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研究
2017-03-16徐刚
徐 刚
(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
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研究
徐 刚
(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探讨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20例/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0,P<0.05)。结论: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
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但临床调查发现,接受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常会发生术后结石残留。据统计,接受常规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高达40%~70%[1]。近年来,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指出,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2]。为了进一步探讨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择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20例/组)。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13例,女性7例;其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45.8±2.9)岁;其中有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例,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例,合并肝内胆管狭窄的患者7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8例;其年龄为28~70岁,平均年龄(45.2±2.3)岁;其中有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例,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例,合并肝内胆管狭窄的患者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麻醉,协助其取平卧位。2)在患者的腹部做一个切口,探查其肝胆系统结石的分布情况。3)切开胆总管,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4)缝合手术切口。为研究组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1)进行麻醉和用取石钳取石的方法与常规组相同。2)用取石钳取石后,经胆总管切开处将纤维胆道镜置入胆管,在纤维胆道镜的引导下对胆管内残余结石的具体分布部位进行探查。3)用抓取钳和网篮或气囊导管将胆管内残余的结石取出。4)经胆道镜的钳道放入导丝,将导丝扦入直径在1.5 cm以上的结石内。将胆道镜退出,将导丝引入球囊,然后再次进镜。以双爪钳协助球囊沿导丝绕过结石上方,经注射器向球囊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至球囊略小于肝内胆管,拉出球囊以带出结石。5)用耐高压的球囊导管及斑马导丝对胆管进行扩张。先以胆道镜探查胆管内的情况,然后对胆管进行造影检查,以确定胆管狭窄的长度及程度,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将胆道镜钳道置于斑马导丝距胆管狭窄处5 cm左右。沿导丝引入球囊导管,将球囊导管对准狭窄部位后接通压力泵,注水加压,以扩张胆管。在术后对患者进行T管胆管造影检查、胆道镜检查及超声检查,以观察取石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2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结石残留。研究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为10.00%。常规组2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有8例患者出现术后结石残留。常规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为40.00%。研究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00,P <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具体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明确。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胆管炎性狭窄、肝组织纤维化、肝脓肿、肝硬化等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一般处于较深的部位,常规的取石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使得接受常规取石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较高[3]。有学者指出,扩大肝内胆管的切除范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但手术的创伤更大,对于结石分散、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不适用。在取石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可直视胆管内部的具体情况。纤维胆道镜可用于配合常规取石器械进行取石操作,也可用于配合网篮进行取石操作,还可用于配合肝段切除手术及肝实质切开取石手术。在纤维胆道镜的引导下,手术医师可直视术区进行取石操作,从而可有效地避免损伤胆管和十二指肠[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为10.00%,常规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为40.00%。研究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00,P<0.05)。笔者认为,进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1级、2级胆管结石可在术中利用胆道镜取净。对于3级、4级胆管结石,应依据彗星征定律进行取石。2)对于合并有胆管狭窄的患者,应先对其胆管进行扩张,然后再进行取石。3)对于因结石多、分布广而难以一次取净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大口径T管的方式对其进行术后胆道镜协助取石。4)在对患者进行取石操作时,应保持动作轻柔,以防止其胆道发生窦道破裂性出血。对于已发生窦道破裂性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灌注止血或压迫止血处理。
总之,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姜书勇,庄岩.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4):316-318.
[2] 骆建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47-49.
[3] 阎玉矿,赵守和,刘继东,等.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3(3):49-51.
[4] 尹克宁.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9):136-138.
R364.2+5
B
2095-7629-(2017)17-0117-02
徐刚,男,1988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汉族,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