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电锅炉供暖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2017-03-16刘卫东潘广旭王晓梅任学良牛蔚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运行模式

刘卫东 潘广旭 王晓梅 任学良 牛蔚然 杨伟进 李一真 颜勇

摘 要:为了分析电锅炉供暖系统的经济性,建立了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以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决策准则,优选电锅炉供暖方案。并阐述了电锅炉供暖系统成本计算的方法。算例分析表明全蓄热供暖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当采用电锅炉作为供暖热源时宜采用全蓄热供暖系统供暖。

关键词:电锅炉;供暖;全生命周期成本;运行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而这是以能源消费为基础的。我国的能源现状决定了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这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有资料指出,严重的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化石能源消耗引起的。需要寻求以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方式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因此,提出了电能替代的解决方案[1]。

我国现阶段冬季采暖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排放的大量的污染物。作为电能替代的一个方面,用电采暖取代燃煤取暖是可行的方向。电采暖的类型很多,有电暖气、电热膜、电锅炉等。电锅炉采暖具有清洁、高效、结构简单等特点,具有推广价值。但是由于现阶段电锅炉采暖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比较高,给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优化热源方案和运行参数以降低投资运行成本。为电锅炉供暖系统设计一套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优化投资决策、降低投资运行成本具有相當重要的意义。

1 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模型的建立

电锅炉供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初投资是巨大的,在传统的设计思想指导下,供暖设计人员主要考虑减小一次性投资,这样运行和维护费用将加大。同时,在电锅炉供暖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寻求节能和途径和降低运行成本的方法,相应的节能措施又会增加系统的初投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方法对电锅炉供暖系统进行成本控制与技术评价。

近年来工程设计人员采用各种经济评价方法对供暖热源系统进行评价,其中计算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简称LCC),被广泛应用[2]。LCC是指系统从诞生到报废过程中为实现其功能所支付的总费用。

在使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LCC、EUAC、Ci越小,系统的经济效益越高。文章针对采用电锅炉为热源的供暖系统进行分析,分别分析直热供暖系统、采用全谷电(8h)蓄热供暖系统、采用谷电(8h)+平电(2h)蓄热供暖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以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决策准则,优选供热方案。

2 成本分析

2.1 初投资分析

初投资为电锅炉供暖系统各部分投资之和,包括基本设备费和安装费。基本设备主要是指锅炉、水泵、管网、增加设备用房、变配电设备等主辅助设备;安装费主要包括设备的装配费和调试费。

(1)锅炉的初投资

电锅炉的初投资可以根据设计热负荷来确定锅炉的规格与台数,根据市场上锅炉的品牌、规格与台数来确定锅炉的初投资。

供暖电锅炉系统形式不同,容量的选择也不相同,直热式电锅炉供暖系统运行,部分峰谷时段,根据温度需要随时开启电锅炉取暖。

(3)管道初投资

其中,Mpi为第i段管道单位管长投资额,元/m;Li为第i段管道长度,m。

供暖管网的材质一般采用无缝钢管,管径的选取都是以离散管径计算,取相近的管径规格。单位管长各种管径的投资额是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预算定额标准,综合热力管道市场价格,并考虑阀门、吊架等水系统附件投资和水系统安装成本的改变得到的。

供暖系统在热量输送过程造成很大的热量损失,保温层的厚度直接关系到供暖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对管网造价造成影响。根据管道管径、保温层厚度等参数,可以得到管道保温材料的投资成本。

3 计算实例

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电锅炉供暖在不同的供暖运行模式、不同的供暖面积、不同的设备使用年限下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以及寿命周期成本。

3.1 不同电锅炉供暖运行模式成本分析

当电锅炉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时,直热电锅炉与蓄热电锅炉,蓄热电锅炉蓄热时间的不同,投资和运行成本都不相同。文章分别对直热电锅炉供暖系统、蓄热电锅炉供暖系统蓄热时间为8h和10h的成本进行分析。

分析以一个10万m2的居民建筑为基准。取采暖期180天,根据G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居民住宅的采暖热指标推荐值为58-64W/m2,文章取58W/m2。电锅炉的热效率取95%。根据计算水泵的流量、扬程分别为200m3/h,30mH2O,水泵的功率为18kW。供暖管网选管径为DN600、管网长度500m。

(1)系统的初投资

锅炉的购置成本按361.2元/kW、蓄热水箱的购置成本按2336.1元/m3,水泵购置成本按3445.2元/kW,配电成本按500元/kW计算。设备的安装费率取35%。各方案的初投资成本见表1。

