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隆回农民画的数字化创作研究

2017-03-16张冰钰曾强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数字化

张冰钰++曾强

[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背景下湘西南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应用研究——以隆回农民画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YBX049;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梅山纸马的艺术溯源及其应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c1471]

摘要:隆回农民画是湘西南地区极富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它的主要内容以湘西南当地的民俗风情、现实生活、传统习俗等为主题,画面色彩鲜艳、内容饱满、造型富有特色,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基于隆回农民画的这些特点,利用数字化的创作形式来进行展现其深层次展现,来探讨隆回农民画与现代数字化技术之间的关联,从而完成隆回农民画与现代化技术之间的关系构建,进而为其他传统艺术搭建可复制性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隆回农民画;数字化;文化传承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民俗文化的传承承载了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传递与承接。而时代的发展更是号召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在过去,这种言传身教体现在艺人与传承者的口口相传之上,而在今天,这种面对面的口口相传逐渐被现代化技术所取代,呈现出更多数字化的传承方式,受众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湖南唯一的农民画创作形式——隆回农民画而言也是如此,如何让这项传统的手工技艺为受众所熟悉,并为更多年轻人所喜爱,进而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这就是文化传播者需要认真研究讨论的问题。

一、数字化创作激发二维到四维的多角度层次转变

隆回农民画是湖南隆回当地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现方式,创作者大多为农民或者熟知当地农作生活的文化工作者。在绘制时,采用画笔、颜料、卡纸来作图,以二维平面的方式来展现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在对农民画作品中人物的表现时,多以正面或侧面、或是背面等形式来呈现,然而从画面所表达的故事内容来看,一个角度来描述作品种人物的动作或行为,并不够充分。往往不能清晰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或作品原来所希望展现的地方民俗内涵,而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隆回农民画数字化传承的方式。比如隆回农民画第四代传承人刘建蓉所创作的作品《种莲得廉》,以几位穿着朴素的农民种植莲蓬为主要表现内容,画面中莲蓬和莲花相映成辉,有的农民正在弯腰种莲,有的则在忙着采摘莲蓬,种植和收割放在同一幅画面中,以“莲”同“廉”的谐音,隐喻着为官者应保持廉洁刚正的初心。整个画面运用了和谐统一的色彩,农民们穿着黄白相间的民族服装,头上戴着浅色的斗笠,莲蓬亦或用淡淡的黄绿色来绘制,加上粉色的莲花、墨绿、翠绿等深浅层次绿色构成的荷叶,恰如其分地勾勒出画面中的空间远近关系,使得构图远近层次错落交替,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但是从信息的传递上来看,对大多数受众而言,趣味性和互动性还有所欠缺,很多不熟悉湘西南隆回等地民俗的受众不能非常直观了解到其内涵,比如,看到采莲的画面,文化层次较浅的受众可能认为就是普通的生活场景再现,而对于其内在所蕴含的更深刻的寓意却领悟不是很充分,这却恰恰是隆回农民画所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如果结合现代科技下数字化技术则可以真实还原农民画中表达的生活场景,以《种莲得廉》这幅作品为例,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受众置于种莲得廉的生活实景中,甚至让受众直接与实景中的虚拟人物对话,将平面二维的感官联想转化为立体四维的五感体验,爱因斯坦曾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的概念。核心思想即认为宇宙由时间和空间构成。而时空的关系,是指建立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加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将这个理念运用到传统文化上,可以利用数字动画技术将人物和空间运用虚拟的数字技术将角色和场景一一建立,并运用数字技术将现实中的受众与虚拟的数字化场景联系在一起,视角的四维变化能让受众真实感受到农民画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变化,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淳朴的隆回当地民风特色和自然浓郁的人文情怀。比如种莲得廉作品中几位主人公的刻画通过数字动漫的形式来展现,将原来静止的画面形态以虚拟仿真的形式多角度呈现,这样静止的形态演变为多个连续画面组成的系列动态数字效果,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生活故事框架,让受众更直观的掌握相关的时代特征,了解人物角色所处的地域环境,并进一步得知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二、数字化创作激发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

传统的隆回农民画创作者长期生活在备受梅山文化影响的湘西南土壤上,他们勤劳质朴,常年的辛勤劳作,让他们对这片土地富有深厚的情感,因此他们所创作的每一幅农民画都蕴含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憧憬。从隆回农民画的创作题材上来看,大多都是表现当地的民俗生活、情景故事、童趣典故等等,以数字化的创作方式来表现隆回农民画的形态,可以充实其文化内涵。传统的隆回农民画创作画面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构图辅以滩头年画的表现形态,简洁又具有概括性,因为隆回当地流行“三辣”,即民俗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辣椒、大蒜、姜,其色彩特征也表现得浓烈艳丽,充满着民俗文化中喜庆、吉祥的味道。以数字化的创作形式来表现这种文化内涵,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现:首先,按照农民画中所需要表现的民俗文化特征来展开创作构思,摸清作品中原本具有的历史情怀,比如作品的题材、作品的基调、作品的角色、作品中要绘制哪些景物和具体所描述的故事情节等。其次,就是根据前期掌握的主要信息,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来进行还原,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数字化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运用全息数字影像或数字建模动画来对农民画内容进行还原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现代技术方式,可以將画面中所有的造型要素、构图组成、色调排列等,运用立体数字影像来展现,这些影像建立后,可以通过移动端来进行互动展示,并与受众之间进行相互联系,最大程度地对农民画原来所承载的信息进行还原。最后,通过数字动态效果来展示隆回农民画的文化内涵,现代技术手段中最能吸引受众的方式是与受众之间的交互关系,传统的农民画展现给受众的是平面静态图像,缺乏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无法把所包含的寓意让受众清晰体会,然而数字化的创作形式以动态图像或立体动漫形态来展现,并可以通过移动端与受众进行互动,让受众也成为作品中的某一角色,真实感受作品所要表达的文化意境,并真实地去体会当地生活,这种互动形式可以以虚拟仿真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以移动端互动软件形式来呈现,让作品与受众的交流更加趣味化,更加生动,也更能吸引受众的喜爱。

三、结语

隆回农民画以其浓烈艳丽的色彩,夸张个性的角色塑造,描绘出独具特色的湘西南民间文化特色,将其以数字化的创作形式来传播,转变了隆回农民画原来静态二维化的表现形式,使得隆回农民画获得了与受众交流、沟通的能力,这种形式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能让其获得更快捷的传播速度和更广泛的传播范围,这也是传统艺术形态与时代接轨的必经之路,因此,通过数字化的创作形式,能让从传统的艺术形态获得更持久生命力,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