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对其绿地扩张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7-03-17尤仪霖刘志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变异系数计量分析影响

尤仪霖+刘志强

摘要:不同城市中建成区、建成区绿地面积的扩张存在差异,中国采用的行政区划使其差异更加明显。以中国1996-2014年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建成区绿地面积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将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分组后,运用计量分析、变异系数,定量化分析其影响,测算得出城市组间影响力大小、组内影响力差异及组间影响力的逐年变化,这对于指导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的绿地发展,统筹全国城市绿地建设具一定意义。实证分析表明,①我国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组间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扩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城市组间建成区每扩展1%,拉动直辖市建成区绿地扩张1.58%、副省级市1.19%、地级市1.47%、县级市1.42%;③城市组内影响力差异属县级市最大、副省级市最小、直辖市较小,地级市偏大;④城市组间建成区对于建成区绿地扩张的影响力度均逐年增加。

关键词:建成区面积;建成区绿地面积;行政等级;影响;计量分析;变异系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3-6310-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3.075

Abstract: There exists difference in the area expansion of different built districts and their green space in different citie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China adopted makes the difference more apparen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built districts and their green areas in county level and above county level cities from 1996 to 2014, grouping the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level cities, using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and figure the changes of influence size among city groups, influence difference in each city group, and influence between groups year by year, that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guide green spac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cities and overall the urban green constructions nationwid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①From municipalities, there wa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of area expansion between green space of built districts and built districts in groups of municipalities, sub-provincial level citie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county-level cities in China. ②Each 1% expansion of built districts between city groups would pull 1.58% expansion of green space in built districts of municipalities, 1.19% of sub-provincial level cities, 1.47%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1.42% of county-level cities. ③Within city groups, the most, smallest, smaller and larger influence difference belonged to groups of the county-level cities, sub-provincial level cities, municipalities and prefecture-level cities respectively. ④The influence dynamics of built districts between city groups on the expansion of green space we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Key words: built district; green space of built district; the administrative level; influence; econometric analysi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建成區绿地是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直观反映,它与城市环境塑造、人民福祉的落实息息相关[1]。建成区绿地是建成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建成区起到承载其发展的作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建成区面积的扩张成为推动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国建成区、建成区绿地面积大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但不同城市中建成区、建成区绿地面积的扩张存在差异,中国的行政区划使差异更加明显。1996年,直辖市建成区总面积为14.47万hm2、建成区绿地总面积为2.46万hm2,副省级市分别为22.95万、5.98万hm2,地级市为105.38万、21.09万hm2,县级市为51.75万、8.10万hm2;到2014年建成区面积、建成区绿地面积分别为:直辖市44.13万、18.54万hm2;副省级市79.40万、29.10万hm2;地级市273.50万、101.03万hm2,县级市98.84万、32.75万hm2 [2,3]。在这19年间,直辖市建成区面积提升了2.05倍、建成区绿地面积提升了6.54倍;副省级市提升了2.46、3.87倍;地级市提升了1.60、3.79倍;县级市提升了0.91、3.04倍。

当前,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均会不同程度地得到扩展;同时,城市中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将更受重视,建成区绿地将日益成为建成区扩展的主要趋向。但是,不同城市的经济水平、对环境建设重视程度的差异,以及“严格控制大城市、鼓励中小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贯穿全程[4],这会对不同城市的绿地建设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新环境下,定量化研究不同行政等级城市中建成区面积扩展对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的影响力度,探讨形成原因、总结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城市的绿地差异化发展,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有研究认为,建成区面积是影响城市绿地水平的要素之一,其中,建成区面积与建成区绿地面积呈正相关[5,6]。但对于现有研究成果,仍可进行一定的深入与补充,如从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视角出发,分类探讨城市之间建成区对建成区绿地扩张的影响;加入对县级市的研究,对中国“大中小”城市共同关注;运用计量分析手法,定量分析不同行政等级城市间影响的差异。因此,选取2014年中国657个建制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当年行政区划,将所有城市分成4个行政级别组,运用计量分析中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1996-2014年中国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组间建成区面积扩展与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的长期均衡关系、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组内建成区面积扩展对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影响的差异以及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组间影响力的逐年演变。

