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莎和我的故事

2017-03-16朱仲祥

小溪流(成长校园) 2017年2期
关键词:犁田莎莎小牛

朱仲祥

回忆我人生的最初岁月,和莎莎朝夕相处的许多往事总会浮上心头,挥也挥不去;莎莎那俊气的面容、温驯的性情、同我的默契,总会给我许多感动。

莎莎是我十岁左右时放牧的一头母水牛,乡亲们把公牛称之为“牯牛”,母牛称之为“莎牛”,我嫌“莎牛”太俗气,便叫它“莎莎”。莎莎有着美丽的大眼睛,长长的眼睫毛,匀称健美的身段,润泽油亮的皮毛。它特别善解人意,耳朵和尾巴总会在我悲伤的时候使劲儿摇动,给了我不少安慰和鼓励。

莎莎是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和我结缘的。记得那天吃着晚饭,父亲忽然严肃地告诉我,今后放牧莎莎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听到这一决定,既高兴又惶恐,高兴的是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为家庭分忧;惶恐的是担心这么高大的一头牛不听我使唤,甚至发怒了朝我顶撞。但父亲的决定是无法更改的,第二天起来,我忐忑地接过母亲解开的牛绳子,上战场般朝院门外走去。

其时莎莎才三岁多,是个风华正茂的小女孩儿,在这之前我也喜欢它,不时抓住机会和它亲近,还被姐姐们抱到牛背上骑着玩。但玩耍归玩耍,放牧归放牧,我一个七八岁的小小人儿,后面跟着个庞然大物,看起来就令人忧虑不安。

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临出门时我摘下了父亲使用的牛鞭子握在手里。但莎莎却出乎意料地听话,我学着大人的样子,一会儿指挥它向东,它就乖乖地朝东边走去;一会儿吆喝它向西,它就折返回来,缓缓往西走。它似乎明白我的用意,摇摆着尾巴和耳朵,很乐意听从我的摆布,不时地还转过头朝我投来同情的目光。

有几次我专门牵着莎莎经过庄稼地,试探它是否会任性地伸嘴去吃又嫩又香的麦苗,没想到它没经受住考验,真趁我不注意时偷吃了几口。我预感到大人发现后会前来责骂,也为心爱的莎莎如此经受不住诱惑感到失望,立即委屈地“呜呜”哭了出来。莎莎明白自己做了错事,羞愧地朝我低下了头,用脑袋蹭着我赔不是。从此之后,我牵着莎莎走过任何庄稼地,它都能做到非草不食。就这样,我终于对自己驾驭牛的能力有了信心,对莎莎的温良也充满感激。

我和莎莎的感情就这样滋长着。每天上学之前,我会先去牛圈里看看睡在地上反刍的莎莎;每天放学回家,会先去看看等待放牧的莎莎。母亲说,我有时晚上做梦还在和莎莎说话呢!

能够像稍大的伙伴们一样,骑上牛背放牧是我的梦想。我告诉莎莎我的想法,让它配合一点儿。见莎莎听了甩甩尾巴、眨眨眼,我就放心地搬来凳子放在它身旁,然后踩着凳子攀上它的背。后来我觉得这样太麻烦,干脆搬开凳子,直接抓住两只牛角从莎莎的头顶爬到它背上去。刚开始时,莎莎为自己如此这般不受待见感到委屈,不自觉地摇了摇大脑袋,后来就理解了,知道我这是无奈之举,也就配合着低下头来,待我跨上头后又将头抬起来,方便我借助惯性骑到它背上去。

但我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便向牧龄稍长的同伴们请教。他们的办法更简单,就是直接让牛趴在地上,待人骑上牛背后再让它站起来;要下牛背时,也让它趴下,待人下了牛背后再让它站起来。同时他们提醒我,不是每头牛都愿意趴下,遇上性情刚烈的,根本就不理睬人。莎莎尽管性情温和,但我对它是否愿意趴下心里也没底。次日在河灘上放牧时,我先告诉它这个骑上牛背的新办法,征求它的意见,却见莎莎似乎不理解,但略一沉思后就摇开了尾巴。我顿时高兴不已,立即让它趴下,然后轻松地骑了上去。我就这样成为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可以让牛趴下的骑手之一。骄傲、兴奋之余,我深深感激莎莎对我这个小牧童的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

骑在牛背上,我学会了横吹竹笛。每当我的笛声响起,正吃着草的莎莎便会停止进食,静静地聆听片刻。我像受到莫大鼓舞一般,更加起劲儿地吹响短笛。那时我深信,莎莎是喜欢且明白我的笛声的。

莎莎要开始学习犁田了。当父亲把它赶向春天的田野时,我的心立即就空落起来,同时又为它感到担忧,深怕它因对犁田生疏被父亲抽打。我马上来到莎莎学习犁田的地方,眼看着它被架上沉重的枷担和犁铧,被父亲扬鞭驱赶着,一步一步吃力地朝前走着,模样认真而温驯。虽然我也知道犁田是每一头水牛的天职,但我还是觉得莎莎此时犁田肩膀还过于稚嫩,觉得父亲在这件事情上操之过急,为莎莎感到不平。

犁田的莎莎回来了。我抱来母亲准备的青草犒劳它,看着它细细咀嚼,看见它眼里充满劳动后的满足和恬静,心里真为莎莎能够挺过这一关而高兴。

一个春日午后,我将莎莎往一片草地上一放,便躺下安睡。不知睡了多久,我醒来一看,距自己身子不远处一条花蛇被踩死在那里,身上盖着重重的牛蹄印。是莎莎救了我一命,我上前抱住它表示感激,它也欢快地叫了几声。

我过了十岁生日不久,发现莎莎的肚子大起来,立即担心地告诉母亲。母亲察看之后,开心地说:“莎莎怀宝宝了,要做妈妈了!”听到这一消息我也很高兴,协助母亲,加倍地关心爱护它——把牛圈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它喝豆浆喝米粥,给它喂新鲜青草,多带它去放牧,少让它劳作等等。莎莎在我和母亲的精心照料下顺利分娩,一头健康的牛宝宝踉踉跄跄地站在了我的面前,牛宝宝的眼睛和莎莎的一样大而清亮。从此,我放牧的对象就多了一个,牛宝宝总在我和莎莎身边快乐地跑来跑去,我也爱逗着牛宝宝,在野地里奔跑撒欢儿。

我第一次看见莎莎流泪,是在牛宝宝刚满一岁被人领走的时候。那天,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我家院子,和父亲喝过酒后,牵着小牛慢慢朝外面走去。小牛跟着那人一步一回头地往外走,嘴里发出稚嫩的“哞哞”声。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为小牛的离去而伤感。待小牛的身影在田野消失,我回头才发现莎莎低垂着头,眼里泪水汪汪。现在想来,生离死别的感伤不仅令人类感伤,动物也是如此。

猜你喜欢

犁田莎莎小牛
小牛背鹭在哪里
春日犁田
快乐的小牛
风停了
同类(共4则)
小蚯蚓犁田
买糖人
莎莎的好朋友要搬家
火眼金睛
轻而易举/神清气爽