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塑造一条流连忘返的街道

2017-03-17姜娅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更新改造

姜娅

摘 要:“伟大的街道造就伟大的城市”—艾伦·雅各布斯。

总有一些街道,让我们流连忘返,行走其间,随心所欲。或许你悠闲地坐在咖啡馆看着窗外,或许你随意地在书摊旁翻阅着小说,或许你开心地逛着特色的商铺,愉快的街道总能造就愉悦的心情。谈及“好的”街道的标准,要明确地指出这条街道上哪些物质优于其他街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要想创造一条让人留恋往返的街道,却是有迹可循、有法可学的。随着近年来步行街更新的热潮,本文就商业步行街更新与改造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更新;改造

大到都市、小到乡间小镇,我们的街道数不胜数。提及街道,也许你会想起家乡的生活化步行街,也许你会想起旅游去过的娱乐休闲型街道,也许你又会想起工作所在的办公型街道。街道总是形形色色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近年来,关于街道的研究很多,研究者从各種专业的角度剖析街区的尺度、历史、风格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这里我并不想以太专业的语调来谈论街道的设计,更想试着以一种轻松的语调来谈谈我对于商业步行街的一些体会。

谈及“好的”街道的标准,要明确的指出这条街道上哪些物质优于其它街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想要创造一条让人留恋往返的街道,确是有迹可循、有法可学的。一条好的街道缺不了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参与和人民的支撑,更缺不了一个聪明的决策者,能全面而系统地整合街区资源,以一种科学、系统的方式去打造。

首先,一条让人流连忘返的街道,势必商业定位是准确的。如今体验经济的浪潮汹涌而来,面临着城市综合体等各种新兴商业模式的冲击,我国兴起了对商业步行街更新改造的热潮。但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大干快上”赶项目,比如,一些地方兴起的仿古街热潮,以期带动当地旅游业或商业的发展,出发点是好的,但仅仅想靠一片仿古建筑就想带动街区的繁荣是站不住脚的。一条成功的街区,必须结合当地情况准确做出商业定位,要有本地消费力的支持,站稳脚跟,才能逐渐扩大影响力。

第二,要有灵活高效的营销管理。相较于商场,商业街的管理似乎单一很多,我国很多街道,街区店铺的租赁方式为商家向业主直接租赁,街区管理者大多只负责街区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这样管理方在街区的后期发展与维护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应明确划分街区界限,统一管理,注重街区本身的品牌形象建设,促进消费,打响品牌,把街区经济效率、社会效益的增长纳入经营管理的目标中,做引领街区发展的引导者,而不仅仅是服务街区的管理者。例如成都宽窄巷子成功打造了“井巷子创意市集”、“永远年轻”跨年摇滚音乐会、宽窄茶会、宽窄音乐季等自有品牌,联系四川旅游资源办旅游推广活动,此外还有跨城市的宣传。再比如杭州南宋御街通过“国际旅游文化艺术节”推出舞龙、杂耍、帝后巡街、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大秀市井文化,吸引市民和游客,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三,加大休闲与娱乐的业态比例,形成多元化、特色化业态配比。商业业态本身不会给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带来直接影响,但业态的规划对其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消费者希望街区空间能带给他们多样化的体验需求,传统商业步行街应根据自身的地域环境、消费者情况确定多种商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化、特色化商业街区,商业业态的配比要求除了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外,还应在配置上形成符合自身街区形象的业态配比。例如,苏州李公堤Lifes tyle Street Mall概念下一条异域风情业步行街与各主题岛串联,业态布局除零售、休闲、餐饮、娱乐外,着力强化文化特色。目前,餐饮、娱乐比重加大是业态配比的趋势,合理的业态分配为购物52%、娱乐18%、餐饮30%,这被看作是商业业态配置的黄金比例,但商业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进行配置。例如,有些以娱乐、休闲为主题的商城项目,餐饮、休闲娱乐在整个项目中的比例设置就达到了60%以上。在国外有些比例甚至超过了70%。除此之外,传统商业步行街还不断往复合化方向发展,随着步行街结构的不断优化,大型商场、百货进驻传统商业街,如北京路步行街上就分布了广百百货、天河城广场等多家百货商场,为消费者购物带来了多层次的消费体验。

