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林豪“赌”新马铃薯技术

2017-03-16邹江

农家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冬种薯苗黑膜

玉林豪“赌”新马铃薯技术

玉林引进昊华种植技术的马铃薯农田长势喜人,专家正在察看薯苗生长情况。

一项在其他地区成功推行了10多年的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在玉林能否成功落地?玉林入冬以来,冬种马铃薯就吸引了一双双关注的目光,2016年10月底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的“昊华种植模式”正式落地玉林的田间地头。推广初期,这项技术曾经遭受质疑,然而在一场天灾后,玉林的薯农们开始认真地审视这项技术。

据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雄兵介绍,惠东县是广东省马铃薯第一县,多年冬种马铃薯稳定在12.9万多亩,亩产4000公斤,总产量30万吨以上,产值7亿多元。仅此一项,参与种植的2.6万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增收在1000元左右。惠东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很高,冬种时适合种植的地全部被种完,要扩种的薯农只好到周边的海陆丰等地租地。

惠东县有多个农业大公司为薯农提供从技术到收购、加工等服务。在惠东马铃薯第一镇的铁涌镇,深圳昊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华公司)便是马铃薯高产技术的专利开发及持有者,铁涌镇溪背村村民叶乃纺采用其良种良法种植的马铃薯创造了亩产超5000公斤的纪录。

玉林市马铃薯产业过去产品找不到市场,加上传统的种植技术落后,投入不足,产量低而不稳,效益差,更没有企业来带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昊华”的新技术能否适应玉林水土,本地的薯农有疑虑。

2016年11月19日的倾盆大雨让这场新旧技术的比拼提前结束。传统技术管护的薯田由于排水差,大水漫灌下,刚种下的薯苗绝大多数烂根,损失惨重。北流市山围镇薯农刘祖勇说:“我家的薯田全军覆没,现在变成野草疯长的草地!”而用昊华公司高垄、排水等标准化技术修建的薯田由于排水性能好,大多躲过了这场少见的天灾,薯苗长势喜人。

国内马铃薯权威——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胡俊等专家来到覃霖海的田地调研时,工作人员拨开盖土,无需深挖只轻轻掀开薯田的黑膜,一只只马铃薯便外露出土层,薯块光滑,薯形圆整。胡俊介绍,这是马铃薯黑膜覆盖栽培技术,马铃薯通过黑膜覆盖栽培,可起到保温、保水、保肥及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采用黑膜覆盖的优势有很多,首先是原料成本较低。其次,覆盖完薄膜后,生长期不用除草,施加底肥和追肥后不用再施肥,省力省本。此外,能有效减少因薯块暴露长成“青头”薯的比例。

得到专家的“接近惠东种植水平”评价的覃霖海喜不自禁,因为从去年年底起,北方的马铃薯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按照往常,南方冬种马铃薯价格肯定比北方的高,因为其上市时间在每年的3月左右,这是一个市场的空白期!”昊华公司的技术总顾问胡成来说。

在国家鼓励政策的带动下,现在仅河北、内蒙古等9个试点省和上海、哈尔滨、杭州、西安等7个试点市,就有200多家企业参与了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加工业的兴起,马铃薯行情自然水涨船高。

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景成说,加快马铃薯良种良法的推广将奠定玉林市的产业优势地位,然而要让良种良法落地玉林还有许多的瓶颈: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及晚稻早熟品种问题,直接关系马铃薯健康成长及上市时间;薯农对新技术掌握不好,需加大技术培训;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等。

这些瓶颈需要相关部门及薯农们正视及破解。

(邹 江)

猜你喜欢

冬种薯苗黑膜
冬种绿肥对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可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黑膜”能吸收几乎所有光线
鸡蛋上的“黑膜”不致癌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汽车A柱外饰黑膜的产品工艺设计及其施工方法研究
叶菜型甘薯大棚越冬栽培薯苗存活率及其产量性状表现
不同栽培方式对冬种鄂薯4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