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游:“团”结四方

2017-03-16

农家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年终奖旅店抱团

乡村游:“团”结四方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近年来,桂林市依托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地制宜,以深入推进农旅融合为切入点,让农民抱团发展,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龙胜大寨村村民领取500万“年终奖”。

大寨村村民领取近500万“年终奖”的背后

距离春节还有十天,一条“龙胜大寨村民领取500万‘年终奖’”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一个村为何能拿到如此多的“年终奖”?巨额“年终奖”背后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钱。”1月15日下午,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景区人头攒动,大家围着一大堆扎好的百元大钞发出“啧啧”的赞叹和羡慕声,而穿着盛装的瑶族村民们个个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笑容,因为那一大堆钱是他们今年的“年终奖”,他们是领钱来了。

“今年比去年多了几千块。”64岁的村民余凤兰领到钱后高兴地告诉记者,从几年前他们就开始领取年终奖,拿自己来说,最开始只能领取几千块,去年领取了12000多元,而今年则领取了15000多元,比去年又多了3000元,晚上一家人要好好庆祝一番。村支书潘保玉告诉记者,当天村里261户村民领取的年终奖共473万多元,平均一户近两万元,最多的可以领到4万多元。

事实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龙脊被外界慢慢认识后,也有少数的游客到大寨来旅游,但根本没形成规模。

2003年随着景区的成立,大寨村被真正纳入了“旅游圈”,很快村里通了水泥路,来巡礼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陆续吃上“旅游饭”,但村民在开旅店的同时并没有保护好村里的梯田,大家都觉得已经不需要种田了,都希望开店赚钱,有些田地基本荒废了。

“龙脊本来就是靠梯田才有名气。”潘保玉说,虽然村里的旅店陆续开了起来,也有少数人赚了些钱,但大多数村民还是很难受益,同时梯田的荒废也给村里的旅游带来了危机,如果大家都不管理梯田,总有一天梯田将不复存在,旅游就无从谈起了;从眼前来说,梯田上如果没有种植水稻,景观也将失去一大亮点。

2013年,景区和村里开会商量如何在保护梯田的前提下抱团发展旅游,经过讨论最后决定让村民以“种田入股”的方式运作,并跟村民签订了相关协议,规定村民每年必须统一时间在梯田上种植水稻统一收割,同时对梯田进行维护,以营造出更漂亮的景色,而到了年底,根据景区的营业情况对种植梯田的农户进行奖励。当年村民就收到了100多万元的“年终奖”,此后“年终奖”年年攀升,2014年为220万元,2015年397万元,2016年达到了473万元,紧逼500万元大关。

事实上,这些年终奖只是村民收入的一部分。采访中,村民余凤兰告诉记者,今年她拿了15000元的年终奖,但相比她一年的总收入来说并不算多。她一年卖给游客瑶族衣服十多套,一套三四千元,加上卖披肩等,一年下来自己卖旅游产品可以有五六万元收入,她的一双儿女如今还开起了农家乐。

66岁的潘应芳今年的年终奖在村里最多,达到了43000多元。他乐呵呵地说,自己还有额外的收入,拿去年国庆节来说,他跟老伴每天帮游客背东西上山,一个人一次来回是100元,一天可以来回五六次,一个国庆节下来就可以赚上万元,两个老人在家一年的收入有六七万元。

美丽的梯田景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在大寨入住。据不完全统计,光是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村里的旅店少的赚了5万元左右,多的达到10多万元,而且房间都是供不应求。除了开旅店,村民根据自身的情况还可以卖农产品、手工艺品,担任挑夫和演员等工作,而每一项工作都能给他们带来收入,可以说村民们都沾了旅游的光,村里的贫困户也迅速走上脱贫的道路。

传统产业遭遇瓶颈,转型走上旅游路

近年来,农民抱团发展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比如阳朔县葡萄镇的翠屏村近年来利用“诸葛文化”走上文化旅游的路子,临桂区中庸乡泗林村打出了“秀才村”的牌子搞旅游……

而阳朔县金宝乡毛家嵅村最近几年受到“水果癌”黄龙病侵害,村里沙田柚等水果遭受巨大损失。面对传统产业的“消沉”,村民并没有灰心,而是齐心协力改变思路,要走出一条旅游道路。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村民决定要抱团发展旅游。2016年10月,大家采取入股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2000元一股,村里60多户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数十万元入股。请来了专业人员对村里几百亩地进行了规划,划分出了旅游餐厅区、水果区、休闲区等。规划一出来,村里就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几辆挖掘机和拖拉机正在村里忙碌着。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村里的鱼塘已经有了雏形。莫迪说,搞旅游村里很有优势,村子离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过一公里左右,在高速路上就可以看到村里的景色,每年都有不少广东和桂林等地的游客来玩耍。目前他们正准备修一条路连接高速路,到时游客来玩就更方便了。其次,村里除了山好水也好,地下水十分丰富,他们将打造垂钓区。另外,村里还在陆续种植其他水果,并保留一部分原有的长势较好的水果。还发动村民种植应景的各类水果和各种花卉,让村里不但四季有花看,还要有水果摘,打造一条提供吃、喝、玩一条龙服务的旅游线路。

"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让人眼前一亮

此次之行,看到遍地的花果树木与奇山异水不仅相得益彰,因水果带来的节庆活动更是异彩纷呈。兴安县的葡萄节,阳朔县的金橘节,平乐县的柚子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月柿节……人们到桂林旅游,不仅为山水而来,也为水果而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来。

在阳朔的白沙镇,每到金橘成熟季节,漫山遍野的金橘挂满枝头,一栋栋“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吊阳台”的桂北农家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大理石铺就的漂亮村道通到村民的家门口,这些都让许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灵川县万亩提子示范区地处桂林市国家4A级景区古东瀑布和冠岩景区黄金旅游线上,每到提子成熟季节,除了外地涌来的大量采购商外,还有大批游客进园观光摘果,发展成为桂林又一旅游新景。每年到这里来观光、摘果的游客多达10万人以上。

猜你喜欢

年终奖旅店抱团
新西旅店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古人也有年终奖
注意年终奖六档“临界点”
“天冷了,抱团取暖吧”
沙窟旅店
华山旅店盗窃案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
中小企业如何抱团取暖
旅店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