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晓迎春来
2017-03-17刘汉杰
刘汉杰
20 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的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的鸡骨,经过研究认为那是家鸡的骨架,并因此认定在距今8000年左右,华夏先民就已经完成野鸡的驯化,推翻了此前家鸡最早出现在4000年前印度河流域的结论。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那是雉鸡骨而非家鸡骨,目前相关争论仍在火热进行中。事实上,家鸡也好,野鸡也罢,磁山文化遗址中鸡骨的大量出现,至少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鸡就已经进入华夏先民的视野中了。进入先民视野中的鸡,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融入到中国人的信仰、礼俗、饮食、工艺等民俗生活之中,逐渐脱胎成一只内涵丰富的文化灵禽。
民间信仰中的鸡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鸡是“知时畜”“司晨鸟”,有“时夜”“烛夜”“翰音”等别称。鸡能知时、能司晨,源于其与太阳的神秘联系。古人尝试着解释这种联系,于是便有了鸡与太阳的诸多神话传说。
汉族有玉鸡、天鸡的传说。汉代东方朔所撰志怪集《神异经》上说:“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潮水应之矣。”扶桑山得名于扶桑树,扶桑树乃两棵相扶持的神树。南朝任昉《述异记》上说:“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鸣之。”
少数民族有鸡叫太阳的神话。苗族神话《公鸡请太阳》讲:远古的时候,天上没有太阳和月亮,地上寸草不生,先民造了12对太阳和月亮挂在天上。这些太阳和月亮不听人们招唤,往往一起出来,晒得天下草木干枯。一个神箭手射下11对太阳和月亮,剩下的一对吓得躲起来。人们派蜜蜂、黄牛、老虎、狗等分别去请,但没有请来,最后还是红公鸡把太阳请了出来。相似的内容还出现在壮族、黎族、侗族、布朗族等民族的神话传说中。
因为鸡能报晓,人们相信鸡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于是鸡又成了辟邪之物。战国时民间就有“挂鸡于户,悬苇索其上”以逐百鬼的习俗;汉代人杀鸡悬挂在门户上,认为能调和阴阳、节制风雨;南北朝时期,磔鸡于门逐渐被贴画鸡所取代。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鸡鸣也能驱鬼。《古今图书集成》卷三六引《青州府志》记有一个小故事:山东博兴东北嫌城里有一位石姓老妪,她在夜间听到妖怪说“筑城以围居民,鸡鸣前当尽食之”。石氏闻言大惊,遂“以手拊箕作鸡鸣,群鸡皆鸣,妖惊去”。百姓感念石氏,为其立庙,号称“石婆婆庙”。清代学者袁枚《子不语》卷八录“鬼闻鸡鸣则缩”的故事讲述:司马骧秉烛而卧,烛光渐小,见一高一矮两鬼进门,司马氏坐起与鬼对视,正在对峙间,“忽鸡叫一声,两鬼缩短一尺,灯光为之一亮。鸡三四声,鬼三四缩,愈缩愈短,渐渐(鬼的)纱帽两翅擦地而没”。
鸡血同样也有辟邪功效。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寒衣节,在河南一些地区这天要杀鸡。传说阎王这天要放鬼出来,至来年清明收回。人们相信鬼怕鸡血,遂以鸡血驱除鬼魅。俗语说“十月一日,杀小鸡儿”。
鸡之所以能驱鬼辟邪,还是源于其与太阳的联系。古纬书《春秋说题辞》上说鸡为阳气聚集之物,太阳是阳气之精,太阳出而鸡鸣叫,这是同类感应的结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更清楚:“古者正旦,磔雄鸡,祭门户,以辟邪鬼。盖鸡乃阳精,雄者阳之体,头者阳之会,东门者阳之方(向),以纯阳胜纯阴之义也。”太阳为阳气之精,鸡报晓、属阳物,鬼惧光、属阴类,阳能制阴,鸡因此具有辟邪除祟的法力。民间俗语说:“鸡叫阳,狗叫阴;鸡鸣兆客到,狗吠鬼登门。”
