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摇臂技术在电视摄像中的艺术应用

2017-03-16胡楠

记者摇篮 2017年2期
关键词:电视摄像摇臂

胡楠

【摘 要】摇臂以其灵活、角度变化多样的特点逐渐弥补了单机拍摄的不足,已经成为电视拍摄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在拍摄过程中,摇臂要掌握合理位置的架设、多机位多视角的配合、避免穿帮。在拍摄画面的艺术应用、隐性剪辑的处理、节目类型的灵活运动节奏调整等方面发挥更好的技术应用。

【关键词】摇臂 电视摄像 艺术应用

一、摇臂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摇臂技术从西方传入中国,以其独特的性能和特性在摄像领域中逐渐得到推广和认可,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摄影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摇臂与斯坦尼康等辅助性拍摄器材相类似,根据需要,可单独拍摄使用,也可与轨道、航拍器等摄像器材配合使用,拍摄效果明显。

在摇臂的使用上,拍摄电视节目和拍摄电影有很大的区别:电影摄像多配合轨道进行使用,电视摄像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适用范围灵活调整臂长,适用于室内也适用于室外;电影摄像所使用的摇臂体积较大,电视摄像所使用摇臂较小;拍摄电影时使用摇臂的精准度要比拍摄电视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在实际使用中根据摇臂臂体的长度、体积可分为重、中、轻三种。重型摇臂的臂长最长,长度可达18米以上,体积较大,用于空间开阔的外景场地;轻型摇臂的臂长一般在6米以内,体积小、灵活,部分小摇臂没有电控部分,多用于家用摄像机在室内拍摄;所谓中型摇臂就是我们日常见得最多的摇臂,臂长一般在9米至18米之间,室内使用得最多,随着科技的发展摇臂的臂体出现了电动伸缩臂体,更方便使用,平时以室内为主,也可在室外使用。

摇臂是以底层三角架为主体,之上是臂体,云台承重摄像机。臂体的另一端是电控单元、配重。要想摇臂在拍摄中自如运用,首先要保证臂体水平,以三角架为中心、臂体后半部为半径的圆内无障碍物。摇臂在实际运用中最大的优势是能深入现场快速完成俯、仰、冲、移等景别变化的长镜头。如此功能避免了摄像单一取景方式,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纵深感,丰富了节目的镜头语言,使观众得以从立体、多面观察拍摄对象,有效提升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

1. 摇臂架设的技巧。在电视综艺节目摇臂架设中,“跨界”成为主要原则。跨界是指以舞台为界,既能拍摄到舞台上演员演出的精彩的画面,又可以拍摄到台下观众互动热烈的场面,呈现丰富的艺术视觉效果。抽象地说“跨界”就是指对拍摄空间轴线、地平线等结构的交错运用。现场的摇臂架设位置一定要遵循跨界原则,一般都会将摇臂架設在环境与区域的交界处。另一台摇臂在舞台后放置,位置决定摇臂拍摄的镜头能保证实现最好的角度,录制出现场灯光层次及多样的区域,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效应。架设摇臂时要充分考虑到摇臂体积过大对地面支撑硬度的要求、拍摄活动范围、移动障碍物,以及摇臂运动中对观众人身安全的考虑等问题,确保拍摄任务的顺利完成。

2.多机位的配合技巧。现场电视拍摄过程中,多机位联合作业必不可少,摇臂与其他机位相互配合,形成互补至关重要。在多机位拍摄中,摇臂主要功能是对主机位拍摄漏点的补充,以及对高难细节和极致镜头的捕捉。其一,与主机位配合,做到穿针引线。在现场拍摄过程中,摇臂的灵活性,使之能够与主机位形成良性配合,将主机位与各个机位的镜头连接在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过渡作用。所以,拍摄前与其他机位的摄像沟通与协调很有必要,从而明确摇臂的任务,避免撞车重复,甚至相互干扰。其二,精细镜头拍摄,增加视觉效应。精细镜头的捕捉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机位拍摄不到的问题,也是摇臂大显身手的时机。摇臂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对演出者的放大渲染、空间位置等镜头做到完美“捕获”。例如,钢琴师灵敏悦动的手指动作,舞蹈演员入情入境的眼神,近景魔术神奇莫测的转换,甚至大俯大仰、倾斜倒立的镜头,给观众以浓厚的观赏兴趣,增强画面的动感,强化观众情绪,提升艺术观赏性。

