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转方式 求真务实可持续
2017-03-17付兴龙俞雷
付兴龙+俞雷
黑龙江省曙光农场是黑龙江垦区建场较早的国有农场之一,是新中国最早农业标准诞生的地方,位于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西部、桦南县境内,总面积25.8万亩,其中耕地20.5万亩,其余为林地、水塘、荒山或牧地等。农场下辖15个作业站,1个林场,3个社区,总户数4231户,总人口约13000人,年生产总值81873万元。
曙光农场主要物产是农业、工业和畜牧产品。农业主要产品是玉米、水稻、大豆等,经济作物有红小豆、白瓜子、西瓜、香瓜、粘玉米、向日葵等。工业主要有新曙光牧业、鸿汇糠醛厂、酒厂、白瓜子加工厂、曙光恒运铸造厂、粮油厂、砖瓦厂、木器加工厂等。畜牧业以饲养肉鸡、生猪、肉驴为主,其次是牛、羊、鹅、鱼等。此外,农场还有可供利用的动植物,地下产白黏土可做陶制品。
由于曙光农场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而且三分之一以上耕地为丘陵漫岗地,人多地少成为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近几年, 曙光农场党委精心谋划, 牢固树立“创新、 协调、 绿色、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农场发展定位,通过实施海外种植与场内转变经营方式相结合的战略,走出了一条转增收模式、 转经营方式、 转生产形式的 “三转”之路,实现了“创收+增收”效益最大化。
跨国门转增收模式
创收“两个一千万”
“不用本钱,一年稳挣20万,我得再干两年,争取挣够一百万再回来!”今年6月份,曙光农场第二作业站职工郭庆军从安哥拉回来度假时兴奋地说。
曙光农场从2012年开始与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合作,承担安哥拉莫西科省(旱田项目区)和库内内省(水田项目区)两个农业项目。在项目执行中,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负责全部项目资金投入,曙光农场只提供“技术+服务”, 负责种植、养殖、加工、培训、管理等事宜,并获得劳务费和管理费。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截至目前,曙光农场共向安哥拉输出职工劳动力60人。按约定,应为安哥拉政府开垦耕地2.7万亩,现已完成过半,成功开垦1.65万亩。玉米产量已经完成合同规定的1.27倍,水稻产量完成合同规定的1.5倍。2016年,实现职工增收1394万元,农场创收近1000万元。
曙光农场与安哥拉合作项目,需待作物产量完成合同约定时,农场输出劳务人员工资才能100%兑现。因此,农场把外出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技术质量作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根基,成立了安哥拉务工人员专项招聘小组,并制定招聘方案,以个人报名,基层推介,副科级以上担保的方法,确定应聘人员。并与聘用人员签订担保书、个人承诺书和务工合同。同时,农场还为劳务输出人员提供伙食补助、人身保险、劳动保护、医疗用品、带薪休假等9项福利待遇,解决后顾之忧,确保劳务人员全力投入农业种植中。
今年,曙光农场将精准扶贫与海外种植相结合,在安哥拉务工人员招聘工作中,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低收入人员。在录用的20名工人中,有5名是低收入人员。每人每年可获得15万元的劳务费,当年可实现彻底脱贫。农场十五作业站职工三胞胎的父亲徐鲲鹏就是其中一位。他在签订务工合同时激动地说:“我一定要好好干!这样稳定高额的收入,我那三个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终于有了着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整个海外种植项目中,曙光农场按照“控制规模,稳中求进”的理念,采取了两年试验、三年大规模种植的“2+3”经营模式。通过两年的试验,完成了作物品种、农药、肥料的筛选;确定播期、播量、药剂使用量、肥料用量、生石灰用量;确定了耕作栽培方式,人员配备方式;详细记录了土壤、气象数据;收集了植保病虫草害数据,总结了不同土壤类型下的玉米、大豆、水稻种植技术。最终形成了《安哥拉旱田、水田试验总结方案》,并制定了《安哥拉农业雨季种植方案》,初步形成了《安哥拉旱田、水田农业种植模式》。同时,通过两年的实地生活考察,测算出当地的生活、生产、管理等相关费用,为三年大规模种植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
为增加农场收入,安哥拉种植项目组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做足了文章。他们着力在加强项目管理、统筹安排上下功夫,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曙光农场安哥拉农业种植开发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安哥拉农业种植开发项目薪酬制度》等16个管理办法和制度,使得各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避免重復工作,多余支出。今年,曙光农场可实现管理费收入300万元;节约经营成本300余万元;通过争取国家农业“走出去”税金减免政策节约项目税金300余万元,预计曙光农场全年实现收入近千万元。
