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午战争唯一胜仗之“豪杰”终见天日
——记退休医生于武艰辛考证之旅

2017-03-16孙大光

侨园 2017年3期
关键词:碑石豪杰辽阳市

文本刊记者 孙大光

甲午战争唯一胜仗之“豪杰”终见天日
——记退休医生于武艰辛考证之旅

文本刊记者 孙大光

于武(左)和李伟

骁勇善战的将领

聂士成(1836年-1900年),字功亭,安徽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岗集镇聂祠堂)人,清朝将领。幼年父死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聂士成自小好行侠仗义,后投身军旅,开始了40年戎马生涯。先后参与剿捻、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战功卓著,尤其甲午战

许多读者或许还不知道,比电影《甲午风云》中管带邓世昌及全舰清兵视死如归的壮烈场面更为惨烈的一幕,竟然发生在辽宁的辽阳市——当年清军将领聂士成率2000清兵在辽阳的摩天岭成功阻击并打退了日寇的侵犯。这是甲午战争中唯一一次打败日寇进攻的经典范例,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极大挫败了日寇妄图长驱直入,占领中国更多领土的狂妄野心。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史实被长期忽略。

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辽阳人于武先生,经过长期考证,终于在辽阳发现了有关聂士成的史料,从而揭开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而于武先生的爱国激情,也在他百折不挠寻找这位爱国将领的过程中,真实展现在了人们面前——争爆发后,聂士成随提督叶志超援朝,驻军牙山,率部与日军激战。回国后参加鸭绿江江防之战,坚守虎山,组织辽阳摩天岭防御战。他率领2000士兵利用山高路险,设疑疲敌,雪夜奇袭连山关,继而收复分水岭,杀敌甚重,击毙日军将领富刚三造,取得清军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因功补授直隶提督。在庚子之变的天津保卫战中,他中炮阵亡。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忠节。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现存的文字记录凤毛麟角,而在辽阳更没有发现任何的相关实物。今年66岁的退休眼科专家于武先生,早就关注聂士成在辽阳曾经打败日寇,给中国人争气的这段历史,他发誓要找到相关的文物……

发现七眼透龙碑

于武有一位专门为寺庙石碑刻字的朋友叫陈庆态。2010年6月,于武和家人在陈庆态的引领下到辽阳市甜水乡摩天岭盘龙寺游玩。期间,于武在寺庙后的树下突然发现几块断碑残石,其中一块雕有二龙戏珠的七眼透龙碑首赫然入目,上面镌刻有“德沛军民,威震夷狄”八个大字,其书法遒劲有力,镌工深刻细腻,令人震撼。经于武的作家朋友李伟辨认,认为这8个字与历史上的聂士成有关,这让于武非常重视。

由于碑文残缺,他只好结合历史资料,尝试性揣摩碑文大意:即摩天岭战役的胜利,不仅依靠聂士成率部奋勇抗战,还与辽阳地方官徐庆璋的支持和后勤保障分不开。为支持聂士成在摩天岭抗击日寇的进攻,徐庆璋组织了1万多地方民团和当地村民在摩天岭上积极协助聂士成阻击日寇,军民团结一心最后取得了胜利。

于武在查找大量历史资料后得知,在中国古代皇权统治下,等级森严,在为各级官员树碑立传过程中,一般官员可享受五眼碑,王公大臣一级的才有资格享受七眼碑,而皇亲国戚可以独享九眼碑待遇。于武分析:在这荒山野岭上竟然发现了七眼透龙碑,绝非偶然。历史上,这里战略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甲午战争期间,聂士成奉命驻守摩天岭,不仅成功保卫了辽阳东路,还顺势收复了连山关,并联合友军激战草河口,夺回雪里站,确保了沈阳平安,也使辽阳免遭屠戮。在整个甲午战争灰暗的天幕上,涂上了一笔亮色;在大清国失败的凄惨中,透出了一股雄壮。

这是一群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而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英灵,“挖掘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经历,也是后人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历史责任”,于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与100多年前的聂士成“隔空喊话”,心心相印了。

于武认定:摩天岭战役曾是聂士成率部奋勇抗击日寇侵略的古战场,留存一些历史文物很正常,没准还会有更惊人的发现。尤其应该有那场战斗的历史证据。

艰难的查证

自从发现了这块很有“来历”的碑首后,于武竟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将自己开办的眼镜店托付给亲属经营,全身心投入到考证和继续查找其他文物中。他首先围绕那几块残碑走访了摩天岭附近的村子。有村民说,小时候见过这个石碑,但没听谁说过这个碑的来历。曾有村民提供,过去曾见过碑身和碑座,碑身上还有文字。有村民还提供:类似的残碑不仅庙里有,村民的家里也有。于武闻听感觉不可小觑,他嘱咐村民:“再见到石碑马上告诉我。”临走,他还委托陈庆态帮他继续寻找有关碑石。

