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下河南世界文化遗产地公示语英日翻译研究

2017-03-16景艳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景艳

[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下河南世界文化遗产地公示语翻译的调查与实证研究”(立项编号:2016-qn-236)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本论文以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基于翻译目的论,对河南3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英语和日语公示语翻译进行研究,找出3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参观游览的外国游客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河南世界文化遗产地;英语公示语;日语公示语

一、研究背景

以河南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个地市3个县为核心范围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在我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规划。其中,中原经济区一大战略定位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旅游产业发展而言,提出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战略定位极大地提高了河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为河南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河南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除了种类繁多、古老厚重的自然旅游资源外,人文旅游资源更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作为河南旅游名片的3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殷商文化和功夫文化”,每年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根据国家旅游局 2016 年 上半年发布的《2016 年上半年中国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入境外国游客1347万人次,亚洲占63.7%,其中,日本第二,美国第三。本论文基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对3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英语和日语公示语翻译进行研究,以期对参观游览的外国游客有所帮助。

二、公示语的概念

公示语,又名标识语、标志语、标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吕和发,2005)旅游景区公示语从广义上讲,涉及到食、宿、行、游、娱、购等方面;从狭义上讲,主要包括景点介绍、路标指示、游客须知、游览示意图、服务承诺、服务设施介绍等。(吕和发,2011)本论文重点研究狭义范围内河南3所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英语和日语公示语翻译现状。

三、公示语翻译理论依据——目的论

公示语翻译属于应用翻译范畴。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Hans J. Vermeer)、赖斯(Katharina Reiss) 和诺德 (Christiane Nord) 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其核心内容是“目的决定手段”,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

在翻译目的论中,翻译必须满足三个准则:目的准则(skopos rule),连贯性准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准则(fidelity rule)。连贯性准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人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连贯性准则也称为语内连贯准则(intra-textual coherence)。忠实性准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忠实性准则也称为语际连贯准则(inter-textual coherence)。其中,语际连贯准则服从于语内连贯准则,而这二者服从于目的准则,目的准则是目的论的核心。该理论以其对等值观念的质疑,对译文功能的重视,对翻译目的的强调,对翻译的重新定义,对翻译行为参与者(发起人、译者、使用者、译文接受者)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的关照以及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阐述,动摇了“原文至上”的传统翻译观念,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

四、河南世界文化遗产地公示语英日翻译存在的问题

笔者利用三个周末,分别前往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登封“天地之中”,对3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公示语的英语和日语翻译进行实地搜集、抄录、拍照,共收集英汉对照公示语样本324条,日汉对照公示语样本102条,其中以文字形式记录的样本146条,以图片形式收集的样本280条。随后将收集到的公示语样本按照英汉对照和日汉对照进行分类,分别请作者所在院校的3位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1位日语为母语的日籍教师,以及论文作者朋友中英语为母语的2位外籍人士和1位日籍人士,通过网络访谈、电子邮件和面談的方式和笔者一起对各类公示语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评定,根据“非外籍人士完全能理解的样本即为错误样本”的标准,确定出错误的公示语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在426条公示语中,外籍人员完全能理解的正确的公示语有332条,其他的94条为错误的公示语。错误的英汉对照公示语翻译有72条,错误的日汉对照公示语翻译有22条。

基于目的论的翻译理论,根据公示语的错误类别,本文针对不同的错误公示语翻译样本,以“纠正错误,方便受众”为目的,进行了纠错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词汇拼写错误

在殷墟景区,“甲骨文碑林”英语公示语翻译成“Oracle Bone Tablits”,正确为“Oracle Bone Tablets”;“制骨用的青铜锯”翻译成“dronze saw”,正确为“bronze saw”;“洗手间”写成“Lacatory”,正确为“Lavatory”。在龙门石窟景区,“龙门石窟”英语公示语翻译成“Longmen Gorttes”,正确为“Longmen Grottoes”,“药方洞”翻译成“Prescripaion Cave”,正确为“Prescription Cave”,“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公示语的日语翻译误写为“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産公園管理委会員”。在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景区,嵩山少林寺的一处碑牌上,“少林寺”“Shaolin Temple”被误写成“ShaoLin Temple。

(二)词汇搭配错误

在殷墟景区,“甲骨文发现地”的英语公示语翻译为“the Cradle of Chinese Writing”,此处用词不当,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雏形,用“Chinese Writing”不能清楚表达甲骨文在中国文字中的地位,根据目的论,以受众对象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建议翻译为“the Cradle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在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礼品商店”的日语翻译为“商店”,在日语中“商店”是卖任何商品的场所,与汉语一致,但是此处“旅游礼品商店”的语义范围小于“商店”,主要是卖本地特产的地方,建议改为“土産物店エリア”;“投诉中心”的日语翻译为“苦情センター”。而“苦情”在日语中意思为“对从他人那里受到的不满的情绪表达,“センター”是“中心”的意思,需要在“苦情”和“センター”之间加入“うけつけ”。“うけつけ”的意思是“受理、处理”,建议翻译为“苦情うけつけセンター”,这样与“投诉中心”意思一致。在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景区,太室阙、少室阙与启母阙合称为“汉三阙”,是我国古代礼制建筑的代表,英语翻译为“Three Towers of Han”,“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地面之上,是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包括台基、阙身和屋顶三部分,一般立于王宫、大型坛庙、陵墓、城门和古时的国门等处。根据目的论,建议将“阙”翻译为“watchtower on either side of a palace gate”,“Tower”此处搭配错误。

