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筒对准基层 让新闻回归本源
2017-03-16王光
王光
【摘 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给地方媒体带来了鲜活魅力。
【关键词】地方媒体 基层 走转改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五年来,经过各级媒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一篇篇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走转改”活动让记者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挖掘第一手资料,塑造出丰满、立体、真实的人物,新闻宣传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作用被更好地诠释。“走转改”让采访作风更加踏实,编辑记者深入乡村农户、企业社区等调研采访,亲身感受城乡生活巨大变化,加深了对市情民情的了解。“走转改”让新闻写作回归质朴,把沉溺于空话套话、沉溺于想象加工的记者拉回到真实中来,用真实传达感动,用朴素打动人心。
作为一名亲眼见证“走转改”活动带给广播新闻鲜活魅力的地方媒体人,我深切感受到身边的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下面就以本台开展“走转改”活动为例,浅谈对“走转改”活动的一些认识。
一、“走转改”让新闻采访回归基层,新闻作品新风扑面
自2011年8月26日锦州市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大会以来,锦州电台坚持“走转改”,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写了一大批反映实际、生动鲜活的好报道。常设专题“记者走基层”“新春走基层”,平均每年都采写播发近百篇有关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的走基层调查,如反映下岗职工自强不息自主创业的录音报道《爱心10年,120天——大牛修脚的故事》;反映电业工人爱岗敬业的纪实采访《大山里的GPS》;反映黑山妇联干部为农村妇女办实事的录音报道《民情日记解民忧》;反映打击坑农假种子的社会调查《探访凌海市班吉塔镇小寺村——追踪问题玉米种》;反映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农民工兄弟的“盼”与“忧”?》;反映妇女能人的录音通讯《带领村民致富的养鸡能手张艳萍》;反映一门三代护林人的录音通讯《闾山深处护林人》等等,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宣传了普通劳动者真实的工作与生活,给人以温暖向上的力量。基调昂扬向上,内容生动感人,文风清新朴实,充满生活气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形成如此大的报道规模、涌现如此多的精品佳作,对电台自身来說是近些年少有的现象。基层是新闻采访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蕴含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只有真正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新闻作品才会有真实的情感、才会有朴实的文风、才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然而,长期以来,许多记者采访已经习惯于停留在宣传部门的介绍上,停留在典型发言的座谈会上,或者停留在与被采访人简单应景的交流上。“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让新闻记者重新回归基层,挖掘基层的感动、传播基层的声音。
“走转改”活动开始后,记者曾采访报道带领村民致富的养鸡能手张艳萍。但是采访一开始记者就发现,张艳萍面对话筒非常紧张,要么不说话,要么就像是劳模在念发言稿。记者感觉到了张艳萍心里与记者的这种隔膜和距离,为了真正走进张艳萍的内心世界,记者加入了张艳萍的工作,一起打扫鸡舍、搬运饲料,给她打下手。张艳萍心里的隔膜终于被打破,她的话匣子也随之开启,跟记者毫无保留地谈起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当这些符合人物身份的朴实的语言、真实的细节出现在新闻里的时候,很多听众被打动了。
“走转改”活动让记者回归基层,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挖掘到最真实、最感人、最具感染力的第一手资料,塑造出一个个丰满、立体、真实的人物,在记者们被感动的同时,也把这种感动如实地传达给收音机前的听众,新闻宣传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作用被更好地诠释。对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采访报道,都真实可见、掷地有声,像盛夏送水工、除夕环卫忙、春运上水员、劳动者风采等报道,生动了广播新闻,传递了基层的温暖与真情,发挥了正面激励、正确引导的媒体作用。
二、“走转改”让采访作风更加踏实
“走转改”活动让身边的编辑记者队伍面貌焕然一新,他们深入乡村农户、企业社区等调研采访,亲身体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感受城乡生活的巨大变化,加深了对市情民情的了解,加深了对百姓所思所想所盼的了解。许多记者深有感触地说,走不走基层确实不一样,只有“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才能真正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走基层,一个“走”字,使广播新闻采访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广播记者来说,这种形式的变化对记者的采访作风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一般人物采访,大都以静态为主,就在办公室里对着话筒说一说就行了。但是锦州电台这次“走基层”则不同,要真实反映各行各业典型人物的生活,用脚去寻找,用心灵去体验。真正走到基层一线,走到百姓身边。