(2)系统的运行成本

如果某一地区的电价政策实行峰谷电价,且峰电、谷电、平电的时间各为8h。谷电电价0.364元/kWh、平电电价0.580元/kWh、峰电电价0.798元/kWh进行运行成本计算。各方案的运行成本见表2。

(3)维护成本

维护成本包括人工费和维修费用,如果一个电锅炉供暖项目需要管理人员10人,每人每月工资按3000元计算,每月需要人工费3万元,每年人工费用为36万元。设备维修费用按照折旧费用的10%计算,设备折旧年限为15年。折旧费按年限平均法计算。各方案的维护成本见表3。

(4)残值

残值按系统初投资的4%计。各方案的残值见表4。

(5)寿命周期成本

假设所有的电锅炉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5年,在使用年限内,各年的运行成本、维修费用均相等,折现率按8%计算。按照前面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对各方案进行成本计算,见表5。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一个10万m2的居民建筑采用电锅炉供暖,当采用蓄热供暖系统供暖时初投资是直热供暖系统初投资的2.2~2.8倍,但每年的运行费用是直热供暖系统的66%~68%。全寿命周期成本(LCC)蓄热供暖系统比直热供暖系统低30%,全年均值费用(EUCA)和寿命周期成本系数(C)也比直热供暖系统低。同时由于蓄热供暖系统蓄热时间的不同, LCC、EUAC、C也显示出全谷电(8h)蓄热系统的经济性要谷电(8h)+平电(2h)蓄热系统。

3.2 不同供暖面积成本分析

不同的电锅炉供暖系统适用于不同的供暖情况,当供暖面积不同时,由于供暖量不同,锅炉的容量和管网的选择都不相同,相应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也不同。以一个1000m2的居民建筑来分析直热式电锅炉供暖系统、蓄热式电锅炉供暖系统的成本。见表6。

由计算结果看出,一个1000m2的居民建筑,由于热负荷较供暖面积10万m2小,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都低。和供暖面积10万m2表现相同,直热供暖系统的初投资虽然低但运行费高,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全年均值费用(EUCA)和寿命周期成本系数(C)也比蓄热供暖系统的高。同时表现为全谷电(8h)蓄热系统供暖系统比谷电(8h)+平电(2h)蓄热系统的经济性要好。

3.3 不同使用年限成本分析

为了比较不同使用年限的寿命周期成本,以一个1000m2的居民建筑电锅炉供暖系统为基础,分别计算使用年限为15年、20年的寿命周期成本,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由计算结果可知,无论使用年限时15年还是20年,全谷电(8h)蓄热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全年均值費用、寿命周期成本系数都最小。使用年限越高,各供暖模式的寿命周期成本(LCC)、全年均值费用(EUCA)越高,而寿命周期成本系数差别不大。

4 结束语

(1)采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对电锅炉供暖系统进行评价,建立了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计算寿命周期成本、全年均值费用、寿命周期成本系数。以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决策准则,优选电锅炉供暖方案。(2)通过对电锅炉供暖系统的分析,阐述了供暖系统初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维修成本以及系统残值的计算的方法。(3)算例分析表明,在不同的供暖运行模式、不同的供暖面积、不同的使用年限条件下,直热供暖系统的初投资都比蓄热供暖系统的初投资低、但是运行成本高。全蓄热供暖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全年均值费用和寿命周期成本系数都是最低的,所以当采用电锅炉作为供暖热源时宜采用全蓄热供暖系统供暖。

参考文献

[1]王伟,黄珂.电能替代战略:机遇、挑战与政策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5.

[2]寿青云,陈汝东.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区域供冷供暖评价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6, 26(4):51-52.

[3]张朝辉,李霞,端木琳,等.区域供冷供暖冷热源方案的寿命周期成本分析[J].建筑科学,2007,23(4):74-77.

[4]赵丽娟.蓄热式电锅炉发展前景及技术经济性分析[J].四川建筑,2003,23(B08):238-239.

[5]王方.分布式水泵供暖系统的工程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6]张泽中,孔令旗.用电锅炉的电气设计[J].电工技术,2010(03):41-42.

[7]张晋文.分时电价下电蓄热供暖系统的负荷预测及经济性决策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05.

[8]张静.基于LCC评价方法的重庆地区某住宅小区供暖方案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卫东(1967-),男,本科,高级工程师,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潘广旭(1983-),男,本科,助理工程师,国网日照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主任师。

猜你喜欢

运行模式
职高专业部构建及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会运行模式概述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零售业”时代运行模式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数学教学“先学后教”模式的运行研究
中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
供暖季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
消费主义视域下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