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关于高考之外成功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7-03-16郭啸南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坚持成功高考

郭啸南

摘要:面对如今的社会状况,我们认为高考就是唯一的道路,高考就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但是从古至今也有很多名人是曾经名落孙山或者根本就没有参加过高考,从他们身上可以证明,脚下的路很多,高考并不是唯一走向成功之路。虽然人们不再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挂在嘴边,可大多数家长仍然觉得读书才是孩子的最好出路。尤其是家有考生的家长,在高考来临之际,更是忧心忡忡,生怕孩子在高考中失利。但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有失足落水的。高考落榜后,怎样才能帮助落榜的孩子重新找回自信?这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孩子会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一旦处理不慎,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逼孩子走向绝路;高考并不是唯一出路,应提高人文素养,多读书,读好书,在平凡的生活中执着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的迈向成功。

关键词:高考;素养;坚持;读书;成功

随着高考志愿的顺利填写,2016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仰望高考的星空,也许今年又将会添上几颗熠熠闪光的新星,高考使那些有志之人“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让那些心有所向之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让那些寒门子弟“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每当高考结束大家都会吐槽国内外高考题目如何不同,然而,毕竟人家也是高考选拔人才,这是个致力于高考改变命运的世界。每天上学在公交车上一直都有小朋友被爷爷、奶奶带着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他们有着比父母还要大的压力,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再参加高考考上好的大学,这是父母的期望,或许也是自己的梦想。所谓的十年寒窗,换来的只是六套试卷,这叫高考。高考与新中国同龄,诞生于1949年,它是选拔人才的方式。高考和古代的科举相似,它们对于社会来说相对公平,但是有人成功,就有人失败,状元只有一个,名落孙山的不计其数。下面就高考、素养和成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阐述:

高考真的就是我们的人生全部吗?高考真的就是人生最终的胜利吗?

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好好学习。高考确实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但它不是唯一的,除了高考之外,肯定还有别的,或许有些人会带给我们启发。

1、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李时珍,他应当是现在辍学之人的榜样。他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毫无兴趣,毅然的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去专心攻克自己喜欢的医学。他对于八股文是学都不学,但是在三十八岁的时候被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院判,官价正五品,一年之后便辞职回乡。在这十几年的医学生涯中,发现古代的草本书籍错误百出,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书籍,最后历经十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李时珍勇敢摆脱科举的束缚致力于自己的所爱,同样让自己的人生如此耀眼,并名垂千古,因此,高考之外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去探索自己人生的新天地。

2、中华上下五千年,不走寻常路而成功的,不只在古代才有。被称为亚洲地区最杰出艺人的成龙小时候特别喜欢打架,由于经常打架、闹事,所以无法升级,仅仅读完了小学一年级。之后他的父亲带他拜访京剧武生于占元师傅,于占元是成龙崇拜的武侠女星于素秋的父亲。当时成龙看到这边的学生在旁勤奋的练功,觉得非常羡慕,便要求父亲让他在这里学武。于是,成龙便成为其中一员,于占元师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戏行规矩的严厉与苦练。刚开始那段时间,成龙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他结业出师后做武师的工作,出卖的是劳力,出生入死,地位卑微,每天等候导演来挑人,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接连拍了好几部片,其中《醉拳》走红后,他正式当起导演。《龙兄虎弟》《飞鹰计划》等七部电影均是三千万以上的票房。94年的《红番区》真正令成龙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上映时创下高票房的记录。之后还有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尖峰时刻》也获得极高的票房。成龙只是小学学历却成为闻名于亚洲、美国的艺人,其热衷于公益的事迹也是众所周知。

也许成功的路上会被一些人们认为好的事情所阻拦与否认,比如成绩与高考,也许在这些事物面前我们暂时卑微与渺小,但这只是暂时,志存高远,不忘奋发,相信自己,继续努力投入新的生活,终会成功。

也许大家会质疑,没有文化,不去读书素质肯定低下吗?

李时珍吃苦耐劳的素质低吗?人家尝遍百草,写出了《本草纲目》。小学毕业的成龙社会公德低吗?其一直热衷于公益。我们不否认有些不学无术的人素质低,但你也不能否认有些高学历人员的犯罪,比如,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留美博士求爱遭拒杀死女生事件。因此无论成功与否,都应该是人格的培养、精神的修炼、内涵的提升。

1、生活在当今浮躁奢华的时代,每个人无疑会被深深影响。什么四书五经,去一边儿玩去;什么长篇巨著,我可没工夫;什么经典名籍,拜托这都什么年代了……无论何时,读书无用论都会被屡屡提及,像一枚翻天印砸中读书人的脑门,“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论调甚是嚣张,就连爱因斯坦老先生昔日的一番话也被断章取义地拿来做旧账,“人在一定岁数后,阅读过多反而会影响创造性。”殊不知,黄仲则当年写这诗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不过是仕途不妙,发句牢骚。爱因斯坦作此话,不过是要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创立和推广新的科学理论。换句话说,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之低,还远远达不到说此类话的境地。

