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鸡“颜值”大比拼

2017-03-17李湘涛

百科知识 2017年1期
关键词:羽色家鸡尾羽

李湘涛

有这样一则谜语:“腿强善走嘴壮健,翅膀短圆翼凹陷,跗跖前缘两列鳞,雄足有距色鲜艳”(打一动物)。没错,谜底正是鸡。这则谜语除了细致地描述了鸡的体态特点,尤其强调了雄鸡羽色的美丽。

野生鸡类一般为留鸟,短圆形的翅膀适于很有爆发力的迅速起飞和短距离飞翔,强健有力的双足则适于奔走和在树上栖息。雌鸡的羽色大多为平淡无奇的灰褐色,布满了斑纹和斑点,显得十分斑驳。这种天然的保护色,可使它们在孵卵时免遭天敌的袭击。对于雄鸡来说,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故无不将其羽毛的美丽程度发挥到极致。它们如此精心“打扮”并非是“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而是为了俘获雌鸡的“芳心”。

雄鸡的“颜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美的体态,特别是尾羽的变化多端;二是多彩的羽色以及绚烂的金属光泽;三是在意细节,如羽冠、肉冠、肉角、肉垂、肉裙以及耳羽、矛翎等华丽而精致的装饰。这些都是雄鸡向异性大献殷勤的“资本”,在求偶炫耀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野生鸡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以及周边的亚洲各国,基本可以分为血雉、角雉、勺雞、虹雉、原鸡、鹇、马鸡、彩雉、长尾雉、雉鸡、锦鸡、孔雀雉、凤头眼斑雉、大眼斑雉、孔雀和刚果孔雀等十几个类群,每一个类群均有相似的外形轮廓,但不同种类的雄鸡又在羽色、装饰等方面有所变化,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局面。为了方便,我们在这里将上述类群分为两组:一组是在同一类群中既有在我国分布的种类,也有完全在其他国家分布的种类;另一组是在同一类群中,或者都是在我国有分布的,或者是完全分布在其他国家的。在农历鸡年到来之际,让我们通过这两组雄鸡的“颜值”较量,来领略它们奇异的风采吧!

同群相比谁最佳

参加这一组“颜值”较量的有原鸡、鹇、长尾雉、雉鸡、孔雀雉和孔雀等类群。

1.原鸡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体形与家鸡最为相似。它们都有与家鸡相似的肉冠——“鸡冠子”,颏部也有成对的肉垂,这两件“法宝”是“原鸡-家鸡”一族所特有的装饰物。另外,它们的一对延长的黑色中央尾羽,呈镰刀状下垂,并闪耀绿色金属光泽,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原鸡有4种,即红原鸡、蓝喉原鸡、灰原鸡和绿原鸡。我国仅产红原鸡,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一带。红原鸡中的雄鸡看上去与家鸡中羽毛最鲜艳的“大公鸡”并无二致,其尾羽也是原鸡中最长的,给人以飘逸的感觉。

蓝喉原鸡是斯里兰卡的特产,也是该国的国鸟,羽色与红原鸡大体相似,但主要偏具金属光泽的橙黄色,红色的“鸡冠子”上带有一抹鲜黄色,尾羽比红原鸡短。

灰原鸡分布于南亚次大陆,是一种漂亮的彩色鸟,翅膀和下体为鲜黄色,其颈部深浅横纹相间的珍珠纹样更具特色,不过它在总体上比起前两种还是显得低调很多。它的“鸡冠子”呈现深红色,并有轻微的凹陷。

绿原鸡分布于爪哇岛等岛屿上,羽毛以暗色为主,只有两侧为金黄色,并缀以珠光,别有一番风韵。它的“鸡冠子”上没有锯齿,边缘十分圆润,颜色从基部开始则呈现出从蓝到紫白的绚丽渐变色,直至边缘的鲜红色。其肉垂也有类似的渐变色,并在靠身体的一侧有一个鲜黄的色块。