3. 避免主位穿帮技巧。在拍摄电视综艺节目时都会采用多机位拍摄,摇臂在拍摄中可以起到放大空间,调节画面运动节奏的作用。换言之,摇臂要防止与主机位的拍摄穿帮。所以,摇臂架设位置要恰当适宜、隐蔽可行,一般采取暗处拍摄。可以利用灯光效果,防止摇臂暴露。在拍摄过程中摇臂运动中可能会在各机位中穿帮,影响画面效果。从某种角度讲,摇臂与主机位的有效配合,也是对相关摄像人员摄像能力与素养的考验,更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客观检验。穿帮镜头越多,与导播机位调动不利有关,也有团队磨合程度低等原因;反之,团队越成熟,技术运用越好,自然拍摄的精准度、艺术效果呈现越佳。

三、在电视拍摄中摇臂技术的具体应用

1. 摇臂对拍摄画面的艺术应用。利用摇臂镜头在拍摄过程中的运动镜头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摇臂的基本拍摄要求也是平、稳、准、匀四大特点。在日常使用三轴摇臂拍摄中Z轴会有倾斜角以达到艺术的效果。“稳”是画面稳尤其是起幅、落幅。 “准”就是要求摇臂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准确拍摄目标主体,特别是拍摄单一的主体时,主体在屏幕中的相对位置要固定,决不能在运动过程中将主体丢失。“匀”就是速度均匀。摇臂以动为主,摇臂镜头同其他镜头切换过渡要自然,运动速度同解说或音乐节奏对应。

摇臂的起幅、落幅画面要精美,画面的运动轨迹流畅,画面内容完整,画面有寓意和带入性。动、静画面在切换时要注意复杂线条和规则图形的变化,保证运动过程的画面透视和构图模式的统一,画面起幅过渡到落幅变化要明显,可利用前景、后景、主体三点之间的变化,空间感的压缩突出摇臂镜头的作用。

2. 摇臂对隐性剪辑的拍摄处理。摇臂拍摄中每一次从起幅到落幅的运动都是剪辑,镜头的好坏决定了构图是否能完整地表达摄像要表明的意图。

隐性剪辑是剪辑的特殊形态。在摇臂运动过程中,镜头的动态变化,引发陪体位置的相应改变。正是在主体与陪体的共同作用下,光线、景别、线条和颜色得以形成动感、立体、交叉的完美融合,从而将美学、光学、艺术学糅合为一,如此动与静的体位互动生成了一个完整镜头。

镜头内部蒙太奇和长镜头有区别。长镜头是从开机到关机一个时间段内景别、位置、光线都发生变化,空间表达或记录一个完整的镜头,长镜头多用于表达旁观记录,真实观察。摇臂镜头是在一个空间内完成的运动镜头。长镜头的空间运动范围大,摇臂镜头角度多、变化灵活。

镜头的内部隐性剪辑,主要是靠摄像师的操作来完成,这就要求摇臂摄像师要有编辑水平、节目策划能力、现场预判能力。有想法的摄像师才能拍摄出高水平的画面。

3. 摇臂对节目类型的灵活调整。摇臂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类型节目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优化要求和效果,增强了节目录制的灵活机动性。

在录制访谈类的节目中使用的摇臂较少。拍摄中摇臂通常是拍摄大全景和观众的两项任务。大全镜头在运动中可根据摇臂的运动速度形成节目的节奏。有些演播室摇臂架在轨道上,以形成更多运动轨迹的摇臂镜头。

在录制演艺类节目中摇臂是必不可少的摄像器材。大型节目一般有两三台摇臂,小型节目至少要有一台摇臂,使用跨界的原则架设摇臂。拍摄中摇臂镜头以仰、俯、冲、移为主。从局部特写到宏观全景,从固定景别到运动画面,配合节目的节奏进行运动拍摄。

在录制体育节目中使用摇臂较少。一般只用于拍摄宏大的场景。但有些体育项目如足球将摇臂架设在球门后45度的位置,配合进攻节奏抓取进球瞬间,拍摄到的画面是其他摄像器材无法替代的。

在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摇臂以其视角独特、隐性剪辑、运动节奏感强、画面语言等特点成为不可或缺的摄像设备。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石中军,王健,曾祥民等.电视摇臂摄像过程中的艺术处理[J].电视技术,2010,34(9):101-102.;[2]王晶岩.电视摄像中摇臂的艺术处理[J].中国有线电视,2011(9):1081-1082.;[3]薛寿鹏.摇臂摄像技术在科教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2):92-93.

猜你喜欢

电视摄像摇臂
柴油机摇臂与摇臂轴粘连原因分析及改进
基于ANSYS 装载机摇臂仿真分析与轻量化设计
专利名称:电脑机箱冲压废料回收装置及操作方法
一种加工摇臂装置销孔的工艺
汽车摇臂中频电磁感应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电视摄像》教学改革初探
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翻转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电视摄像中的艺术技巧
加强电视摄像拍摄技巧提升电视节目质量
指形摇臂脱落故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