2、广为熟知的台湾作家龙应台在致儿子安德烈的信中写到:“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還是人家说得在理,多读书不仅会让你获得知识,了解信息,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重塑内心,塑造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拿平常你所吃的食物作类比,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名字也被你遗忘,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你的骨头和肉。读书亦是如此,三毛曾言,“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话虽老,理仍在。多读点书,对于正在成长、思想与人生观正在建立的青少年们尤为重要。世上白云苍狗,唯有文字流传至今,能够足不出户便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本身就是件极幸福的事儿。

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向成功不仅仅只需要有素养,还有一点就是坚持。

李时珍如果没有坚持尝遍百草也不会有《草本纲目》;成龙如果不坚持拍戏他也不会和影帝的称号有任何关系。显然坚持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为坚持是由于百般地敲打而磨练出来的;坚持是甘甜的,因为无畏的与不倒的毅力早已在心中播下了胜利的种子。

1、“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就坚持下去好了。”捷克长跑健将萨托皮克在获得奥运会一万米长跑冠军后向欢呼的人群大喊道;面对记者们的镜头,台湾最著名漫画家朱德庸腼腆地说:“倘若我不是一直向着深爱的漫画事业进军,说不定我现在还在台湾的某个澡堂传毛巾或者哪个冰棒厂包冰棒呢。”;“我就是想用这种幽默俏皮的方式一直干下去”。从死尸起步一路迈步成为一代喜剧天王,周星驰用这种荒诞不经的“无厘头”表演,以及小人物身上的市侩作风和富有正义感的矛盾对立,开创了喜剧表演的独特领域……

于是,不难看出,每一个成功的人物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而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而正是在这一段用鲜血与汗水浇灌的日子,重塑了他们内心,也奠定了光鲜的基础。

2、如今的孩子终究还是太浅薄太懒惰,一面抱怨着学校考试制度,一面抱怨着社会经济压力,到最后终究于事无补,不过徒费心神而已。

记得有一日在家,一名快递员送包裹来,外面下着雨,他一身水,站在门口等我查收,他望着我的房间里仅开了一盏台灯的书桌,悄声叹道:真好,真羡慕你,能够学习!接过收据他又急匆匆地离开了。由于他的话,返过头来我又重新审视我的书桌,就好像看见了一个平安事道,看到了一方净土来隔绝世间的阴霾,不禁觉得无比幸福。

感谢上苍,感谢命运,我们现在可以有一方书桌来读书,有经典名著供阅读,可以安静地思考评说,勾勒指点,对于我们现在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能再奢求什么呢?做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身处求学路上,我们理应振奋精神迎接挑战,享受人生岁月里的这段时光。所谓热爱与否,只有在你经历了这项事业,了解了大致情况,才能从心里产生思考与共鸣,而不是道听途说,跟着感觉强作门外汉。

因此,在求学路上每每感到慵懒懈怠之时,我们不妨歇下心来想一想,想一想那悬梁的孙敬,刺骨的苏秦,凿壁的匡衡,囊萤的车胤,映雪的孙康,借月的江泌,赶路访友牛角挂《汉书》的隋代李密,肩头积薪而又吟诵诗文的汉代朱买臣,类此等等。做学问本就艰苦,成功更是一件关乎励志的事情,所以可以停止抱怨了,想想成功者背后那段艰辛,我们又可以踏踏实实地做事儿了。

3、坚持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让人的心灵不再荒芜,也可以让人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它应该是不关乎风、亦不在乎雨的。当干瘪的谷穗在风中东摇西摆时,不知它是否会留意到身边那垂首的同伴。当他想要标榜自己时,就预示着自己的失败。它输给了不丰满、不成熟,更输给了匆匆而过的时光。慢慢地,身边那垂首的伙伴悄然走向成熟,不显摆、不招摇。成熟的谷穗用时间和坚持见证着自己,将它饱满的颗粒奉献给滋养它的土地。时间也许是这世上最公平、最公正的,它是见证着万物的兴盛、衰亡。他不会给虚度光阴的人额外的馈赠,也不会让坚持付出的人空手而归。放弃是遗憾的轻松,坚持是不悔的辛苦!

高考这座独木桥并非唯一的出路,高考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是我们努力的过程、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去,高考就不再是检查成果的唯一方式。有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读技校、辍学打工。他们戴着坏学生的帽子奋斗在这个社会。面对那些努力想要证实自己的孩子,我很敬佩,也要告诉那些迷失自我的孩子:“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修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绩不能决定一切,只要我们能够努力自己所喜欢的,无论结果怎样,只要我们能超越过去的自己,那么最终无论在哪方面,我们都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红兵.试论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兼论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2003.

[2]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D].厦门大学,2007.

[3]李禹阶.汪荣.我国高考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发展趋向窥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4]張志伟.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报,2001(06).

[5][美]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美]魏特利,林伟贤.做我生命中的第一:成功心理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坚持成功高考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