人们或者抑制或者兴奋的一些活动”着手,开展了“高音激发人们相应活动或反应”的心理学分析,并给出如下例子加以补充和说明:“物理属性的轻重以及大小与高音二者的联觉关系”,如《动物狂欢节》中用低音来表现“大象”,用高音来表现“鸟舍”,有如在《松花江上》中由音的高低以及轻重关系可以得出:用低音来表现沉重的生活、灾难以及心情,给读者一种“大”或者是“重”的感觉,相反用较高的音来给读者一种“小”或者是“轻”的感觉。由此可知,物理属性“音高”可以给人相应的心理感觉,也就是作者强调的“和音高密切相关的联觉规律”。

2.具有广阔的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认为,探究音乐表现规律是为了从因果角度明确音响所具备的物理属性以及人类心理体验二者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凡是需要音乐表现的事物或者是地方,就必定能用到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也就是说,只要是和音乐表现有关系的问题,都多少需要用到这一研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该著的研究成果不管是在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欣赏方面,还是在环境音乐以及医疗音乐方面,其应用前景都非常广阔。这为有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及新的成果。同时,作者对音乐美学方面“内容以及形式”二者之间争议问题的解决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角度上,作者就音乐美学和音乐心理学进行了定义,并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这给音乐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随着两者在音乐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对音乐美学及心理学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通过阅读《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我们可以重新认识音乐心理学对音乐美学的作用,让艺术表演者能够加深对两者的理解,在表演时体现出音乐美的真谛。

3.篇章结构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逻辑性强

该著尽管篇幅较长,可是读者并未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模糊感。相反,读者在阅读时会深刻体会到该著阐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环环相套,且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可读性较强。如在音乐美学中,不少人就音乐是否可以对其以外的东西或者是事物进行表达而争论不休,作者在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为避免解释音乐“内容”以及“形式”在概念理解上的不同,而将其阐述为“音乐音响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严谨而又清晰的思维。再如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一开始就解释了该著研究开展的原因,然后又介绍了与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国内外一些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及该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意义等基本信息,使读者能够在开头部分就能在整体上清晰地把握该著研究的内容,并坚信该著研究的科学性、严谨,并让读者坚信该著必将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发展提供帮助,因而引导读者深入研读的思考。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深刻感觉到该著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深厚功底,领会到该著的可读性强。

三、作品的不足之处

作为一部学术研究专著,该著除了上述优势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该著第二部分第一节阐述联觉以及联想定义,当陈述二者第三點不同之处时举出一例“对计算机这一物体没有概念的人是很难由磁铁想到磁盘”,以此来证实联觉是人类的普遍反应,而联想则必须依靠个人经验,联想会因为个人经验的不同而不同。显然,通过该例子来验证理论多少给人一种笨拙的感觉。又如第二部分第一节作者认为,小调的高度紧张音程要显著多于大调,从而说明了为何小调给人的消极感觉大于大调。这一观点不免让人心生疑惑:为什么小调的高度紧张音程要显著多于大调?据一般乐理可知,大调以及小调的音程关系应该是相同的,作者认为“小调的高度紧张音程要显著多于大调”这一结论的原因是什么?该著中作者并未就这一疑问进行必要的回答和解释,让读者不能直观此结论的缘由,从而难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此外作者在编排方面也有几点不足,例如第143页中间处有一句话“某些音调的旋律本身带有鲜明的情态特征”,此处两个“情态”重叠出现。又如谱例11,应将聂耳《大陆歌》改为《码头工人歌》,这也是作者在研究中的疏忽所致。

四、结语

简而言之,周海宏先生的专著《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站在创新的角度开展对音乐学的研究,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作者借助音乐美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学术问题,循序渐进地导出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并由此引发作者从美学以及心理学两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思考。在作品中作者结合其丰富而又广泛的知识以及经验积累,不仅针对音乐表现性进行了探讨以及分析,而且针对联觉对应关系问题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并发现音乐表现对象要想被音乐这种形式所表现,就必须要有六种(六种中的几种也可以)联觉对应关系特征,如果没有,就无法被音乐这种形式所表现。周海宏先生的这一研究成果为音乐美学研究中一直以来存在的争论即“非听觉对象例如哲理性、感情、戏剧性以及视觉等究竟能否通过音乐这种形式来表现”提供了有效的、颇具说服力的答案;同时,该研究结论还极大的影响了与音乐学密切相关的一些领域,这些领域包括音乐理解以及创作、医疗以及环境音乐等,为上述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是周海宏先生十多年来在深刻思考和分析“音乐以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问题”基础上的概括以及总结性说明,对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它是划时代的,具有广阔的前沿学术价值和参考应用价值。

(作者系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联觉音乐学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你是联觉人吗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