第四,一条成功的街道必须有助于邻里关系的形成,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友与互动。近年,为了迎合人们的体验需求,能容纳多样化活动(商业活动、展示活动、重大庆典等)的公共空间成了新的发展主流,好的街道必然起到社会活动中心的作用。在街区中你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展览展示、可以体验各种演出与活动、可以简单地运动健身……很多社会活动都能在商业步行街内进行。人们到步行街来,不再仅仅是购物,更多地是被优美宜人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街区活动所吸引,消费者在愉悦的环境气氛中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你们是不是同一个阶级,也不管你们是不是同一种肤色,街道上到处彰显出商业步行街的新的活力。好比巴塞罗那Rembla 大街,街道上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富有民族特色的庆典活动、著名的大棚商场、毕加索等艺术家常去的三只猫咖啡馆、高迪的特色建筑……无不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给人以新的体验享受。

第五,要有优秀的规划与设计,迎合体验经济的潮流,营造体验化街区环境。不管是仿古街,还是现代化商业步行街,每一条街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配置方式,但一条好的街道总归是舒适与安全的。谈及步行街,我们更容易关注足下的那片土地,铺装往往是我们更新改造的重点,我们注重材质、花色的组合,但必须满足便于行走的基本功能,比如防滑,甚者可以考虑透水,在下雨天也不至于担心弄湿鞋子。与其他街道相比,一条让人流连忘返的街道应该有更多的清凉和休憩空间,为置身其中的人带来更多愉悦感。步行街由于其开放性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很多时候只能无奈,在这里想提到的是街区的植被系统的设置。例如,广州北京路密布着高大的榕树,尤其在惠福东路段,带给人绿意盎然的同时,也能起到遮阳避暑、挡风遮雨的作用。清晰明了的VI导视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添加导视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快速地掌握我们所处的环境,这能带给逛街者安全感,也能帮助很好地营造体验氛围。我们往往重视建筑内部的指示,对于开放式的街区,指示牌的设置往往屈指可数,街区入口位置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指示也没有明显的特征,在格拉西亚大道上,至少有四种不同形式的灯具,除了通用的高杆灯,在十字路口的4个街角及中央绿化带中,都设置有更加华丽的、由5盏灯组成的灯具,采用了世纪之交的装饰风格,远远地表明了街道的走向。

第六,塑造整洁干净的街区形象,去除不消极因素,营造积极印象。没有任何人想要去到一条布满着垃圾的街道,可现实中,由于街道管理的不完善、宣传力度的不到位、人们素质的限制,走在街道上我们总能看到散落在地面的垃圾,有时还夹杂着某种异味。这需要我们设计者通过环境来进行引导,首先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垃圾桶,最好距离8m~10m一个,在某些便利店、饮食店附近设置的密度可以大些,再设置一些醒目的与公共卫生相关的宣传海报或者视频广告,引导市民提升公众素养。再讲到街区广告牌的设置,形形色色的廣告牌和霓虹灯设置为街区增添了很多活力,但形式不可太过多样,除了街区主力店的招牌可以放宽要求外,其他的商店招牌在形式上、色彩上、风格上要稍加限制,营造较为统一又独具特色的视觉感受,为打响街区的品牌起到积极作用。

让人流恋忘返的街道应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在这里,没有太多的谈及街区的设施建设,一则是因为想写到另外一篇文章中,另则考虑到一条成功街道的建设并不仅仅只依靠一片特色的建筑、或只依靠完善的公共设施就能做到,打比方这些是街区的硬件,那么相对应的,在设计街区前,应该好好了解街区的软件配置。商业步行街已成为城市对外的视窗,我们对于一个城市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对这个城市街道的认识,一条繁荣兴盛的街道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要有准确的定位、合理的业态规划、中期要有专业的设计、营造好的邻里关系,后期要有悉心的管理、创新的经营,才能成就一条能持久散发迷人魅力的街道。

参考文献:

[1]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摩尔著.体验经济[M].毕崇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黄滢,马勇主编.中国最美的老街[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5]阿兰·B·雅各布斯著.伟大的街道[M].王又佳,金秋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6王耀武,夏南凯,郭雁主编.人性化的商业步行街区[J].理想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28):08-10.

[7]蔡佳璐,王德. 城市步行商业街中观层面的研究进展[J].理想空间.2008,(28):08-10.

作者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更新改造
燃烧驱动连续波化学激光器的喷管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调查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