总而言之,4种美丽的原鸡都各有特点,其中红原鸡的羽色最为鲜艳。它也是家鸡的“正宗”祖先,不仅在体形、羽色、习性及鸣声等方面与家鸡最为相似,而且时而混入家鸡群中与家鸡交尾,并且生育出有繁殖力的后代。这一点在我国云南南部的红原鸡与当地村寨的家鸡品种——茶花鸡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其他3种原鸡也都是家鸡的祖先,很可能作为家鸡的次要祖先,在家鸡的驯养过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对家鸡的形成有所贡献。经过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起源的家鸡,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融合渗透,经历杂交选育的复杂历程,最终形成了现今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家鸡品种。

2.雉鸡

雉鸡有两种,即环颈雉和绿雉。雄鸡羽色华丽,五彩斑斓,且多具金属光泽。它们都是“红脸膛”,中央尾羽很长,且羽缘分离如发状,“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是唐代诗人杜甫对其尾羽的赞叹。

如果说原鸡跟家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环颈雉就是野鸡的代表,它在民间也被称为“山鸡”“野鸡”。大多数雄鸡在有紫绿色闪光的脖子上带着一个雪白的“项圈”,十分耀眼。除西藏的大部分地区和海南岛外,环颈雉的踪迹遍布我国各地,以及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和缅甸等地,后经由原产地陆续被引入到世界各地。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雄鸡都有白色“项圈”,而是大体上从我国西南部向东、向北,白色“项圈”呈现从无到有、从狭变宽的梯度变异。

绿雉仅分布于日本,是日本的国鸟。从羽色上来看,它与没有白色“项圈”的环颈雉“颜值”相仿,最大的区别是其下体为闪光的暗绿色,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难怪不少学者把绿雉列为环颈雉的一个亚种。

3.鹇

与原鸡、雉鸡相比,鹇是个“大家族”,共有10种之多,分布在我国的有黑鹇、白鹇和蓝鹇3种。鹇的雄鸡除了具有“小辫梢”一样的羽冠、“红脸膛”及肉垂外,最具特色的是长而扁、呈屋脊状的尾羽,使它们看上去神清貌闲,举止潇洒。

白鹇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至东南亚一带。雄鸡羽色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绚丽华美,而是一身银装素裹。除了羽冠和下体为黑色外,身体大都是在洁白的衬底上密布着细细的“V”字形黑纹,而且尾羽上的黑纹越向后越小,逐渐消失,犹如能工巧匠在银锭上雕刻而成,又似飘飞的白色“哈达”。因此,白鹇在我国文化中被认为是鸟中的“闲客”,其高雅的举止与高人隐士的闲情逸致相匹配。唐代萧颖士曾作《白鹇赋》,李白也有诗赞曰:“……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蓝鹇是我国台湾的特产,其实它更准确的名字应该叫蓝腹鹇——雄鸡腹面为富有光泽的深蓝黑色,而羽冠、上背和中央一对尾羽为白色,赤褐色的肩部也很有特点。黑鹇分布于我国云南、西藏以及国外与之相邻的地区,雄鸡主要为蓝黑色,下背、腰及下体具多少不等的白色斑纹。

分布于越南、老挝森林内的皇鹇,也曾在云南南部疑似出没过。雄鸡通体都是具金属光泽的暗蓝色。分布于太平洋诸岛的黑尾鹇也是如此,只是羽毛的颜色更深。越南雨林中特有的爱德华氏鹇也与皇鹇类似,唯有白色的冠羽十分显眼。

名字叫“火背鹇”的有3种,但其鲜艳的色彩实际上是在腰部。分布于中南半岛一带的泰国火背鹇是泰国的国鸟,体羽以灰色为主。分布在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棕尾火背鹇身体密布灰色细纹,最吸引眼球的是鲜艳的棕黄色尾羽,非常漂亮。这一带分布的凤冠火背鹇更是美丽,除尾羽外,下体也是鲜艳的棕黄色,而另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它的“脸膛”及肉垂都是蓝色的,与大多数同类的“红脸膛”形成鲜明的对比。

