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茶叶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完善管理措施

2017-03-17刘宗梅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期
关键词:铅含量茶园农药

刘宗梅

摘 要:近几年来茶叶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单纯的追求产量到质量到今天的安全质量生产的转变。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大茶叶生产者必须把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作为今后茶叶生产的重要问题来抓。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应重点抓好各项管理措施的完善及质量检测等关键控制技术。

关键词:茶叶质量安全、完善管理措施

1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准入制度相继出台,消费者和媒体更加关注茶叶等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将工作重心从增加产量转到了全面提高质量上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开展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制订茶叶质量标准,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卫生质量明显改善,确保茶叶质量从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安全指标等方面评价都是安全的。

2 当前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因素

2.1 农药残留

指由于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茶叶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20世纪90年代前这一现象在茶园发生较为普遍。自国家发文禁止在茶园中使用六六六、甲胺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以来,同时加强了茶区农药市场管理,建立了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和茶园农药配药站,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茶叶农残超标现象呈逐年递减趋势。近几年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市场200余批次茶叶进行了市场抽样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然而,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对茶叶出口的农残标准不断提高,检测项目不断增加,限制使用的农药越来越苛刻,出口茶叶的农残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2.2 重金属

在茶叶重金属中,铅含量偏高是茶叶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我国对茶叶中铅含量执行强制性检验,铅含量限量国家标准为5mg/kg,而其他主要茶叶进口国如欧盟为5mg/kg,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为10mg/kg,日本为20mg/kg,非洲等国家不作要求,我国是世界上茶叶中铅含量要求最严的国家。由于我国茶叶中铅含量标准过严,导致茶叶中铅超标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农业行业标准修订铅含量限量标准为5mg/kg后,国家标准也正在修订当中,如执行这一新标准,茶叶铅含量超标问题可望得到基本解决,但这一问题仍不容忽视。

2.3 有害微生物

有害微生物含量偏高主要是由于茶叶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合格所引起的,如地面摊放、制茶人员带来的污染等。除少数国家对有害微生物提出要求外,多数国家尚无严格要求,但已引起了普遍重视,无公害茶叶标准已将大肠杆菌列为检测内容。茶叶有害微生物列为必检项目已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3 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视茶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统一思想认识、颁布技术标准、建立示范基地、落实扶持政策、开展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检测、培育名茶品牌等措施,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卫生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3.1 形成思想共识

為提高产销双方茶叶质量安全的意识,先后实施了无公害茶工程和有机茶工程,编制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经十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全省范围内大力发展无公害茶,有条件地积极发展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的发展思路,通过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以及广泛宣传,全省茶叶管理者和生产者达成了大力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保障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共识。

3.2 加强政策扶持

为激励全省重视茶叶产销质量安全,省、市、县均制定了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省级茶叶主管部门对茶叶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出口茶示范基地建设、良种茶园发展、茶厂优化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评定和奖励。省财政对茶园基地建设、茶叶质量管理、茶园良种发展及茶厂改造方面的扶持资金达到1300万元。各市、县也采取多种措施对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体系、良种茶园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有机茶基地认证、茶厂优化改造等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3.3 制定系列标准

为做到茶叶生产有章可循、有标可依,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在全国率先制订了《无公害茶》、《有机茶》和《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等地方标准,确保茶叶安全生产。有些重点产茶县还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无公害茶生产技术规范”,有效规范了茶叶生产,保证了茶叶质量安全,提高了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 完善管理措施

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适应国家质检总局启动茶叶等第三批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要求,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今后一段时期,茶叶产业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方面应重点抓好基地建设、过程控制、两端检测、质量认证、市场管理几个方面。

4.1 合理规划

形成优势产区。提高茶园素质,保障原料质量根据制定的特色优势茶叶区域布局规划。但还存在茶叶优势产区建设中特色不突出、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在基地建设中,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以优势基地为依托,采取合作社模式,加快规模化生产,形成茶叶质量优势。同时,在基地发展新茶园时应注意选择抗性好,适宜当地的茶树品种,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全面提高茶园基础素质,保证茶叶原料质量安全。

4.2 加强过程控制

不断提高生产、加工水平。在茶园生产中,要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根据茶树特点和土壤状况,合理施肥,防止施用过量氮肥,提倡增施有机肥,以提高茶园有机质含量,防止土壤退化,同时要摸清肥料来源,防止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施入茶园。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推行综合防治技术,除了禁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外,尽可能少用化学防治方法,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采用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农艺手段等综合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要对允许使用的药物进行监控和管理,实施销售准入制,有效控制茶区用药。加工过程中要对加工原料进行溯源登记,产品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追查原料来源;产品在流通环节,也应做好销售记录,便于进行质量追踪。

4.3 强化两端检测

制定茶叶生产质量标准,完善茶叶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茶叶原料的供应和产品质量,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农药经营单位和农药田间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控制茶叶农药残留,同时加强初制茶厂鲜叶进厂源头检测体系建设,鲜叶进厂分级验收、源头检测,加强卫生质量管理,控制灰分、有害微生物等超标问题;其次应加大对精制茶厂各工序茶样的检测力度,控制掺杂使假、着色等问题,加强成品茶出厂检测力度,加快检测体系建设,指导督促各精制茶厂重视和加强茶叶检测工作,加大在茶叶检测设备上的投入,杜绝人为掺杂使假事件的发生。

4.4 加强质量认证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接轨国内外市场,目前较多的企业已开展和完成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国内外认证,大大提高了茶叶在消费者心中的安全认可程度。但茶叶企业进行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IS014000(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认证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还较少,应尽快开展这些认证工作,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缩短与茶叶生产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适应全球化的茶叶市场竞争。

4.5 加强市场管理

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掺杂使假,通过茶叶行业协会制订规章制度,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诚信经营”的行业自律机制,加快信息发布,及时发布欧盟及日本等茶叶进口国最新农残限量等标准,有效破解绿色壁垒带来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切实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叶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铅含量茶园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MSA镀液体系下镀锡板面铅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早、晚稻对土壤铅吸收差异性研究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