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017-03-16曹同潇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来源学习动力

曹同潇

摘要:兴趣是推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动力。对学生来说,兴趣是个不会说话的好老师,是产生持久学习动力而不厌烦的驱动器。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会去想方设法找学习的技巧,愿意为之付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兴趣;动力;学习;来源

有人说,兴趣是一种动力。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即使再苦再累,困难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人对自然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出对事物的体验,对问题的思索;人对生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古往今来,许多成就辉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事业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时代的兴趣中,沿着兴趣开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自己事业成功的路径。

事实说明,兴趣,使人不怕吃苦;兴趣,使人废寝忘食;兴趣,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人一旦对某种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会竭尽全力投入到与这件事情有关的活动中去。每个人都有自己浓厚的兴趣,有的人喜欢绘画,他们把一张张单调乏味的白纸渲染成一件件五彩缤纷的艺术品;有的人热爱踢足球,他们奔跑在空旷的球场上,洒下了太多太多的汗水,也得到了太多太多的欢乐;有的人喜爱阅读,他们啃食着“精神的粮食”,久久陶醉在心灵的盛宴里。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中,我们把这种自发的感性的乐趣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会立志学好,成为学習的成功者。

比如,我们小时候喜欢做“捉迷藏”的游戏,玩到天黑了,还想玩,忘了回家,忘了吃饭,急得家长到处找。好不容易找着了,可孩子还是沉迷在玩的兴奋中,不想回家,家长们有的是连哄带劝,有的是连拉带推,有的是连打带骂,孩子们这才很不情愿、恋恋不舍地回家去了。现在的小朋友,大都爱玩电子游戏,玩起来什么都忘了,作业忘了写,家忘了回,饭忘了吃。不仅是利用双休日去网吧玩,就是在平时,有的也是背着家长,瞒着老师,偷着去玩,而且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通宵。但仍觉得时间短,没玩够。试想,如果一个学生把玩“捉迷藏”、打电子游戏的那种积极态度和热情用于学习中,那么,他的学习情况会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他的学习一定是很棒的,甚至是非常好的。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如今不少家庭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主导思想的教育观念和以高考为核心的应试教育体制却极大地限制、甚至扼杀了学生五彩缤纷的兴趣。通往不同方向的门窗被禁闭,走向不同终点的道路被封锁,只剩下一个去处,要所有人怀着悲壮的心情前往。每个孩子从小便被告知:要努力读书,考好学校、找好工作、拿高工资。幼稚懵懂的孩子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半信半疑地踏上了这条所有人都认同,都期待的路。不能浪费时间去画画,去玩音乐,因为那会耽误学习;不能花大把的时间读小说,因为还要做作业、上补习班。甚至,即使是学画画、学音乐的孩子,也非出于兴趣,而是被逼着拥有一技之长和加分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在通往那唯一的大门的独木桥上, 比别人走得更稳些,更快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才能上来?那就是,一定要有兴趣,学生对学习要找到兴趣点才行。人有时候是健忘的,总会丢三落四、忘这忘那,但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却像烙上了印,永远铭记于心。生活中,人会对美丽的风景过目不忘;人会对喜欢的物品清楚了解……这都是兴趣爱好在起着作用。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当你对它充满兴趣,你就会发现,记住它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我知道,对我们学生而言,学习是一项很重要的使命。但在平日里,我有时会感到学习较为乏味,这就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当我对所学的东西比较喜欢,有一种想把它了解透彻的愿望时,就会觉得学着很轻松,很快就学会了。由此,可以看出,兴趣对学习是很重要的。失去兴趣会学得疲惫,产生了兴趣则会学得很快乐。虽然人们都知道天才出自勤奋,爱学习才有出息,但是许多人都不肯勤奋,都不愿付出辛苦用于学习。

对一种东西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了解它的动力,愿意花费时间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并很享受这个过程。比如语文课文的背诵,尤其是文言文的背诵,是一些同学发愁的问题。我就借鉴有人推荐的音乐背诵法:大篇幅的课文太难背,可以给课文配上适合的音乐,在音乐的境界中摸索课文内容,探究其写作的背景知识等……别有一番情趣,一旦找到熟记背诵的技巧,那么课文也就不难背了。我对学习的兴趣还来源于感动和感恩——感动老师的无私奉献,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在学校,老师是我们学习的领导者、合作者和奉献者,为了我们,他们奉献时间、精力、健康,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我们为之感动。这种感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没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在家庭,父母每天为了我们的学习成长劳力劳神,起早贪黑。他们的辛苦付出,就是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想让孩子在应该学习的黄金时代珍惜机遇,好好学习,掌握各类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才。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导,唯有好好学习、德才兼备,以回报他们对我们的期望。这也是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向上的无形力量。为了这些,我们也要把这些当成兴趣的情感动力。

猜你喜欢

来源学习动力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图表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图表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