還有一个拥有“蓝脸膛”和“蓝肉垂”的是分布于加里曼丹岛的鳞背鹇,它不仅在闪光的紫黑色羽毛上布满了一层层蓝色的“鱼鳞纹”,十分奇特,而且它那雪白的尾羽,异常醒目,又长又宽,蓬松而潇洒,显得比它的身体还要大,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一类群中,如果“主要看气质”,白鹇无疑最佳,鳞背鹇的尾羽同样以雪白的颜色和飘逸的感觉取胜,“火背鹇”身上的暖色调也为其争得不少分数。

4.长尾雉

顾名思义,长尾雉雄鸡的尾羽相当长,但与环颈雉不同的是羽缘不离散。另外,它们也同样拥有“红脸膛”和小肉垂。长尾雉共有5种,除铜长尾雉仅产于日本外,其他4种即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黑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在我国都有分布,有的还是我国的特产。

白冠长尾雉的两对中央尾羽尤其长,可达1~1.6米以上,其他种类的中央尾羽的长度也在半米左右。白冠长尾雉雄鸡的羽色不凡,身体主要为镶有黑边的金黄色,有一个黑环围绕着眼圈、额、颊、眉纹、耳羽和枕羽,使头顶的白色羽毛犹如一顶别致的小帽。

5.孔雀雉

孔雀雉无论听起来,还是看上去,都是“山寨”了的孔雀。雄鸡通体为布满了斑点和斑纹的褐色或灰褐色,那些大大小小的闪耀蓝紫色金属光泽的眼状斑,极为醒目。它们在示爱时也会“开屏”,不过只是将尾羽展开,显示出尾羽末端的眼状斑,而不是像孔雀那样展示由尾上覆羽形成的尾屏。

孔雀雉共有8种,在我国分布有两种,一种是分布于云南、西藏以及印度东北部和中南半岛一带的灰孔雀雉,另一种是海南岛的特产——海南孔雀雉。二者最大的区别是灰孔雀雉的喉部为白色,而海南孔雀雉喉部为红色。

其他孔雀雉的主色调都是褐色。其中,栖息在越南南部及柬埔寨东部的眼斑孔雀雉的“长相”与灰孔雀雉差不多,喉部也是白色,但没有灰孔雀雉那样的长冠羽。同样类型的还有凤冠孔雀雉,它的冠羽很长而呈深蓝绿色,身体及尾羽上闪耀绿色光泽的眼状斑更大、更显著。这个种类曾一度广泛分布,现在只限于马来西亚中部的低地森林中。分布在加里曼丹岛上的加里曼丹孔雀雉,雄鸡金属蓝色的头顶缺少了冠羽,但亮白色的喉部和呈金属蓝绿色的胸部显得比前几种更为美丽。最为“逊色”的是马来半岛的特产——罗氏孔雀雉,不仅没有些许亮色,眼状斑也只是零星有之。栖息在苏门答腊西部山区的铜尾孔雀雉是印度尼西亚的特有种,其体态比较另类:雄鸡不仅没有眼状斑,而且尾羽比较长,但上面有一些蓝、绿等金属色彩,还算别致。

最后,最漂亮的孔雀雉——巴拉旺孔雀雉闪亮登场。它是菲律宾的特有鸟类,雄鸡头上戴着一顶高而尖的蓝绿色的闪光羽冠,虽然上体大部分颜色与其他孔雀雉差不多,但颈部和身体侧面都有大片的区域闪耀着蓝色和绿色的金属光泽,浓重的蓝黑色胸部表面也有一层光泽,尾羽上眼状斑也出奇的大,颇具孔雀的风采。

6.孔雀

孔雀共有两种,即蓝孔雀和绿孔雀,它们均是鸡类中的“巨人”。最为人们欣赏的是雄孔雀的尾屏,由尾上覆羽构成,平时合拢,开屏时屏面宽约3米,高达1.5米。这些羽毛绚丽多彩,犹如彩色丝绒,末梢为五色钱纹的图案,闪闪发光,圈外还有很多长短不一的细丝,犹如鲜艳夺目的锦缎。