寒冬腊月,我们的记者与巡特警一起站岗,体验寒风中核实、比对出城人员、车辆信息的艰辛;盛夏时节,我们的记者满头大汗、一身泥水出现在各种工程现场;极端天气中,为了避免即将倾倒的大树砸到过往车辆,我们的记者在风雨中手持话筒与环卫工人一同守候……
2013年,我们台一位跑农村的记者放弃了大年三十与家人团聚,很早就从锦州出发,不到8点就赶到了义县九道岭镇星星屯一户留守家庭,与他们一起过年三十。在采访对象家中,记者与他们一起挂灯笼、收拾屋子、准备年饭,体验农村留守家庭生活的艰辛和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当结束采访时回到锦州时,已经接近傍晚,回来后采写了报道《与留守家庭一起过年》,引发了许多农村听众的共鸣。
“走基层”在一次次感动听众的同时,也让新闻记者感悟:真正的新闻就应该这样!一次次走基层,也是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洗礼,让记者队伍在基层得到净化、得到锤炼、得到提高,采访作风更加踏实,新闻报道更加深入。作为媒体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媒体不能成为漂在水面的浮萍,记者更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走转改”让新闻写作回归质朴
很长时间以来,记者真正走进基层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写”新闻的少了,跑会议、扒文件,利用现有材料“编”新闻的多了,去掉空话、套话、官话,有些一分钟的新闻,真正实质性的内容不足30秒!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走转改”给了新闻媒体一次回归的机遇,一次突破的可能。
设置议题是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走转改”活动中,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捕捉了一大批源于实际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两年春节前后,各媒体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精心策划了回家的礼物、在岗位、送温暖等一系列选题,营造了充满温情的浓厚节日氛围。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记者拿了材料看也不看就开录的情况少了,夸大、虚构事实的少了,进社区、进工厂,深入农村、山区挖掘新闻的多了,记者在现场采访的多了,认真记录、认真思考的多了。用朴素的语言记录真实的人物,传达真实的感动。虽然语言朴素了,但是感情细腻了;虽然人物不再“高大全”,但是却更加真实可爱。
在本台记者采访节日建筑工人的一则新闻里,有这样一段采访。
记者:工地居住环境怎么样?
农民工:还中,床啊、电褥子啊都有,就是水有点供应不上,省点呗,洗手洗脸都省点。
记者:多长时间没回家了?
农民工:半年了。
记者:“十一”过节也没回家?
农民工:没回,多挣点钱再回去。
一段真实的对话,采访中,记者没有授意或者引导农民工师傅怎样表现,只是让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自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出现了“多挣点钱再回去”这种在以前节日报道中很难听到的话,但是真实质朴的语言更让观众感受到了节日里这些农民工的辛苦,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城市建设所做出的贡献,远比高喊口号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就是“真实”的魅力。“走转改”活动把沉溺于空话套话、沉溺于想象加工的记者拉回到了真实中来,用真实传达感动,用朴素打动人心。锦州电台“走转改”活动刚一开始就有热心听众反映,说最近那些人物典型感覺亲切,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不再高高在上、不再遥不可及,可亲、可敬、可爱、可学。
采访中许多好的有质量的新闻稿件往往来自于基层,这些反映生活的事儿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小事,小中见大,采写出了一批普通劳动者想听、爱听的新闻稿件,既帮助解决他们反映的实际问题,也让广播新闻起到了更好的亲民作用。
综合这些年广播中心辽宁新闻奖和辽宁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篇目,反映普通劳动者的稿件获奖率极高,像锦城“最美司机”危急时刻挺身救人、烈士陵园鹊桥角、十年讨薪路一朝变现实、最美村官王桂兰等,都荣获了一等奖。特别是《十年讨薪路?一朝变现实》,反映的是锦州开发区人民法庭通过举行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款集中发放仪式,让12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拿到了被拖欠10年之久的116万余元工资款,踏上回家过年的返乡路。
“走转改”改变了记者,改变了新闻,让广播新闻回归传统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走转改”正在持续,这种提升和超越也将持续。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蔡名照.对新闻战线“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的认识和思考 2012年09月17日《求是》;[2]丁俊霞.植根基层汲养分 贴近民生出精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刍议《中国传媒科技》2011(12);[3]李蕾.根植春泥气自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纪实及启示《新闻与写作》2011年10期;[4]韩艳华.关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思考《华章》 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