当然,司晨的是公鸡,如果母鸡司晨则被视为异象,是不吉利的象征。《尚书·牧誓》记载有:“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说,母鸡司晨,家道将会败落。除此之外,鸡鸣还有其他一些禁忌:鸡无故群鸣,俗称“荒鸡”,主不祥;鸡西向而鸣,也主不祥,俗语说“公鸡西鸣,家有不宁”;又信,鸡一更鸣有火灾、二更鸣有盗贼,等等。
鸡除了被用来辟邪,人们还用它来占卜。鸡卜本是古越人的占卜习俗,早见于《史记·孝武本纪》:汉武帝灭掉南越之后,听从南越人之勇的建议,命令南越巫师建祠庙、筑祭台,恢复南越人祭祀上帝、百鬼以及鸡卜的传统。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录了广南西路(广西桂林)的民族风情,上有关于南人鸡骨占卜习俗的详细记载。
鸡卜习俗传承至后世。在近代云南行商、马帮中曾流行鸡卜,用以卜问出行、财运的吉凶,称“看鸡卦”。逢年过节或打牙祭时,要杀一只公鸡献饭,鸡头、鸡脚归老板或马锅头吃,吃时将鸡头颅骨、眼眶内的小片骨、下颚上的叉软骨、脚胫骨等小心地取下剔净,验看征兆以判断吉凶。
鸡卜习俗还广泛存续于瑶族、黎族、彝族、佤族、水族、珞巴族、哈尼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之中,有些民族甚或到了“无事不鸡卜”的程度。云南佤族人举凡播种、狩猎、械斗、盖屋、生死等都要鸡卜,卜过之后方才決定是否行事,他们每年养的鸡主要用在看卦问卜上了。除了鸡骨卜,鸡头、鸡舌、鸡肝、鸡蛋等都可能被用来占卜。瑶族人用鸡蛋占卜,占卜的方法因卜问的事由而定。以择地造屋为例,动土前选一枚鸡蛋,蛋壳上写上人、财、畜、鬼四字,上凿一小洞,以火烧烤鸡蛋,视蛋清流出的情形以定凶吉:蛋清沾人字,兆人多病痛;沾财字,兆谋生不易;沾畜字,兆牲畜不旺;沾鬼字犯鬼,会使祖先及各路神灵不悦。如有上述情形,则为凶兆,需另择他地。
在民间,旧俗又以正月初一为“鸡日”。据汉代东方朔《占书》记载:“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有;阴则灾。”在后世民间,鸡日当天,人们以天气阴晴占卜当年养鸡业兴旺与否,晴主旺,阴主灾。此日戒杀鸡,忌打鸡骂鸡,喂鸡也较平时用心。
民间仪式中的鸡
仪式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鸡不只出现在人们的信仰观念中,也大量出现在婚礼、丧礼、祭祀、结拜等民间仪式上,具有表演性质和象征意味。
在河北、山东等地的传统婚礼上,有以鸡作为聘礼的习俗。据清末河北《定州志》记载:“亲迎礼用雁,或以苍鹅代之,俗多用鸡,曰‘长命鸡,意取匹配不乱群也。”临近迎娶,男女方各备一只红鸡,男方备公鸡、女方备母鸡。婚礼当天,女方家的鸡由伴嫁的男孩抱着随新娘一起坐在花轿上,在鸡鸣之前赶到新郎家。俗信此时公鸡在睡、母鸡未眠,寓意女人今后不受男人欺侮。男方则将公鸡和母鸡一起拴在桌腿上,并不时击打公鸡,直到公鸡有气无力为止,民间以为这是妻子制服丈夫的象征。这两只鸡不得宰杀,任其老死,因此称为“长命鸡”。
公鸡还被用来代替新郎成亲。广东五华县的客家人,新婚之夜如果新郎因事缺席,需把一只脚缠红绳的公鸡用鸡笼罩在床上,象征新郎陪伴新娘。东南沿海一带的渔民有“公鸡拜”的婚俗。择定婚期后,如遇新郎出海捕鱼未归,男方家便用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行拜堂礼,由小姑或伴郎手提公鸡,按捺鸡头与新娘交拜。拜堂过后,鸡脖上系一条红布,把鸡关入洞房,以饭食喂养,待新郎出海归来后,才将公鸡放出。民间因此有“阿姑代拜堂,公鸡陪洞房”的俗语。
