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者变变变
2017-03-17
2016年10月27日,美国加州帕姆代尔,一架“复仇者”喷气式无人机悄然首飞,从外形上看,它比普通的“复仇者”略大,其实人家的名字里多了个ER,全名是“复仇者”ER(增程型)。
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海外战场的屡屡成功让美军尝到了甜头。但是越来越高的战场威胁环境,以及越来越高的目标时敏性,要求“捕食者”这样的无人机必须继续“进化”。2009年4月4日,采用涡扇动力的“捕食者”C成功首飞,并被冠以一个杀气更盛的名字“复仇者”。“复仇者”终于甩掉了霍尼韦尔TPE331涡桨发动机那套讨厌的螺旋桨,换成了一台普惠PW545B涡轮风扇发动机,进气口设置在机背,翼身作了更优化的融合设计,尾喷口和机身外形也都更具隐身特征。最令制造商通用原子公司称道的是“复仇者”的速度。在涡扇发动机推动下,“复仇者”实现了400节的飞行速度,比“捕食者”B整整提高了160节。然而,涡扇动力也有自己的麻烦,“复仇者”的续航时间大幅度下降,仅有15小时,比起“捕食者”B的27小时逊色不少。
要实现战场持续态势感知和精确点杀伤,“复仇者”的耐力必须增强。通用原子公司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遗憾的是在美国三军国防预算锱铢必较的大气候下,国防部对喷气动力的“复仇者”不够感冒。虽然“复仇者”至今累计飞行已达13 000小时,但截至目前,美国军方尚未将“复仇者”作为正式采购项目。美国空军倒是购买了一架,但只是用于技术验证。有外界猜测中央情报局曾使用“复仇者”执行秘密任务,联想到2016年10月26日美国无人机系统防御大会上通用原子副总裁披露的关于“复仇者”曾在叙利亚投放传单的消息,看来所言不虚,这种典型的心理战符合中情局的套路。但无论如何,“复仇者”至今被没有订单的怨念包围。虽然没有大宗订单,但现实需求就是远期收益,要迎难而上。自2012年起通用原子自掏腰包自担风险搞起了升级改造,等得起。
“复仇者”ER的机身被拉长了1.2米,总长达到13.4米,其翼展也被加大了3.2米,达到23.2米,载油量也因此足足增加了1 000千克,达到4 585千克。经过这番改动,“复仇者”ER的續航时间从原来的15小时增加到20小时(这一数字在军方看来仍不算给力),最大速度据称仍为400节,最大飞行高度15 000米。“复仇者”ER内部设备舱可携带1 362千克载荷,可携带通用原子的“山猫”多模合成孔径雷达、MS-177多频谱成像传感器以及908千克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
通用原子如今还正在加速研发海军型“复仇者”,准备参加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需要的无人平台竞标所有竞标者具备空中加油、情报、侦察和监视能力,海军未来将把中标者命名为MQ-25A“鳐鱼”。近日,海军向波音、洛马和通用原子公司同时发出了协议,要求三者对其提交的方案加以优化,以便实现海军的任务需求,但还附加了一个风险降低条款,言外之意很明显,太烧钱的不要。不过对于通用原子公司,他们从“捕食者”进化到“复仇者”的动作还算够快,算是占了先机。
西方媒体还披露了通用原子更为大胆的工作:积极推进电力/热能管理、波束管理以及定向能武器的研究,其目标是给“复仇者”装上高能激光武器,如果顺利,有望在2017年开始测试。果真如此,那么无人机在具备飞毛腿、千里眼和隐身衣后,又将拥有一阳指,其用武之地将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