1 数据来源

以建成区绿地面积作为被解释变量(用L表示),建成区面积为解释变量(用J表示),代表各行政等级城市的变量如表1所示。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消除异方差、异常值对研究的影响,并且使影响程度更具有可比性,对J、L进行对数化处理,处理后变量名称为lnJ、lnL。计量分析软件采用Eviews 7.0。

按照《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对城市行政级别的划分方式[3],将657个城市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4个行政级别组。其中因为无数据或者数据缺失较多无法补充而被剔除的城市中地级市有20个,县级市28个,因此研究对象范围是609个城市。(表2)。由于建成区面积缺乏1991-1995年的数据,故研究时间范围定为1996-2014年。

2 研究方法

2.1 變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衡量指标相对差异的常用方法之一,用于比较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组内,J扩展对L扩张影响力差异的现状。优点在于计算方法简单易懂,其大小同时由平均数与标准差控制。但在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差异程度的比较时,变异系数不受平均数及标准差大小的限制。变异系数值越大,样本数据的波动程度越大[7],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CV表示样本组J扩展对L扩张影响力的变异系数值,i代表“城市”,Yi表示第i个城市的J扩展对L扩张影响力数值,u是样本组J扩展对L扩张影响力的平均值,n为样本组城市个数。

2.2 计量分析方法

利用1996-2014年J、L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协整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J、L扩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①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法判断数据是否平稳;②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判断J、L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③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测算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组间总体影响力大小、城市组内影响力的差异、城市组间影响力的逐年演变情况。

3 实证分析

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其优点在于回归系数的推算更加精确,并可以减少数据量不足带来的误差。本研究根据1996-2014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分别对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进行测算。

3.1 单位根检验

由表3可知,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LC、Im-Pesaran-Skin、Fisher-ADF、Fisher-PP检验均可以通过,即可判断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中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3.2 协整检验

由于中国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故采用Pedroni检验方法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考虑到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小,主要参照Panel ADF-Statistic和Group ADF-Statistic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由表4可以看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数据均能通过上述两种方法10%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因此,可判断这4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结果分析

3.3.1 面板数据计量模型 结合面板统计数据,为保证模型设定的准确性、增强参数估计的有效性,通过F检验及Hausman检验,拒绝了常截距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确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其方程建立如下:

Lit=C+αlnJit+εit (2)

式(2)中,C为模型的截距项,α为变量回归系数,i表示截面单元城市的数目,t表示时期数(1996-2014年的19个年份),εit表示相互独立的随机扰动项,lnLit、lnJit分别表示第i个城市第t年的建成区绿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

3.3.2 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组间建成区面积对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影响关系分析 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5),模型的T值、F值均很高,显著性强。由表5可知,1996-2014年各行政等级城市中J扩展对L扩张的解释力非常强,J对L扩张影响的回归系数依次为:直辖市(1.577 5)>地级市(1.471 3)>县级市(1.416 1)>副省级市(1.188 4)。以直辖市为例,在直辖市范围内,J每增加1%,L就会增加1.577 5%。直辖市是在J扩展的影响下,L扩张最多的行政级别组,而副省级市的L扩张最小,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列第二、第三位。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直辖市所拥有的土地资源量均多于其他行政等级的城市,为J扩展提供空间基础。直辖市的财政相对独立,用于J、L建设的资金能够得到保障。直辖市中J年均扩展面积(1996-2014年)和建成区绿地率(2014年)分别为:北京4 783.05 hm2、57.90%,,天津2 225.26 hm2、31.75%,上海3 086.74 hm2、33.92%,重庆5 512.79 hm2、37.38%,年均扩展面积的大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直辖市J扩展量巨大,根据建成区绿地率数值判断,天津L扩张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北京、上海、重庆处于J快速扩张阶段。直辖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强劲,人口的不断聚集,导致需要J扩展满足服务的需求。