白族民众视鸡为民族的图腾,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定亲之日,男方除给女方送首饰、衣服等信物外,还要送一只挂彩的红公鸡和两瓶烈酒,俗称“订鸡酒”;结婚当天,男方要再送鸡和酒,以示信念坚定;新婚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要在洞房中同吃半生不熟的鸡肉和糯米饭,并分赠给至亲密友。有童谣戏曰:“新姑爷,新媳妇,躲在洞房吃鸡肉。骨连筋,筋连肉,撕也撕不开,啃也啃不动,新郎笑嘻嘻,新娘嘻嘻笑,新郎新娘亲骨肉。”婚后三天,新婚夫妇还要带着礼品和一只红公鸡酬谢媒人。生了孩子后,男方还要用红公鸡(生女孩则备母鸡)向岳父母报喜。
鸡还出现在少数民族的丧葬仪式上。在苗族传统丧礼上,有“开路”仪式。所谓“开路”,即引导死者灵魂与祖灵会合的一种仪式。巫师先诵《指路经》,然后左手抱一只鸡(男亡用公鸡,女亡用母鸡),右手握一节竹管,在念过咒语后,用竹管猛击鸡头,将鸡打晕后扔到门外,表示死者的灵魂已被引出家门。另外再取一只鸡,用淘米水为其洗面和两足,由巫师抱在怀中给亡灵开路。开路时,巫师一边拍打公鸡,一边念念有词,然后杀鸡献灵,并用火烧鸡的尾毛,直到鸡毛发出糊臭味为止。人们认为鸡毛的臭味能引导死者把鸡拿走,随祖先的灵魂回归故地。
鸡又是一些少数民族敬神的供品。水族信奉的门坎神是保护人畜平安的家居之神,祭祀门坎神时要杀一只公鸡;布朗族祭灶神、土地神、山神等神灵时要用鸡;苦聪人祭龙神最主要的供品也是鸡,等等。
鸡血酒会,也称“砍香拜祖”,是广西巴马布努瑶族的民间习俗。大家自带公鸡和米酒,头人宣布酒会宗旨,将鸡集中于神台边,摆酒、插香。头人唱史诗《密洛陀》(密洛陀为布努瑶族的始祖神),将与会者带来的米酒逐一倒入一个大碗(俗称“血酒塘”)中;然后用刀砍断一只公鸡的颈部,滴血入碗,每人一杯血酒,必须一饮而尽;接着砍香枝,必须一刀砍断一枝,否则会被认为不忠诚或不可靠,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置;最后将食物吃尽而散。
鸡血也出现在汉族民间的结拜仪式上。结拜也称“结义”“换帖”“拜把子”,是汉族民间的一种结盟仪式,有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等仪式过程。其中,同饮的血酒中就有鸡血:杀鸡(男用公鸡、女用母鸡)沥血于酒中,结拜者刺破中指(男左手、女右手)滴血其间,然后按年龄大小,每人象征性地喝上一口,此举也称“歃血立盟”。
鸡换是流行于青海河湟地区的习俗。初生婴儿如有休克症状,当地人认为需要“换命”,婴儿方能醒来,换命的方法是:将公鸡头朝外置月房门坎上,用刀斫掉鸡头,将鸡血涂在婴儿嘴上,连呼其父名字,待婴儿醒来后,以“鸡换”二字作为婴儿乳名,认为这样可保孩子一生平安。
民间物什中的鸡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鸡有着诸多优良的品质:“夫鸡,头戴冠,文也;足传距,武也;见敌而斗,勇也;得食相呼,义也;鸣不失时,信也。”除此之外,“鸡”“吉”同音,寓意吉利;鸡冠之“冠”与“官”同音,寓意升官。基于这些美好的寄寓,自古而今,鸡的形象大量出现在民间日用物什上。
四川三星堆文化曾出土一件青铜鸡,它昂首引颈,尾羽丰满,造型生动,写实性强,铸造工艺精美。从其造型上来看,青铜鸡应该与古代神话中呼唤日出的“天鸡”有关。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民丰县尼雅1号墓葬中挖掘出一件东汉时期的鸡鸣枕。该枕长46厘米,宽16厘米,高10厘米,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文句织锦连缀而成,枕中凹下,两端鸡首翘起,上面有锯齿状高冠,枕芯是植物茎秆。枕上“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的字样,体现了古人美好的寄寓。直至今天,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的传统丧礼中依然还有使用鸡鸣枕的习俗。据清末河北《定州志》记载:“气绝,子妇等环哭,以白布作枕枕之,锐其两头,实以麦麸,名‘鸡鸣枕,使长夜亦知天晓也。”