(三)语法错误

在龙门石窟景区,有句公示语“您累了,请休息。”英语翻译为“You were tired please have rested”,出现语法错误,“have rested”的英语表达不符合英语语法,建议改为“Have a rest please.”在石窟的伊河两岸有好多指令性的公示语“请勿攀爬”,但日语翻译为“登るないでください”,根据日语语法,“ない”形前面为未然形,建议改为“登らないでください”或者“登るな!”。在石窟景区的入口处,有很多商店,其中一家“玉器名家画”店的英语公示语翻译为“Jade article famous paintings”,出现英语单词大小写错误和连词缺失,建议改为“Jade Article and Famous Paintings”。

(四)文化差异产生的错误

在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景区,少林寺的“大雄宝殿”英语公示语翻译为“Da Xiong Hall”,是译者对佛教文化大雄宝殿不了解,大雄是佛教弟子对佛祖释迦摩尼的尊称,“大”意为“包罗万象”,“雄”意为“震慑群魔”,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英语“释迦摩尼”翻译为“Sakyamuni”,根据目的论,从受众对象更容易理解的角度,建议将“大雄宝殿”翻译为“Hall of Sakyamuni”。少林寺有一处公示语“除游客外,闲杂人等不得在大厅内逗留休息”的英语翻译为“Except visitors, other miscellaneous persons are not allowed to stay or rest inside the hall.”字面上看,翻译没有问题,但是从受众对象外国游客的角度分析,存在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多从正面角度表达某些反面的含义,语气较为柔和,建议改为“Visitors Only”。在龙门石窟景区,“卫生间”误译为“”,“”是“西式浴室”,存在文化差异,建议改为日语常用的“お手洗い”、“トイレ”或者“化粧室”。“化粧室”是比较文雅的表达,“お手洗い”是日语“卫生间”使用频率最高的表达。

(五)译名不统一问题

在殷墟景区,“殷墟”的英语翻译有“Yin xu”、“Yin Xu”、“Yin Ruins”、“Yinxu Museum”和“Yin Remains”五种。经笔者调查,2006年殷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时,采用的是“Yin Xu”,这一名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受,并录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翻译目的论,“Yin Xu”的翻译更具中国特色,易于外国游客接受。殷墟的“入口”和“出口”也有2种翻译,“入口”有“Entrance”和“Way In”,出口有“Exit”和“Way Out”,建议统一标准。在龙门石窟景区,奉先寺有2种翻译“Fengxiansi Cave”和“Fengxian Temple”,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佛龛,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根据翻译目的论,“Fengxiansi Cave”翻译中“si”与“Cave”重复,且“Temple”比“Cave”更切近于当时修建的目的,劝人信佛,有助于外国游客理解。石窟南门的日语公示语为“南門”,北门却为 “石窟の北の入り口”,建议统一标准。在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景区,相距不到百米的少林寺塔沟武校训练场就有2种翻译,“SHAOLIN TAGOU WUXIAO XUNLIANCHANG”和“Tower ditch school training field”,建议统一改为 “Tagou Kungfu School Training Field”。

(六)中文文化缺失问题

在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景区,“嵩山因其‘一天一地、一佛一道、一文一武齐聚一山而闻名于世”,该句的“一天一地”英语翻译为“the integration of sky and earth”,误解了原文的“一天一地”思想。天”是“天心”周公测景台,“地”是“地胆石”, 体现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对君权神授、居中而治的传统政治观念的影响,根据翻译目的论,翻译时需增加解释“the astronomical idea of the center of heaven and earth”,有助于外国游客理解“天地”的含义。

(七)杜撰词语错误

在龙门石窟景区,“旅游路线”的日语公示语翻译为“路線”,“路線”一词在日语中不存在,“旅游路线”的日语正确翻译為“観光ース”。“文物展示中心”的日语公示语为“遺産展覧センター”,“展覧”在日语中一般用在展览会等大型活动上,而“展示”日语意思是“物品排列出来方便大家观看”的意思,建改为“遺産展示センター”。

五、解决对策与建议

针对河南3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英语和日语公示语翻译存在诸多错误,笔者认为目前存在有关部门对公示语翻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寻译与翻译的沟通机制以及高素质翻译人员的缺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笔者建议:第一,建立多样化的寻译和译文质量的把关制度;第二,河南高校和社会翻译机构加大公示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第三,与国际人士合作,吸收公众参与,通过媒体宣传,为公示语翻译的投诉或建议设立渠道;第四,河南高校教师、翻译学专家、翻译协会等部门专业人士学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青岛等城市,编写《河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规范》,为河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六、结语

公示语是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本文对河南3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英语与日语公示语翻译做了简单研究。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关注公示语翻译研究,早日实现中原经济区未来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和发.公示语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2]吕和发,王颖.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

[3]荣喜朝.洛阳市景区公示语日语翻译现状调查与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6(05):60-63.

[4]张伟红.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景区公示语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4):110-113.

猜你喜欢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崛起的金融风险防范探讨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金融支持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金融集聚现状研究
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发展环境和角色定位分析
论郑州航空港对河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武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力及资源优势分析
高铁发展对中原经济区的拉动效应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