于武家在辽阳市内,而摩天岭距离他家有70多公里,去一趟得坐大客2个多小时,还需要登山,这对腿有毛病且已花甲之年的于武来说,非常困难。但他对朋友说:“这点困难不算啥,只要能找到聂士成当年在摩天岭打败日寇的证据我什么苦都能吃。”于武是一个做事执着的人,他想做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底。

摩天岭是一座南北绵延50多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的大山。于武每次来此寻找碑石都要艰难的爬上爬下,四处翻挪。经常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心中的那个信念让他坚持了下来。他回家也不闲着,上网查资料,经常到市图书馆查找相关史实,还走访有关专家请教,有关甲午战争的书籍他几乎都找遍了,仅笔记就记录了几大本,撰写论文十几篇。这些付出都是义务的,所花费用也是自己掏腰包,而且他无怨无悔,义无反顾。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有人却赞赏他:“老于有一颗真诚、可贵的爱国心,一般人做不到啊。”还有一些人给予于武大力帮助和鼓励。

原辽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叶洪刚,不但向于武提供了大量资料,还语重心长对他说:“搞历史研究是个苦差事儿,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想当然。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有根据,你认为七眼透龙碑与聂士成有关,必须有证据支持,没有证据什么都定不了。”叶主任的话,更加坚定了于武一定要找到七眼透龙碑与聂士成相关证据的决心。

他抚摸碑文热泪盈眶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荒山野岭考察、搜寻,多少次无功而返,流了多少汗水,花了多少金钱,这些早被于武“忽略”了,在他的信念中,搜寻证据,找到实物才是他不懈努力的最终目的。

俗话说:心诚则灵。经过3年多的仔细搜寻终于见到了曙光。2014年4月8日早晨3点于武就醒了,他对老伴说今天还要去村里看看。老伴一向相信和支持他,给他煮了碗面条。吃完于武就坐上长途汽车出发了。那天庙里的明性和尚开车和陈庆态在路口等着他。明性和尚非常讲礼节,想请于武到庙里先喝点茶再去寻找。但那天于武不知怎么了,急着要去搜寻找碑,和尚就将于武和陈庆态送到李家村的村口。于武和陈庆态首先进到一家院子里,因为事先有人告诉于武,这家有几块残碑。

二人首先清理院子里露出青石的一个土堆。一会儿,一个碑石显露出来。于武找了个瓦片刮去碑上的残土,隐约看出碑上有文字,他用刷子将泥土刷掉,蓦然看到一个“士”字,于武心中一阵狂跳,急不可耐用手拂去碑上的残土,竟然又看见一个“成”字。一股热血突然涌上于武心头,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情不自禁跪在碑石上,用刷子将碑石上的残土剔去。天哪!天哪!赫然入目的竟然是“聂公士成”四个字。此时,于武激动得早已热泪盈眶,他注视着这四个字,心中默默念叨:聂公士成啊,我找了你整整3年,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说罢,于武抚摸石碑,面对大山竟然情不自禁热泪横流。陈庆态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人们熟悉这位老人,因为经常看到他在山上转来转去。当人们知道他就是为找到这块价值连城的石碑几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时,都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

尾声

和尚找人和铲车帮忙将石碑搬运到盘龙寺。后来,于武给李伟先生打电话告诉了这件事。李伟激动地称赞道:“于大哥,你为辽阳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随后,于武又告诉了叶主任。叶主任非常高兴。经有关专家考证证实,该碑立碑时间是光绪二十三年,该碑立碑人为宋占標、冯国璋及聂士成的部下。摩天岭大捷后,大家为聂士成立碑,称赞他的功德,可见当时部下对聂士成的爱戴和敬仰。同时也证明了甲午战争期间,聂士成在辽阳摩天岭抗击并打败日寇的历史事实确定无疑。聂公碑为辽阳地方志和文物史料又增添了宝贵一页。

目前这块碑暂时保留在盘龙寺里,于武还在继续搜寻,陆续又发现了一些碑的残片,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笔者最后问于武:你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于武认真地说:“辽阳市是一个地杰人灵的古老城市,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城市,我作为辽阳的市民,我要尽我所能为这个城市添砖加瓦,做出我的贡献……”

猜你喜欢

碑石豪杰辽阳市
五绝·梨花落
西湖碑石域外传播策略探究
辽阳市驰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卫士群英谱
热血青年
我的城市我的家
赤壁(二首)
战地女豪杰
厦门破狱成功的女豪杰——杨淑和
人生在世
“像雷锋那样做人,今生无悔!”:记辽阳市白塔区南门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唐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