鸡冠帽是彝族撒梅人未婚女子的帽饰,彝语称之为“撒尼莫吐”(撒尼帽子),因帽形似雞冠,也称鸡冠帽。鸡冠帽帽冠呈鸡冠形,上绣精美的花纹,戴在头上犹如一只啼鸣的雄鸡,代表着吉祥与幸福。每个撒梅姑娘至少拥有一顶鸡冠帽。订婚之前,鸡冠帽“鸡头”向后,表示未婚;订婚之后,鸡冠帽“鸡头”要转向前;结婚之后,摘下鸡冠帽,改换已婚妇女的发型、发式。
在一些传统时间节点上,也有鸡的影子出现。在河北、山东等地,立春时节要戴春鸡,春鸡又称“迎春鸡”,是妇女用碎布缝制的鸡形饰物,立春时挂在孩子身上,有驱邪求吉之意。在谷雨节气里,陕西一带的民众要绘制“鸡王镇宅”的厌胜物:早起收取露水研墨,在纸上画一红冠公鸡,嘴啄毒蝎,蝎身上涂上红色,表示已被杀死;把它贴在墙壁上,用以镇压毒蝎,以求家宅平安。在浙江金华一带,端午节要给小孩佩戴“鸡心袋”。鸡心袋也称“端午袋”,是用红布缝制的小袋子,形似鸡心,内装茶叶、米和雄黄粉,挂在小孩胸前。“鸡心”与“记性”谐音,俗信小孩挂了“鸡心袋”记性好、有出息。在陕西扶风一带,正月二十日以后,妇女要用花布制成小布鸡戴在孩子胳膊上,俗信能使孩子一年不得病。
除此之外,民间一些日用物什也以鸡为名。古有“鸡鸣布”一说。相传晋时有浣沙女,事母不嫁,以织布自给,常夜浣纱,天明成布,因此得名鸡鸣布。《隋书·地理志》载称:“有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谓之鸡鸣布。”青海地区称传统棉靴为“鸡窝子”。靴为两片,垫上棉絮,密密缉过,用骰子皮(生牛皮制成的细条)把两片缉成一条楞状;靴底由7层褙布叠成,一般厚2寸多,上布下皮,结实耐穿,暖如鸡窝,因此得名“鸡窝子”。
古时插有鸟羽的文书称羽檄,也称羽书,俗称鸡毛信。《汉书·高帝纪下》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的记载。唐人颜师古注曰:“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鸡毛信常作征调军队之用,上插鸟羽表示事件紧急,必须速递。
民间饮食中的鸡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鸡的种类繁多,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述:“鸡类甚多,五方所产,大小形色往往亦异。朝鲜一种长尾鸡,尾长三四尺。辽阳一种食鸡,一种角鸡,味俱肥美,大胜诸鸡。南越一种長鸣鸡,昼夜啼叫。南海一种石鸡,潮至即鸣。蜀中一种鶤鸡,楚中一种伧鸡,并高三四尺。江南一种矮鸡,脚才二寸许也。”
鸡肉素来是中国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用炖、炒、煮、炸、清蒸、红烧等烹饪方法,可以制作出多种多样的菜品。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鸡公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人不知,故令领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在书中,袁氏列出了白片鸡、鸡松、鸡粥、焦鸡、炒鸡片、蒸小鸡、酱鸡、鸡丁、栗子炒鸡等30多种以鸡肉为原料的食谱。
鸡肉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由于鸡的种类有异,其疗效又有所不同。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丹雄鸡主治妇女崩中漏下赤白的病症,能补虚弱,温暖脾胃,止血;白雄鸡的主要效用能降气,治疗狂邪病,补脾胃,安定五脏,治消渴症;乌雄鸡能补脾胃、止疼痛,除去心腹中的恶气,身体虚弱的人适宜吃;乌雌鸡主治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所致的痹症,治脏腑五缓六急的病症,乌鸡血能治疗妇人不下奶,等等。
在古人看来,吃鸡也有一些禁忌。唐人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说:“鸡具五色者,食之致狂。肉和鱼肉汁食之,成心瘕。六指玄鸡、白头家鸡,及鸡死,足爪不伸者,食并害人。鸡、兔同食,成泄痢。小儿五岁已下,未断乳者,勿与鸡肉食。”
