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废弃地的再利用模式与影响因素探究

2017-03-17赵双健弓太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期

赵双健 弓太生 周 浩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矿山旅游发展政策的推出,矿业遗产再次受到社会关注。在复杂的土地属性和不断变化的资源价值要求的推动下,矿山废弃地的再利用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矿山废弃地的地理位置、环境、交通、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再利用模式的选择,不同模式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有所不同。简述国内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再利用模式,从大区域大格局发展的动态视角下浅析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模式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资源价值;再利用模式;影响因素

矿山开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保障,但开采后的废弃矿山对当地环境、生态、气候等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矿山废弃地的复垦再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矿山废弃地经历了土地复垦、生态修复、景观再生等方面的发展阶段,并随着社会发展和资源配置要求的变化,不同的发展方式渗透融合,推动了其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矿山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提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矿山废弃地的资源价值

矿山废弃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具有多重属性,深入挖掘其资源价值可以带来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从土地资源的角度,其本身具备负载、养育、仓储、提供景观、储蓄和增殖等土地固有功能;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景观改造,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氛围;从工业遗产角度,矿山废弃地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展示的工业之美不但是对工业时代历史的记录,也是矿区人民情感的寄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矿山废弃地的再利用模式

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模式是指矿山在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功能基础上,已经具备开发利用条件,从而进行的矿山可行性发展模式研究。根据矿山废弃地景观用地属性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资源利用模式:

(一)生态复绿模式

生态复绿模式主要针对区位条件不佳,通过复垦可获得的土地资源也有限,开采面基本无特殊的景观价值,也无法拓宽新的景观资源的矿山废弃地。针对此类矿山废弃地,可以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运用生态复绿和修复山体疮疤等方法,利用现行比较成熟植被恢复手段,对破损的山体进行修复,愈合采矿遗留的伤疤,使矿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二)单一复垦模式

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的目标是通过整治、修复,把被破坏的土地恢复为耕地、林地、牧草地、鱼塘、建设用地等,使土地获得再生并重新具有生产力和生态功能。我国矿山废弃地再利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最初是土地复垦,利用方向以农业利用为主,特别是复垦为耕地,而随着时代发展,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内涵也在逐步扩展。

(三)景观再造模式

矿山废弃地单纯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改造远远无法发挥其对于区域发展提升的价值,所以,按其不同的开发类型,可概括为遗址保留模式、景观改造模式和综合性开发模式。

1.遗址保留模式

矿山废弃地历史价值和工业精神是人类工业发展历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以传承矿山工业文化,保护矿业遗址为目的的矿山遗址开发项目是遗址保留模式的主要内容。以矿山公园的建设为典型代表,2007年开园的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境内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矿山公园,拥有全国首座铁矿博物馆,于2012年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对发展矿业旅游、矿山矿城经济转型、环境景观更新有重要的意义。

2.景观改造模式

在矿业废弃地面积较大、特色较鲜明且城市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将矿业遗迹与当地自然风貌结合起来,营造特色休闲游憩空间。国内外类似项目有很多,在景观改造时将秀美的矿区自然风貌与厂房、设备等矿业开发遗迹融为一体,展示其独特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吸引大量观光客,成为很好的旅游目的地与休闲胜地。以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生态绿地、风景旅游区为主。例如浙江绍兴的东湖风景名胜区是汉朝时代开山采石遗留下来的矿山废弃地,经过长期的改造,形成了洞穴盘错、山水交融的风景旅游胜地,在世界矿山废弃地修复的历史上已享有盛名。

3.综合性开发模式

把多种资源化类型综合利用,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提高矿山废弃地资源化的综合效益,例如在生态复绿的基础上,将矿山废弃地进行复垦利用,作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等。与此同时,也可以进行景观再造,进行旅游开发,使其成为旅游观光点,着力开发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尤其是在当今体验经济发展和旅游热的大环境下,“矿山+旅游”模式正成为吸引旅游发展新模式和矿山发展的新的着力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影响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模式的因素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交通的便捷性大幅提升,区域脉络相互渗透,城市格局愈发复杂,以城区型、城郊型等单一城市格局评判矿山废弃地的再利用模式越来越缺乏针对性。从大区域大格局发展的动态视角下分析影响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的因素,将更有利于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模式的选择。从该角度出发,影响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区域条件、周边配套、交通环境、矿山废弃地的地质地貌和矿业遗产的规模等。

