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峒中镇花头瑶婚礼音乐调查研究

2017-03-16赵金金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民歌

摘要:峒中镇花头瑶人民自古以来能歌善舞,在他们的民俗节日、婚礼仪式、度戒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歌声。峒中是个多民族居住区,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当地花头瑶民歌吸收外来文化,保留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有的歌唱风格。至今还保留着几百年前传统的婚礼仪式。整个仪式中有十首歌曲贯穿婚礼的全程,将仪式过程“串联”的一清二楚。每首歌曲根据它的功用在相应的场合由专门的人员来演唱,成为了婚礼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以花头瑶婚礼曲中的部分音乐为对象对峒中镇的音乐文化进行整体研究。

关键词:花头瑶;婚礼歌曲;民歌

一、概述

(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

峒中镇地处防城区最西端,东与那良镇为邻,西南与越南山水相连,北与宁明县,上思县接壤,是越南广宁省平辽县,广西宁明县、上思县、防城区即两国两省四县(区)的交界汇合处,边境线长 43.8公里,沿边公路经过峒中镇为35.5公里。峒中镇是广西西南的一个边陲重镇,峒中口岸属国家二级口岸,与越南平辽县仅一河之隔,离城区124公里。辖区总面积236.3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28768人,少数民族占79%,是一个汉、壮、瑶、侗、京等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镇。共有大坑、细坑、和平和板沟四个瑶族村和8个瑶族组和平村是大板瑶和部分山子瑶,大坑和细坑全部都是大板瑶,板沟是花头瑶和部分壮族。瑶族组有那棒、叫隘、奎风、模劳(现迁巴冷)、双怕、里天、昆果和轰江瓦8个全部都是花头瑶。

(二)语言文字

瑶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族语瑶语支,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书籍、歌本都使用的是汉字,这也是十九世界五、六十年代以前他们出门相遇都是用对歌的形式进行对话的原因之一,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民族音乐,至今在人生中的重要仪式和民俗节日中都有歌唱的习俗。瑶族祖先一直都是过着迁徙的生活,直到200多年前才定居下来,笔者下去调查了解到的峒中镇花头瑶目前主要有三种语言。一是度戒、做法时师傅所说的是较为古老的法语,二是当地老人唱歌时用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和师傅所的语言一样旁人是听不懂的,而传统歌曲都是用这种语言进行演唱的,所以年轻人很难掌握,导致民族传统歌曲陷入失传的尴尬局面。三是他们平时讲的瑶语。也有很多人用白话、桂柳话和普通话与外界交流。笔者调查发现90后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会唱传统歌曲的,并且都是用普通话在与我交流。长此以往大家都说普通话肯定是有益于交流的,但是世界上就会又少了一门语言。

(三)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当地居民介绍,他们只信土地公对大多数瑶人对盘王并不了解。长期在广西进行瑶族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台湾人类学博士陈玫妏认为,“门人的宗教信仰可以用“高宗教”这个概念,他包含道教、佛教和地方信仰。”他们在自己的祖先崇拜、鬼神信仰的基础之上融入了道教信仰,在度戒仪式中有明显的体现。 度戒是峒中花头瑶男性必须经历的一个人生仪式过程,男人只有度过戒经历上刀山、下云梯才是勇敢的、能承担重任的成熟男子,以后才可以调遣天兵天将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人,才能在村里担任重要的职务保护村民,不然就没有地位被看做是没有能力保护大家。以前度戒是七七四十九天,现在变成三天两夜了,由于举办度戒的主家在度戒期间要给十几个大小师傅和邻近村的人吃饭,度戒时间越长,度戒的程序就越多,师傅的费用就越高,而且村民来家吃饭的日子就越长,主家开销越大,导致很多男子没办法度戒。其次花头瑶较为浓重的习俗就是结婚仪式,本部分内容在下面将会详细介绍。

二、谱例分析

(一)演唱表情

花头瑶人唱歌时声音低沉面无表情,并不會因为在婚礼上而感到心情喜悦,也不会因为歌词中表达的祝福感情而有感情的歌唱,在他们眼中此时此刻并不是在唱歌而是完成婚礼中的一个仪式过程。

(二)演唱形式

峒中镇花头瑶婚礼音乐在演唱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演唱方法,其中《拦路歌》采用的是轮唱的方法,两个歌女先唱几个字另外两个歌女在进入。《媒人歌》采用的是对唱的形式,那方的媒人和媒人助理与新娘家的支持人、大哥两边进行对唱,他们同唱一首歌曲,主持人先唱期间媒人和媒人助理用屈膝的方式进行回礼,待主持人唱完四首之后媒人开始唱。《开茶歌》是四个歌女同时进行合唱,有时只有一个歌女唱,其余的没来或在旁边坐着不唱,其状态轻松、随意。

(三)顺产、重复唱

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不同的唱法。如谱例一、谱例二所示同时《媒人歌》但是第一首用于婚礼当天演唱,谱例二用于平时演唱的时候进行演唱。(歌词:何样飞来台上坐,头带荷花面向何)顺产时从头唱到尾,没有衬词,重复唱时每句前面后面有哼、呜、喂、哈、嘿等唱法,歌唱顺序为:1.何样;2. 飞来台上坐;3.头带荷花;4.台上坐;5头带荷花;6.向何;7.面向何。这种顺序进行演唱。他们以十四个字为一首,后面的唱法因为字的发音有些不同,前后衬词、衬词音高都是相同的。

谱例一:

谱例二:

(赵金金记谱)

(四)领唱、帮唱

唱歌时形式上大多为两个人一组,其中有一个人唱的特别好会先开口唱,另一个人跟着附和。笔者多次见到这种现象,关于其因由还需做进一步调查研究。

(五)曲式分析

《媒人歌》为C宫五声缺徵调式。音乐旋律多为为大二度、小三度的和纯四度的小跳,节奏缓慢。衬词有哼、喂、嘿等几乎都是一些“唉声叹气”的语气词,同样表达的是一种不明朗的情绪。重复唱法中根据使用唱时值衬词处断句可分为六句,其中1、3、5句结束在商音上,2、4、6句结束在宫音上。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衬词和结束音都可以体现《媒人歌》的音乐表达的是一种非常忧伤,呜呼哀哉的感情。比如第一条歌词为:何样飞来台上坐,头带何花面向何,演唱顺序如以下顺序第一句唱“何样” ,第二句、第四句唱“飞来台上坐”,第三句、第五句唱“头带何花”,第六句唱“向何”,第七句唱“面向何”。每次起唱结束都有衬词。歌词为七字句,每十四个字为一首(条)。

三、结语

峒中虽然是个多民族居住区但花头瑶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除了用瑶话唱流行曲的现象还没有发现花头瑶音乐中有其它民族民歌的要素。笔者将进一步花头瑶音乐作出研究,深度挖掘其音乐和音乐相关的文化。本文对花头瑶的音乐文化概貌做了大致描述,由于研究时间过于仓储,文化积累尚浅等诸多因素导致本文还存在很多漏洞,希望各位多提意见,谢谢!

作者简介:赵金金(199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音乐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民歌
地方民歌进课堂对民歌的传承意义探究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诺恩吉雅随想
小学民歌教学初探
试论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蜗牛与黄鹂鸟
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关系探微
陕北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