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发展环境和角色定位分析
2016-06-16季琳
摘 要:行业协会是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给予其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思路。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行业协会的需求、中原经济区发展给行业协会带来的机遇和调整、以及世贸组织赋予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的独特职能等方面,分析定位行业协会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环境和角色。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角色定位
中原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为河南加速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了新的历史性平台与机遇。同时,随着河南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增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河南企数量急剧扩容。因而,政企两界对行业协会寻求“第三力量”支撑,显得十分紧迫。目前钢铁、石化、物流等重点产业行业协会,参与了河南“十二五”发展方略制定;服装、纺织、皮革等协会,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府一线合作伙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远超预期。外界对行业协会“助力发展”的诉求呼声亦越来越大,这也为行业协会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也对行业协会发展相匹配的服务功能与效力,寄予了希望和要求。
一、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发展环境分析
目前行业协会在中原经济区尚未能有足够的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功能发挥的不够好,企业入会率不高,行业协会公信力不强等问题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职能的严重缺位折射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凸现了中原经济区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还很不完善。
1.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渴求行业协会发挥更多职能
中原经济区着力打造的是一个“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模式,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是一个完整的商贸系统,也是一个社会化体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市场中介组织的力量期待明显加重。该指导意见提出,在现有的行政权利基础上,加快完善和新组建一批区域性中介组织,使之成为企业之间洽谈与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以构建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市场机制。
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需要,行业协会要全方位整合完善人才选拔、技术更新、劳务优化、信息共享等市场要素,构建中原经济区以外企业与本地企业公平竞争、相互学习的开放环境。近几年,中原经济区政府和企业通过对国外行业协会优秀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对行业协会的认识和思考有极大的进步。要在更高的新起点上谋划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除了积极推进各级政府间的合作以外,打造产业集群力量,提升以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为纽带的“第三力量”发展,不失为探索的一大方向。
河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张正德表示,该局将会同纪委、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引导和规范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职能分配、财务管理、人员构成等方面彻底分开,促进行业协会依法独立运作。在此基础上逐步优化行业协会的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造与重组,加强对行业协会的规范管理。
2.中原经济区的行业协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机遇是:中原经济区正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共赢”转变。“行政区经济”是指在既定的行政划分范围内,由行政划分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共同市场,最终导致这个区域的市场规则混乱,经济增长成本加大,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极大地阻碍中原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共赢”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所要应对的一个重要转型,即要实现各产业、各地区之间的和谐共赢。各区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各企业协同发展,打破条块分割,打击地方保护主义,营造区域的合理分工,保障资源最高效利用。
中原经济区的各城市以协调互补实现共同繁荣,在不同行政划分中形成个性化、差别化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活动中形成我支持你、你支持我的互动格局。这种互动格局在城市体系的构架中形成庞大的辐射效应,最终通过中部的崛起,对全国经济的现代化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柱作用。
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如何搭建起企业和政府之间高效畅通的平台和桥梁;另一方面,如何积极帮助中原经济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行业协会应是政府和会员企业关于本行业信息的重要来源,有时甚至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是效率和效益,行业协会全面掌握了本行业的基本情况、基础数据、动态趋势,这些信息都是政府和行业发展的良性智库。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应当善于并有效利用非政府组织(NGO)的优势,提供基础信息的共享和共建,做会员企业和政府的探险者、润滑剂。
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要积极开展会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联合行动,打造国际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严格监督和规范会员企业的对外交往贸易活动,主动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邀请相关国际组织来中原经济区指导和洽谈;积极代表会员企业的利益进行对外贸易纷争的协调,组织会员企业做好打进国外市场的准备工作;完善会员企业权利保障措施的应诉、申诉等工作,与政府携手维护正常健康的进出口贸易秩序。
3.世界贸易组织赋予行业协会的独特职能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以“维持平等竞争,降低和排除政府对市场发展不必要的干预”为宗旨,提倡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和作用。行业协会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重要形式,其特殊的功能体现在配置市场资源方面,尤其是在信息社会条件下,行业协会潜在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明显,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甚至可以极大地影响政府政策的编订和修改, 2015 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为205.3 亿美元,出口额首次突破一百五十亿美元大关,达到157.2亿美元,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国际市场需求。