练内功转经营方式
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一点力没出,就得了4万多元的分红,联合体真不错!”这是曙光农场第七作业站许东民常挂在嘴边的话。2014年9月28日,在哈市泰华生物有限公司打工的许东民接到联合体组长邵宝山的电话,说近期要收获联合种植的玉米。接到电话的徐东民赶紧请假,准备回家收地。当许东民赶回来时,收获已基本结束,玉米在地头就被客商拉走了,分红所得利润也直接打到了卡上。他乐得合不拢嘴,笑着埋怨到:“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回来了。”
2014年,曙光农场第七作业站为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由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牵头,形成了“联合体+基地+农户”的经营理念,通过投票选举产生大组长一人,即联合体主要负责人;内设农机组、种植技术组、财务组、信息组等6个专项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并以年底分红的优惠政策,号召长期在外打工人员将土地流转给联合体。在这种模式下,曙光农场41户机车大户、种植大户、种植散户组成联合体核心人员,60余人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组织,到2016年,联合合作组织经营土地面积达到1.02万亩,占作业站总耕地面积的77.3%。
三年来,曙光农场通过打造模板、复制模板的方式,形成了裂变效应,使得联合合作组织由最初的几个,发展为现在的25个,联合合作组织经营土地面积占农场耕地总面积的52%。
“可别小看了这个‘七统一,作用大着呢!”第五作业站白瓜联合合作组织的成员李克钟颇有感受的说。他所说的“七统一”是指联合合作组织实施的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用药、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生产物资能够在低价购买,粮食销售能够在保质高价上占有强有力的优势。据统计,曙光农场联合合作组织经营的10.2万亩耕地,每年在种、肥、药的购置上就可节省100多万元。
曙光农场农机科科长李国伟介绍,经过三年的实践对比,联合合作组织用他们自己的经营方式种植作物,每亩地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要比散户种植多收入100元左右。同时,联合合作组织在作业标准、产品品质、作物轮作、降低费用、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都较大程度好于散户经营。
聚优势转生产形式
实现“粮头食尾”
“壮粮头,强食尾”是曙光农场创新发展、稳定增长的金钥匙。扬长避短,是曙光人用好这把金钥匙,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2013年,曙光农场与北京医筋堂合作,成功引进水稻富硒技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富硒母液、技术和操作规程,并签订了对达到标准的富硒水稻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4元的收购合同。农场建立了“千亩富硒绿色水稻示范基地”,使水稻在种、收、销过程中形成无缝对接,为农户赢得了收益。
2015年10月21日,曙光农场种植的富硒水稻通过了国家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每公斤富硒水稻含硒量达到100微克,符合GB 5009.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标准。据了解,这是曙光农场水稻种植有记录以来,首次获得的国家级认证。
“无工不富,无贸不活。农户想致富必须用活土地,勇闯市场!”这是曙光农场领导班子的共同心声。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发挥优势,转变生产形式,让农作物由“原”字号向精深加工转变,争取效益最大化成为全场上下的头等大事。
曙光农场依托获得国家级认证的富硒水稻,注册了曙光农场第一个农产品地产商标——“中垦王”牌农产品商标,打造了富硒大米产业链条。通过与辖区内的黑龙江农垦红兴隆曙光农场亮晶米业联合,采用10公斤普通包装、1公斤砖型精装和盒装、套装等包装风格,年可生产销售“中垦王”牌富硒大米200吨。
在玉米深加工轉化过程中,曙光农场瞄准了“以牧代销,过腹增值”这一具有潜力的有形市场。农场依托“新曙光”牧业龙头带动,年出栏300万羽肉鸡项目,可消化玉米2250万斤,实现过腹增值。
今年,曙光农场还延伸了富硒农作物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条。通过建立富硒大豆实验基地、绿色富硒木耳推广基地、有机富硒杂粮杂豆实验田基地,保证农产品优质、安全、绿色。并对种植的1000亩富硒大豆、500亩富硒杂粮杂豆、10万袋富硒木耳,利用“曙光宜万家‘互联网+”平台,发展富硒杂粮杂豆精装销售,让农场更多的职工享受到产业链条带来的红利,实现了富硒精特作物附加值最大化。
观念一转天地宽,国门内外大发展。黑龙江省曙光农场借外力,强内功,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力转方式,在“三转”之路上实现了持续发展,“钱”景无限,志高存远。□(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