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共建美容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2017-03-16易玲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惠州美容课程体系

梁 菁,易玲利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校企合作共建美容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梁 菁,易玲利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惠州旭兰美业有限公司协同创建了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旭兰时刻美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开展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构建基于美容工作流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美容技术人才,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美容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1]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2]由此可见,协同创新与高校建设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在该平台的驱动下,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对促进高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协同创新的涵义

协同创新是在协同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创新模式。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1971年德国著名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 Haken)在系统论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产生1+1>2的协同效应[3]。

创新,是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来的。其后,创新理论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70年代的创新演化理论,80年代的产业创新理论,90年代的国家创新理论,21世纪的开放式创新理论[3]。陈劲等[4]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是协同创新的前范式,而美国学者Chesbrough[5]最早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人才和其他资源要素流动越来越快,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研发优势,与其他利益主体进行合作,以实现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协同创新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研究员Peter Gloor[6]最早提出的,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是: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生产知识结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结构和用户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它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整合资源,实现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促成产业化的科研新范式[4]。

2 校企合作共建“旭兰时刻美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本着服务社会、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谋求共赢的原则,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惠州旭兰美业有限公司协同创建了“旭兰时刻美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总体思路设计见图1。

图1 “旭兰时刻美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思路设计

2.1 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我院在医学技术实训楼1楼提供160 m2的实训场地,作为“旭兰时刻美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场地。惠州旭兰美业有限公司按照高端美容院的建设标准进行设计与装修,并提供全套美容设施与设备。该中心已经竣工,并于2016年5月试运行。美容专业侧重技能提升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因此,我们将该中心设计为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开放式实训基地。

2.2 打造师资共享平台

惠州旭兰美业有限公司派出技术骨干协助美容专业的教学工作,并不定期在我院举办美容相关讲座;我院派出美容专业教师到公司旗下的旭兰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校等进行观摩学习、听课等;另外,组织美容专业的学生到公司旗下的连锁美容院进行美容培训、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师资共享。

2.3 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校企协商,确立我院中医美容专业的主干课程;围绕美容行业用人需求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增设了美容机构经营与管理等课程;根据企业高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反馈,增设了相关实训课;减少了部分以理论为主的专业课(如妇女卫生保健、中医养生等)的学时,相应增加了主干课程(如美容师、中医美容美体等)的实训学时,强化实训教学。突出课程的职业性,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构建基于美容工作流程的美容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2.4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美容专业是一个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为突出“职业性、应用性”的职业教育培养特色,使学生掌握将来进入美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符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和岗位要求,以校企协同创新为切入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和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技能标准,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2.5 设立美容专业奖学金

惠州旭兰美业有限公司设立了“旭兰美容天使奖学金”,从2014年起,每年计划捐赠1万元,连续捐赠10年,奖励在校成绩优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3 校企协同创新的现实意义

3.1 校企协同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益,进行技术创新,就必须依靠科技、依靠人才。而高校的基本功能就是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它在应用技术的研究与转化、培养、输送人才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企业和高校合作是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科研、人才等方面问题的重要途径[7]。

通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我院给惠州旭兰美业有限公司输送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美容技术人才,帮助企业解决自身解决不了的科研和技术上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进而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因此,校企协同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2 校企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特色发展

校企合作能促进高校走出校门、适应社会、面向企业,提供符合企业需要的服务,进行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的科研。同时高校能更好地了解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等信息,从而调整专业方向,加强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主动适应企业的转型升级,培养企业适用型人才,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也增强了学校办学的活力,这正是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企业的发展得益于高校,反过来,又会从各个层面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两者相得益彰,最终实现互利共赢[8]。

借助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我院美容专业教师可以到企业的美容机构观摩听课和进修学习,从而针对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完成教学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进而推动我院美容专业的特色发展。

3.3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适用型人才

高校等科研机构在承担国家60%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同时,其社会服务功能也日渐凸显。校企协同创新中,高校起到了为企业提供适用型人才等创新资源服务的重要作用[9]。适用型人才主要体现在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校企合作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校企协同创新,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实用型科研技术人才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10]。

我国美容从业人员虽然队伍庞大,但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多数是初中学历。虽经过短期培训,有一定实践经验,但受过系统医学教育和培训的美容师很少。目前,美容市场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美容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人才的专业化、仪器的自动化、操作的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培养美容专业适用型人才,以提高美容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使美容行业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 结语

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行业沟通合作,才能真正解决从业人员水平低与岗位能力需求增加的矛盾。为此,建设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旭兰时刻美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逐步完成教学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开展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构建基于美容工作流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彻底解决长期以来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美容技术人才。

[1]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5]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M].Boston M 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6]Gloor P.Swarm creativity: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7]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64-69.

[8]鲁若愚.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

[9]马志强,李钊,朱永跃.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博弈分析的高校服务价值提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30-35.

[10]杨兴林.高校协同创新相关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3(6):15-17.

G40-03

A

1671-1246(2017)04-0011-02

2015年度惠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旭兰美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中医美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5kt275)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惠州美容课程体系
奔跑惠州
透视环保美容热
惠州一绝
美容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