在有些民族中,吃鸡又有一定的规矩。贵州、广西的侗族,如有客人来访,主人会把鸡头鸡脚献给客人。广西隆林苗族有“鸡心认亲”的待客习俗,如有客人造访,主人杀鸡款待,待肉和汤都吃完后,如果只剩下鸡心,便认为来客是亲兄弟,第二天要设宴庆贺兄弟团圆。如果鸡心被客人不小心吃掉了,主人会再杀一只鸡,夹起鸡心逐个劝吃,谁吃了鸡心,饭后主人便婉言辞客,这个人就是不受欢迎的人,此后再也不能参加这样的聚会。
东乡族有鸡尾宴。将鸡宰杀后,拔毛、燎洗、煮熟,按鸡的部位分成13个等级:胯子、腿子、鸡胸、大腿、翅膀、鸡肋各两个、鸡尾一个。进餐时,各人按习惯吃相应的部位,阿訇吃胯子,阿伯吃大腿,姑夫、姨夫吃鸡胸,其他依次而食。在13个鸡肉等级中,鸡尾最贵重,必须由阿舅或尊贵的客人享用。如有不当食者,小则不欢而散,大则争执打斗,使主人十分难堪。
民间游艺中的鸡
鸡的形象还大量出现在各民族的民间游艺中,这些游艺或以真鸡出场,或仿以鸡形,或谐以鸡名,成为民众生活的调剂与补充,兹举几种如下:
斗鸡。斗鸡之戏早见于先秦时期。《战国策》中就有齐国国都临淄之民好“斗鸡走犬”的记载,唐宋之后斗鸡之风大兴于民间,成为民间博戏的重要内容。旧时开封一带有“斗鸡会”,时在每年正月初二、十二日,会场有半亩大小,围以土墙,由囊家(设局聚赌抽头取利者)撮合双方,约定赌注,放鸡决斗。每斗一局称为“一坑”,每坑输赢钱数不等,囊家抽取百分之二十利息。观者既可围观,也可下赌注,称为“猜嘴”。至掌灯时斗鸡才宣告结束。
撞拐。撞拐是锻炼平衡和耐力的一种传统游戏,南方称斗鸡,北方称撞拐。把一条腿向前拐着,或用手扳住,两人用单脚一蹦一跳地用拐着的那条腿对撞,谁被撞得失去平衡拐着的腿放下来了,谁就输了。此戏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
鸡拳。鸡拳是流行于我国湘西和福建福州一带的象形拳,相传为清末湘西人张海全模仿公鸡的奔、跳、飞、跃、斗等动作结合少林拳术创编而成,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鸡拳的手法有指、掌、爪、顶等;步法有三角步、三七步和七三步等,典型的动作有金鸡独立、飞爪戏珠、寒鸡抱蛋等,偶尔也伴有鸡鸣;套路有三战、四门、七步、十八法、三十六手、七十二步、斗鸡、群鸡斗等。
老鹰捉小鸡。这是汉族地区的儿童游戏,游戏开始时根据规则确定角色,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追赶鸡群,“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老鹰”再转着圈去捉“小鸡”,如“小鸡”散开或有“小鸡”被捉住,一次游戏结束。下一次开始时,被抓住或散开的“小鸡”则充当“老鹰”。
踢鸡。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青年男女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争相去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其他任何人。对于青年男女来说,此时可借机追打自己的意中人,“踢鸡”又成了他们传情达意的一种手段。
翻开汉语词典,与凤和鸡有关的词汇形成鲜明的对比。形容凤的,诸如凤毛麟角、凤凰来仪、凤雏麟子、凤冠霞帔等,以文雅为主;形容鸡的,诸如鸡鸣狗盗、鸡毛蒜皮、鸡胸龟背、鸡蛋里挑骨头等,以俚俗居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应该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凤是人们杜撰出来的神鸟,雄称“凤”,雌称“凰”,后人雌雄统称凤,并以其寓指宫闱内的嫔妃,以与高居龙位的帝王相配,为皇家专享。鸡却更多地鲜活于民间社会,人们信其灵、谐其名、餐其肉、仿其形,把鸡的信仰、审美、实用等功用发挥到极致,这应该也是“鸡不如凤”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