(一)地理条件

按照矿山废弃地成因,可以分为剥离废石堆压占矿山废弃地、采矿坑矿山废弃地、尾矿库压占矿山废弃地以及厂房等建筑设施占用的矿山废弃地。不同类型的矿山废弃地的土地坡化、矿化度也有所差异,而这些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开发前期的成本。就尾矿库为例,目前我国全部金属矿山堆存的尾矿已达到50亿吨以上,以尾矿作为难以恢复植被的生长介质,给矿业、环境及经济等造成了不少的难题。经济、技术、时间等的投入会极大地增加其开发成本。

(二)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一个区域是否具备經济效益的衡量标准之一,其决定了矿山废弃地是否具备适合人群活动的条件。从旅游发展角度评估,气候条件尤其重要,它决定了矿山废弃地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有效经营时间和游客接待量。同时,水文、湿度、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矿山环境的恢复、景观的再生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条件

区域条件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和区域人口。从区域经济方面看,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旅游消费便会增加1.88%。从投资端看,经济越发达,投资环境越好。经济发达区域更有利于矿山废弃地向旅游目的地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区域更适合侧重于其生态效益。从区域人口方面看,区域人口的“量、质”决定客源基础。位于区域经济发达、区域人口密集的中心地带的矿山废弃地与人们的城市生产生活接触频率最高,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景观,再开发利用潜力大。而位于区域中心的边缘带的矿山废弃地,是最先被选择扩展而影响辐射的地带,因此这一类矿山废弃地具有开展观光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的独特区位和客源优势。

(四)周边配套

周边基础设施、餐饮、医疗等的完善程度将影响矿山废弃地的再利用模式的选择。一般来说,矿山开采选址多远离城区,在开采初期周边配套往往相对较差,但城市的扩张和发展对一些矿山废弃地的区位产生了巨大影响,城市化的触角触及的区域配套也随之升级,这为矿山废弃地发展矿山公园、矿山旅游等项目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而针对另外那些发展进程较缓或城市扩张尚未波及的矿山废弃地,发展矿山公园、矿山旅游则需要谨慎选择。

(五)交通环境

周边交通是否通达也是矿山再利用需考虑的问题,铁路、航空、海运、河运等交通系统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便利程度。交通条件较差的区域很难吸引人流,因此也很难从旅游、休闲的角度开发,其再利用模式的选择范围很狭窄,尤其是位于荒野山林里的矿山废弃地,公路铁路都很难通达,其再利用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境。而交通系统完善、可达性强的矿山废弃地,其再利用模式的选择受限较小。另外,大型的矿山废弃地的再利用将有倒逼交通配套升级的能力。

(六)矿山废弃地的地质地貌和矿业遗产的规模

地质地貌特征典型、矿业遗址保留完善、规模尺度大的专业矿区再利用的发展潜力巨大,更适合将其打造为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地质地貌特征一般,矿业遗址有所保留,规模尺度中等的矿山废弃地要根据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地质地貌特征较差、矿业遗址破坏严重、规模尺度小的矿区需要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入手,进行生态复绿或复垦。

四、結语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地质资源的告急,矿山开采等产业的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将矿山废弃地作为景观资源和旅游资源加以二次开发利用,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以生态保护、游憩休闲、教育示范、旅游观光为复垦目标,大力发展休闲游憩绿地、生态绿地、矿山公园、特色旅游区等矿区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以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动力引擎,使之逐渐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接替性产业,是矿山“变废为宝”的最优途径。

参考文献:

[1]蒋正举,刘金平.“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1): 157-163.

[2]赵爽.矿山废弃地的景观资源整合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35-37.

[3]姜建军.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4]葛书红,王向荣.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规划与设计策略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45-53.

[5]蒋正举.“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21-22.

[6]周连碧,王琼,代宏文等.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7]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