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梁振英2017年施政报告
2017-03-16汪灵犀
2017年1月1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立法会发表2017年施政报告。由于梁振英已经宣布因为家庭原因不竞逐连任,因此这份施政报告也成为他任期内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报告对港府既往的哪些善政良策进行了巩固?又打算在哪些方面为下届特区政府培育“沃土”?这些信息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其实,问题的答案都涵盖于报告全文中。此份施政报告的主题为“用好机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谐共融”,既回顾了本届特区政府的施政成果,也介绍了其为香港中长期发展所做的准备。报告共分13大主题近280个段落,涵盖经济、医疗、扶贫、交通运输、退休保障等各个不同范畴,其中“和谐”、“发展”、“创新”、“民生”是关键词,也是港府接下来要抓的重点。
重申“一国两制”
“港独”没有空间
对时政比较关注的人都知道,特首每年发布的施政报告,不仅是香港特区政府做的一个上年度“工作总结”及本年度“工作安排”,也是观察香港政局的一个窗口。
近年来,香港政局一直在向令人不安的方向发展。“民粹”声音甚嚣尘上,社会被割裂,经济发展也因此受阻。尤其在2016年发生的两名年轻立法会候任议员公开辱国事件,让各界都对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给予了更多关注。
因此,在2017年施政报告中,梁振英再次重申坚持“一国两制”,“港独”没有空间。在引言中,他提到:“香港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香港完全没有独立或以任何形式分离的空间。在‘一国两制下,每一个香港人都有义务全面遵守《基本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在结语中,他又强调,香港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这既是法律,也是国际公认的政治现实。香港的高度自治,是按照《基本法》规定的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不是随意的自治,也不是其他任何形式或程度的自治。他说:“本届特区政府会继续严格按照《基本法》,落实‘一国两制,亦会继续维护人权、自由、民主、法治和廉洁等核心价值,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这显示遏制“港独”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项长期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的立法会宣誓风波中,梁振英顺应民意,果断提出司法复核,进而有了人大释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香港的社会稳定,显示梁振英在复杂政治生态中坚定地反对和抵制“港独”。然而,在2017年2月17日,慢慢弥合的香港社会又被一道判决撕开了伤口:香港法院的英国籍法官杜大卫宣布,负责“占中”清场的7名香港警察全部被判入狱两年。这个判决,让人对香港的法治及香港的未来都产生了担忧:没有强有力的秩序,香港还会不会再次出现“占中”和旺角暴乱?没有和谐的社会环境,香港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续抓“一带一路”
用好“十三五”机遇
对关注香港发展的人来说,香港经济的走向是施政报告里最值得关注的内容之一。正如梁振英在引言中所说,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共融。
2017年的施政报告中,梁振英特别强调香港应积极融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强与内地经贸合作,同时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
2017年,本届特区政府将进一步与内地探讨在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范畴,扩大和优化《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期望今年年中取得实质成果。同时继续在粤港合作机制下,与广东省政府紧密合作,在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为港人港企谋得发展新机遇。
在金融服务方面,特区政府将积极研究金融发展局对香港金融市场及金融服务业持续发展提出有关税务、法规及人才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并落实可行措施。同时邀请香港贸易发展局在外地加强推广金融服务业,并且致力于年中前完成香港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成员的相关程序。
在2016年的施政报告里,梁振英首次用整章篇幅来谈“一带一路”,2017年也不例外,并对如何参与“一带一路”作了更加深度具体的筹划。报告提到,政府计划开设首长级和其他常额职位,以确保“一带一路”办公室可以更有效和持续地推展工作;增加“丝绸之路”学生交流团名额;增设“一带一路印度尼西亚奖学金”。另外,政府将在9月再次与贸发局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贸发局亦会继续在其主办的研讨会和博览会中加入“一带一路”环节。中央政府亦会在5月,于北京举办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最高层次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论坛将突出“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成果,特区政府现正筹备参加。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倡导作用和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香港的双重优势和“超级联系人”的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下,香港本着“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原则,机遇无限。
推动科技创新
致力改善民生
2017年施政报告中,特区政府提出多项推动创新及科技措施,同时亦在住房、扶贫、教育方面提出建议。
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表示,创新及科技不是口号,而是提高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新动力。自从创新及科技局成立以来,过去一年,香港的创科氛围显著提升,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瑞典卡罗琳医学院、阿里巴巴集团等在内的世界顶级科研机构相继在香港落户。
为推动产业发展及“再工业化”,特区政府正筹备在将军澳工业邨兴建数据技术中心及先进制造业中心,分别在3年及5年后落成,同时预留了大面积用地,供创科及其他新兴产业或工业之用。特区政府还预留了5亿港元,供创科局协助各政府部门利用科技改善服务。此外,特區政府将与生产力促进局成立“知创空间”,分享实用技术和技能,推动转化科技创意为工业设计或产品,
房价高企是香港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对此,梁振英指出,目前郊野公园占香港土地总面积4成,是住宅用地总面积的6倍,而城、乡、郊、野之间,发展密度差异愈来愈大,市区人烟愈来愈稠密。政府纵然东挪西凑,最终很可能仍要填海,甚至动用部分郊野公园土地,才有望满足庞大的土地需求。因此,梁振英提出,土地利用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只要我们肯打破划地为牢的旧观念,只要我们肯认真、科学和客观地重新思考土地利用的规划,我们就可以增加土地供应,降低地价、楼价和租金,减轻香港人的住屋负担,提升香港人的住屋质素,根本解决房屋问题。”
本年度,港府在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预算为662亿港元,较4年前增加55%,这印证了现届政府在扶贫、安老、助弱力度之大。最后一份施政报告继续巩固这些善政良策,包括新增高额援助长者每月3435元港币,放宽现行津贴的资产上限以惠及更多有经济需要的长者,拟取消“衰仔纸”(不供养父母证明书),建议长者医疗券受惠年龄由70岁降至65岁,有需要长者可免费使用公院诊所等。
香港青年一代对国家认同感的缺失,让教育问题尤为凸显。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特别提到,为推动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局会加强师资培训及提供一笔1.25亿港元拨款以支持教学,同时加强《基本法》教育。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20周年,今年的施政报告封面和封底与往年不同,使用了维多利亚港的风景照片。其中的内涵,正如梁振英在报告中所称,“维港日景壮丽,夜景璀璨,标志着一代又一代香港人务实、进取的奋斗成果。香港是福地,我们要惜福,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珍惜香港的优势,珍惜阶层和谐,更要珍惜机遇、珍惜时间。我们要齐心一意,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汪灵犀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