我国只有绿孔雀分布于云南、西藏东南部,也见于印度东北部和东南亚一带。雄孔雀背部的羽毛像绿玉一般,周围镶着黑边,中央嵌一个半椭圆形的青铜色斑;胸部的羽毛也是绿色;翅膀上覆盖着黄褐、青黑、翠绿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由于羽毛彩色的反光率不同,更显得华丽多彩,鲜艳夺目。

分布于南亚各国的蓝孔雀的冠羽造型更美,很像一把张开的小扇子,眼睛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条白色的斑纹。头顶、颈部和胸部为灿烂的蓝色,光彩熠熠,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翅膀上的覆羽为黑褐色,飞羽为黄褐色。

这两种孔雀都是鸡类中的佼佼者,实在难分伯仲,堪称鸡类的“领军人物”。蓝孔雀在印度有很大的分布范围,也是该国国鸟。在印度传说中,天神迦尔迪盖耶骑着它云游四方,印度教大神因陀罗封它为鸟王。此外,蓝孔雀还有一个特殊的类型,就是全身雪白无瑕的白孔雀。这一点也可以为蓝孔雀加上不少分数呢!

不同类群比高低

参加这一组“颜值”较量的有血雉、角雉、勺鸡、虹雉、马鸡、彩雉、锦鸡、凤头眼斑雉、大眼斑雉和刚果孔雀等类群。其中完全不在我国分布的类群有4种——凤头眼斑雉、大眼斑锥、刚果孔雀和彩雉,巧合的是,这几种类群中都分别只有一个种。

7.凤头眼斑雉

分布在越南、老挝及马来西亚的凤头眼斑雉有天蓝色的脸,又因在其显得娇小的头上有直立的冠羽而得名冠鸾、冠羽雉。它与孔雀雉关系比较接近,而且羽色也很类似,但身上没有孔雀雉那样的眼状斑,不过,它的尾羽长得很“任性”,又阔又长,足足占了体长的三分之二,这也使它的体长超过了两米,看上去十分雄健。

8.大眼斑雉

分布于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大眼斑雉在体形上与凤头眼斑雉相似,但由于拥有一些艷丽的小装饰,因此显得更为漂亮,如头顶和羽冠黑色,脸和颈部都是天蓝色,上胸多了一抹赤红色。尤为奇特的是,其眼状斑在内侧飞羽上整齐地排成一列,这也是它的名称的由来。

9.刚果孔雀

刚果孔雀分布于非洲的扎伊尔,是唯一分布在亚洲之外的鸡类。虽然顶着“孔雀”之名,它却没有漂亮的尾屏,而且体型也较小一些。不过,其鲜艳的羽色倒是很像一个去掉尾屏的蓝孔雀和绿孔雀的集合体:冠羽、上体和翅膀像绿孔雀,颈部、胸部闪耀亮蓝色的光泽,只有颈部别具一格的鲜红色大“项圈”是其独有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上身为绿色、下身主要为赤褐色的雌刚果孔雀也很漂亮,头顶还有栗褐色的冠羽。不过,从身体上金属光泽的丰富程度来说,仍旧是雄刚果孔雀更胜一筹。

10.彩雉

栖息在喜玛拉雅山南麓一带的彩雉,看上去似乎“图有虚名”,除了褐色的羽冠、“红脸蛋”,身体上的羽毛与它的名字很不相称,在布满黑色条纹和斑点的淡皮黄色羽毛上几乎没有什么靓丽丰富的色彩,只有长达半米左右的中央尾羽与长尾雉、环颈雉等有得一拼。