2)副省级市的土地资源量较为丰富,财政也相对独立。副省级市中J年均扩展面积和建成区绿地率分别为,深圳4 152.84 hm2、39.19%,广州4 069.79 hm2、35.68%,南京2 984.74 hm2、40.23%,成都2 452.63 hm2、32.49%,青岛2 003.63 hm2、39.71%,杭州1 921.11 hm2、36.93%,长春1 710.11 hm2、34.16%,武汉1 681.58 hm2、33.80%,西安1 536.84 hm2、33.90%,济南1 416.16 hm2、34.80%,沈阳1 392.26 hm2、38.10%,宁波1 292.42 hm2、35.04%,厦门1 263.68 hm2、37.12%,大连885.79 hm2、43.77%,哈尔滨950.42 hm2、32.88%。从中可以看出除深圳、广州、南京、成都外,其他城市J年均扩展面积均较小,整体上属于缓慢扩张阶段,且各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均达到较高水平,在J中提高L所占比重显得困难。副省级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较大,但目前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基本能满足需求。

3)地级市的土地资源量较少,且在地方政府体制中,上级政府有权决定下级政府的支出划分[8],财政支出受到限制,加上原本财政量的相对较小,共同导致地级市对更高水平的城市绿地建设显得困难。地级市中J年均扩展面积较小,极个别城市甚至出现J萎缩,地级市J平均年均扩展面积为334.43 hm2,地级市J处于较快速的扩张阶段。建成区绿地率的平均值为36.94%,数值在其之下的地级市有145个,而在平均值之上的城市也存在进一步提升建成区绿地率的可能,因此对于整个地级市组来说,城市绿地建设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地级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总体表现一般,其中位于東部、经济发达城市的吸引力较强,对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县级市的土地资源量最少,现行的支出划分可能导致县级市出现赤字、债务增加,可能出现对城市绿地建设资金不足。县级市中J年均扩展面积最小,少数城市出现J萎缩,J年均扩展面积为67.63 hm2,其中数值最大的是江阴,达到487.89 hm2,县级市的J正处于较快速的扩张阶段,建成区绿地率的平均值为33.13%,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县级市除部分东部城市以外,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的表现更为一般,对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需求会有所增加。

3.3.3 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组内建成区面积对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影响力差异的分析 基于以上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得出不同行政等级城市各自扩张的影响力,选取回归分析中显著性明显的城市,对该城市组进行变异系数计算。回归系数平均值的计算以相同行政等级城市的回归系数为基础,其中剔除T值、F值不显著的城市,然后取其平均值,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从变异系数看,副省级市组的CV值明显小于其他行政级别城市,表明其城市之间的差异最小。县级市组的CV值最大,县级市为副省级市的9.25倍。直辖市组的数据波动相对较小,其数值略高于副省级市组,为副省级市组的1.38倍。地级市组的CV值为副省级市的2.59倍,为县级市的0.28倍。

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组内J扩展对L扩张影响力的差异特征为:①直辖市组差异较小。城市绿地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处于优先位置。直辖市中北京、天津、上海位于东部,其自然条件、社会发展优势巨大,重庆地处西部,但其区域范围内多为山地丘陵地带,绿地资源丰富,对于L的快速扩张各有优势,减小了影响力的差异。②副省级市组差异不显著。大部分城市位于东部,建成区绿地率数值相近,J与L的扩张也相对同步,影响力处于低速稳定的发展阶段。③地级市组有一定的差异。地级市在东、中、西部这三个地区大致呈均衡分布,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均有所差别,导致不同城市中L的建设处于不同位置。④县级市组差异最大。由于其数量远高于其城市组,变异系数差异值的累加次数最多;县级市中超过45%的城市位于东部,数量上的倾斜加剧了与中、西部城市中影响力的差距;部分城市的绿地建设起步较晚,慢速的扩张导致影响力较小。

