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A检查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7-03-16王娈鸾
王娈鸾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江苏 苏州 215000)
冠状动脉CTA检查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王娈鸾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江苏 苏州 21500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CT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6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这61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然后采用冠状动脉CTA检查对这61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对比这6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结果:这6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检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左主干、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冠状动脉CTA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相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具有发病率高、患者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在冠心病患者发病的早期对其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受限。在本文中,笔者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6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61例冠心病患者。这61例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这61例患者的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62.17±5.42)岁;其中有男31例,女30例;其中有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8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例。本次研究获得了苏州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检查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CTA检查对这61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其进行治疗。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应使用二甲双胍对其进行治疗。在停药48 h后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行检查的方法是:1)使用飞利浦牌Brilliance 64 slice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扫描方案进行优化。2)经患者的肘静脉为其注射350 mgI/ml的碘海醇。3)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进行增强扫描。完成扫描后,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1]。4)检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15 min的观察,确认其无不适症状后可准许其离开检查室。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这61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2)向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造影剂,并对其进行多体位投照。
1.3 观察指标
观察这6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6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对比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这61例患者共有病变的冠状动脉68支,其中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5支(占36.76%),冠状动脉左主干7支(占10.29%),冠状动脉左回旋支20支(占29.41%),右冠状动脉16支(占23.53%)。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结果显示,这61例患者共有病变的冠状动脉71支,其中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8支(占39.44%),冠状动脉左主干8支(占11.27%),冠状动脉左回旋支20支(占28.17%),右冠状动脉15支(占21.13%)。这6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检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左主干、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用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效果
将对这6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其病情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而分析对其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在诊断其冠心病方面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显示,用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4%、87%、99%。
3 讨论
冠状动脉CTA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有研究指出,用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有助于判断其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笔者结合相关的文献报道将冠状动脉CTA检查的优点总结如下:1)可鉴别冠状动脉的纤维性斑块和脂肪性斑块,进而可了解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2-3]。2)对钙化病变的敏感性较高[4]。3)检出心肌桥及冠状动脉开口异常的几率较高。为了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笔者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6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这6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出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左主干、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病变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用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4%、87%、99%。笔者认为,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检查图像的质量满足诊断病情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辐射剂量。2)在对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过程中需注射造影剂,因此应充分考虑造影剂对其身体的损害。对于合并有糖尿病、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等疾病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水化治疗,以防止其发生造影剂肾病。
综上所述,用冠状动脉CTA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相当。由于冠状动脉CTA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故此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于兰英.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153-154.
[2] 郑勇.CTA(双源)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9):1130-1131.
[3] 昌思梦,范芮,李世春.256排螺旋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9):88.
[4] 杨林飞.冠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2-53.
R445
B
2095-7629-(2017)17-0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