11.血雉

血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至祁连山、秦岭一带,国外仅见于与我国相邻的喜马拉雅山南麓一带。雄鸡除了有羽冠和一个黑圈所包围的“红脸蛋”之外,布满细细斑纹的灰色体羽似乎没有多少值得炫耀的地方,但它有两点独特之处:一个就是下胸和两胁的鲜草绿色柳叶状羽毛;另一个就是在翅膀尖端、尾羽边缘以及尾下覆羽上零星地散布着一些如鲜血般的绯红色羽毛,再配上它的红脸、红脚,血雉之名并不虚传。

12.勺鸡

勺鸡有比血雉更为明显的发达羽冠,身上也大都为以紫灰色为主的矛状羽,加上黑色的纵纹,显得比较斑驳。亮丽的色彩一个是在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另一个是下体,为棕栗色。它两侧耳羽下各有一块白斑,这也许就是“勺鸡”这个奇特名字的由来。仔细端详,如果其冠羽为勺字上面的一撇,身体为横折弯勾,而那个漂亮的白色斑点,正好就是中间的一点。勺鸡的分布呈东西两段,西段完全在国外,包括从阿富汗至尼泊尔的狭长地带,东段在我国境内华北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两段之间不连续,而且在各段中也呈现不连续分布。

13.角雉

角雉是最奇特的鸡类,根据雄鸡的特点,分为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红腹角雉和黄腹角雉5种。雄鸡的羽色均十分艳丽,体羽大都具有鲜亮的红色,在羽冠两侧长着一对天蓝色的肉质角,精巧而美丽,这就是“角雉”名称的由来。此外,在项下还生有一块图案奇特的帏状肉裙,肉裙的图案在各种中均不相同,色彩绚丽而富于变幻。

其中,最为美丽的是红腹角雉,肉裙两边分别有8个镶着白边的鲜红色斑块,中间在黑色的衬底上散布着许多天蓝色的斑点,有人说这些斑点很像草书的“寿”字,所以又称它为“寿鸡”,视其为长寿和好运的象征。红腹角雉分布在我国西南至华南一带,以及印度、缅甸和越南临近我国的地区。雄鸡身体上布满了圆圆的灰色眼状斑,就像是红色的锦缎上撒满了大大小小的珍珠。与其相似的为灰腹角雉,但其腹部有大片的烟灰色,在国内分布于西藏和云南,在国外分布于相邻的印度、缅甸和不丹。红胸角雉的羽色比它们更加红艳,只是“珍珠”都比较小一些,在我国也见于西藏和云南,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和不丹。黑头角雉体羽大都为灰黑色,杂以白色圆形斑点,围绕颈部有一圈艳丽的红色羽毛。它在我国仅记录于西藏西部的狮泉河流域,在国外见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黄腹角雉因雄鸡下体几乎为纯黄色而得名,它的上体由于密布大个皮黄色卵圆形斑点,反而使栗红色的底色变得斑驳。它是我国特产,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黄腹角雉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吐绶鸟”,唐朝诗人刘禹锡赞其“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越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绶江南知”。

14.虹雉

虹雉,这一美妙的名字就已经说明了雄鸡羽毛上一定有梦幻般绚丽的色彩,事实也的确如此,它们全身的羽毛都闪耀着彩虹般的金属光泽。虹雉共有3种,即棕尾虹雉、白尾梢虹雉和绿尾虹雉,因其尾羽颜色的不同而得名。拥有棕红色尾羽的棕尾虹雉最漂亮,又被叫作“九色鸟”,头顶生有一簇特别延长的蓝绿色羽冠,羽端呈匙状,甚为奇特。它在国内分布于西藏,在国外分布于南亚各国。白尾梢虹雉尾羽也是棕红色,但有一个宽阔的白色端斑,羽冠短而卷曲,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印度东北部和缅甸东北部。绿尾虹雉是我国的特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一带。雄鸡的尾羽为闪亮的金属蓝绿色。

虹雉都是典型的高山鸡类,生活在海拔2500~4500米之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能在飞行时借助气流向上的托举之力,自低处向高空盘旋翱翔,这种现象在其他鸡类中是少见的。正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15.锦鸡