3.3.4 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组间建成区面积对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影响的逐年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不同行政等级城市中建成区面积对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影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于以上固定效应模型,构建时刻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该模型的整体拟合很好,1996-2014年各年度各行政等级城市的α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J扩展对L扩张在研究期内每年度都呈正影响;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回归系数逐年上升,表明J扩展对L扩张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但其增加幅度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是土地资源的限制,随着“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政策的出台,各行政等级城市对土地的开发趋紧;集约发展的深入,导致中国“粗犷式”的J扩展得到收敛,J也更注重质量的建设。

4 小结与讨论

面板数据表明,在1996-2014年间,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中建成区绿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表明,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中建成区扩展,对建成区绿地扩张均呈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能非常好地解释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张。其中,直辖市的影响力最大,副省级市最小,地级市、县级市分列二、三位。在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组内,排除回归不显著的城市,城市组内影响力差异最大的是县级市组,最小的是副省级市组,直辖市组差异较小、地级市组差异较大。建立时刻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表明,建成区面积对建成区绿地面积的扩展具有显著的正影响,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的影响力度逐年增加,但增幅都呈减小趋势。

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1]与“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说明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重心在于中小城市,因此对不同行政等级城市影响力的发展可以做以下思考。

全国层面,需要平衡好城市组内影响力的差异,尤其是缩小地级市组、县级市组内的差异,提升影响力较小城市的绿地建设水平,把影响力的发展重心更偏向于地级市、县级市。从总体上提升建成区扩张对建成区绿地扩张的影响力,并缩小不同行政等级城市间影响力的差异,使建成区绿地高速、协调发展。

目前直辖市的影响力度最大,对建成区绿地的扩张还可持续一段时间,但由于城市发展严格控制策略的深入,其建成区的扩展将受到限制,导致影响力逐渐减弱。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建成区绿地扩张的新模式,走集约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例如,可以从现有建成区中发展建成区绿地,通过土地结构调整,增加建成区绿地所占比重。

副省级市的影响力度最小,其建成区扩展速率也较小,可以适当地加大建成区扩展力度,利用城市中绿地集中的优势,增加影响力。同时借助影响力逐年上升的契机,提高城市绿地建设水平。

地级市的影响力度较大,组内城市间影响力的差异也较大。应将城市绿地发展提到优先位置、加强城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园林绿地资金的投入,继续提升影响力。对于组内影响力小的城市,加强对其绿地建设扶持力度。

县级市的影响力度较大,组内城市间影响力的差异最大。县级市对于影響力小的城市要加强发展城市绿地的紧迫性,减小与影响力大的城市间的差异。县级市城市数量众多,包含了全国为数众多影响力低的城市,因此对县级市的发展要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统筹,更加注重城市环境的生态文明[9],增加对其资金的投入力度,响应“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增加城市人口[10],带动城市绿地的发展需求,鼓励其扩张建成区,为影响力提供稳定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ontent-2640075.htm,2014-03-16.

[2] 建设部计划财务司.城市建设统计年报(1996年)[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4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4] 方创琳.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调整与城市规模新格局[J].地理研究,2014,33(4):674-686.

[5] 伍伯妍,钟全林,程栋梁,等.中国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3-16.

[6] 叶骏骅.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6):94-96.

[7] 马颖忆,陆玉麟.基于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特区经济,2011(5):273-275.

[8] 陈明华,郝国彩.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2014,24(4):136-141.

[9]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EB/OL].http://www.mof.gov.cn/pub/nczhggbgs/zhuantilanmu/xcjssd/bf/2014

01/t20140121_1037854.html,2013-12-14.

猜你喜欢

变异系数计量分析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