首先,行业协会有政府力所不能及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制定市场活动规则、保护本地市场利益上,这也是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发挥的更有力的优势作用。中原经济区的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国际市场上通行的交易法则制定各项旨在保护中原经济区行业利益、维护中原经济区市场秩序、提升中原经济区对外贸易品质的各项贸易准则,以此来帮助中原经济区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增强会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控制外国商品无节制地涌入中原经济区市场,限制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原经济区的时间和规模等。
其次,行业协会行规的出台和发布具有众多优于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之处。突出表现在:行业协会行规的制定较为灵活快速,不必像立法那样必须经过冗长的立法程序,它可以是敏锐地、及时地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调整;行规的制定仅涉及本行业内部,不必像法律那样强调全面性而欠缺针对性;同时行业协会行规是专业的,不必像法律那样突出通用性而削弱技术性。
第三,行业协会具有协助区域企业跳出行政封锁,打破行政划分,建立和维护区域市场秩序的力量。世界贸易组织的目的就是促进全球经济的快速交融,通过民间力量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这是行业协会又一见效快、成本低的典型优势。在没有了地区利益的行政压力下,经济利益可以使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行业协会组成跨区域的行业联盟,突破行政分区的障碍,共同协商制定区域行业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则,建立更优良的区域市场环境,探索中原经济区内各类行业资源的互补和整合。
二、中原经济区内行业协会的角色定位分析
行业协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扮演着行业系统内的治理主体和助力区域经济的“第三种力量”这两大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一,作为行业自治系统内部的治理主体,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应积极促进会员企业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实现行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根据中原经济区会员企业的各种需求提供个性化、全面化的服务以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规范中原经济区会员企业的行为以避免其损害行业的整体利益;在此过程中,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所具备的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调节功能、服务功能、约束功能。
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和会员企业应构成一个自治体系,会员企业基于平等的合作关系,在自治体系中,讨论协商形成共同意愿,达成统一的规则。虽然目前中原经济区已经产生了行业协会,但很多行业协会无法得到会员企业的认同,原因是合法性不足,协会内部治理主体地位不明确,例如政府办的行业协会;还有很多行业协会无法得到政府和其它部门的认同,原因是脱离政府的管辖和监督,例如少数企业自发组建的行业协会。所以中原经济区现有的行业协会难以发挥有效的联络作用,进而无法解决回应性问题。
第二,作为助力区域经济的“第三种力量”,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首先应该承担起沟通的任务,帮助政府和其它公共治理主体构建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其次应承担维权功能,积极地向外界反映诉求和谋求会员企业的最大利益,主动与其它公共治理主体相互配合共同治理公共事务。
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还应该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和中原经济区政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分别在中观领域和宏观领域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对该行业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于是,如何与政府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行业协会介于会员企业和政府及其它公共治理主体之间,担当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区域民间社团的组织发展状态,客观反映出区域经济成长活跃度”。河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作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行业协会是国际所公认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重要支撑力。
在这两大角色定位形成之后,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确立了公共治理的主体地位,使原来行业体系中零散的分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互动网络,众多企业成员可以进行有效便捷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改善回应性缺失或延迟的问题。在行业协会会员中进行民主自我管理,能清晰了解并及时满足会员的各种需求,并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会员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向会员提供公共服务。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与政府建立起良性的合作机制,搭设高效顺畅的沟通渠道,使行业协会可以及时地向中原经济区政府反映本行业的各项利益诉求;而中原经济区政府也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宏观政策领域,专注提高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公共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行业协会及其会员企业需求的满足。
三、小结
随着中原经济区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发挥行业协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助推作用,任重而道远。紧随“中部崛起”大战略的发展,行业协会应圈定在中原经济区内一些带动性强、特征明显、现有基础比较好、优势突出的行业,联合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形成统一的中原经济区品牌意识,以一个整体向外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郁建兴,沈永东,吴逊.行业协会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类别及其实现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2011(10).
[3]石碧涛.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季琳(1986- ),女,河南三门峡人,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社会学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