锦鸡共有两种,雄鸡的羽色美妙绝伦,堪称鸡类中最富丽堂皇的种类。

白腹锦鸡雄鸡的头、顶、背、胸等均为翠绿色,散发出金属光泽;头上有一绺发状羽形成的紫红色羽冠,像“小辫”一样,披散在后颈;颈部由白色镶黑边的羽毛形成翎领,像披肩一样围着头和颈部;下背和腰部是明黄色,往下转朱红色;腹部银白色;尾羽银灰色,具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和横斑。当它拖着光亮似锦的长尾,在丛林中轻盈袅娜地奔走时,很是惹人喜爱。它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在国外仅见于缅甸北部。

红腹锦鸡又名金鸡,如果说白腹锦鸡的羽色是淡雅清秀,它则是彩色斑斓,显出一种华贵的风采。雄鸡有金黄色的丝状羽冠,散披在颈上;脸、颏、喉及前颈均为锈红色;后颈围以橙褐色镶有黑色细边的披肩,闪耀着光辉;上背浓绿色,下背和腰金黄色,下体深红色,长长的黑褐色尾羽上布满桂黄色斑点。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俱全,光彩夺目。它是我国的特产,分布于从我国中部至西南一带,其中以陕西宝鸡附近的秦岭山脉为多,“宝鸡”这个地名的由来即因盛产红腹锦鸡之故。

向雌鸡求爱时,雄锦鸡不遗余力地卖弄它的一身“打扮”。它身上华丽的羽毛都向外蓬松,彩色的披肩羽盖住了头部,很像抖开的折扇。靠近雌鸡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向上高高翘起,翅膀上和背、腰上的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鸡面前,尾巴也随着倾斜过来,使美丽的尾羽和尾上的覆羽显得十分明亮,双眼目不转睛,紧盯着雌鸡的一举一动,向它脉脉传情。这时,雌鸡已被雄鸡绚丽的羽毛和一系列炫耀动作搞得眼花缭乱,不时地发出“咝咝”的艳羡声,似乎在说:“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16.马鸡

马鸡的美丽驰名中外,在世界雉类协会(WPA)的会徽上就有它昂首挺立的图案。马鸡共有4种,即分布于青藏高原一带的白马鸡、分布于西北一带的蓝马鸡、分布于华北的褐马鸡和分布于西藏南部的藏马鸡,其中前三种是根据其体羽的主要颜色而得名,后一种体羽介于白马鸡和蓝马鸡之间,为蓝灰色。它们都是我国的特产种。

马鸡的头顶被以黑色的软而卷曲的如绒短羽,绯红色的脸庞上满布疣状突起,格外醒目。耳羽后面生有两簇白色羽毛向头后伸出,好像两只犄角,又宛如被微风轻轻掠起的围巾,所以它们也被称为“角鸡”或“耳鸡”。更为奇妙的是它们的尾羽,长长的两对中央尾羽比最外侧尾羽长一倍左右,并向体后高高翘起,柔软而细密的羽支披散下垂,就像蓬松的马尾,样子十分别致。当它们在林间疾跑时,远远看去就好像一群奔马,因而称之为“马鸡”。

从上面有趣的雄鸡“颜值”比拼中可以看出,我国是野生鸡类最为丰富的国家,种数居世界第一位,还有很多著名的珍稀特产。它们不仅在自然界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大多具有雄健优美的体态、五彩缤纷的艳丽羽毛和丰富多彩的求偶炫耀行为,在雄鸡的“颜值”方面总体上也比只栖息在其他国家的种类略胜一筹。因此,我国当仁不让地成为野生鸡类王国。

【责任编辑】庞 云

猜你喜欢

羽色家鸡尾羽
有趣的汉字:鸟
孔雀想多了
不同羽色鸡种ASIP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肩上有“神器”,家鸡更健康
恋歌
鸡的视力越来越差都是人类造成的
快慢羽基因对坝上长尾鸡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
孔雀开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